城市更名之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苏子川)

近日,千年古城正定县将并入石家庄市。石家庄是延续现在的名称,还是改名“正定”,引起激烈争议,坚持更名的人认为把一个大城市叫“庄”太掉价了。对我来说,每次看到类似新闻,都有表达的冲动。原因很简单,我是一个城市更名的受害者。

我遭遇的城市更名,与现在石家庄面对的情形太相似了。我是江苏淮安人。其实,淮安几年前叫淮阴。就像石家庄现在可能改名的正定一样,当时的淮安只是淮阴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之所以要把淮阴改成淮安,就因为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这让当时的领导觉得更名为淮安,会叫得更响,会更有影响力。尽管淮阴也是千年古城,比如众所周知的古代大将韩信就是“淮阴侯”,但淮阴还是被改成淮安,淮阴市消失了。我后来到省城工作。每次回家,都要为讲清楚是去新淮安还是老淮安而大费周折,很多搞运输的人,也利用这样的名称错位宰客。真实的生活比我在纸上的表达要混乱多了,不只交通,在城市名称发生变化后,一切都乱了。而且,城市更名带来的不便,会历时许多年,市民究竟为此支付多大的代价,恐怕谁也说不清。

城市更名还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一次巨大灾难,谁都清楚,地名蕴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城市名称一旦变化,极可能埋没一座城市的某些历史文化特征。比如,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讲的是新四军打淮阴城的故事。我在淮安新闻网上看到淮安市的领导接待剧组人员,感谢他们对“淮阴”的宣传。我相信,那些领导也清楚,淮阴已经不在了,早被以前的领导生生改为“淮安”了,这是怎样的可笑与可悲呀。我想,如果石家庄被改名为正定,以后老师向学生讲述著名的“解放石家庄”故事的时候,肯定又要被是否改为“解放正定”折磨得发疯。

城市更名会让每个市民都付出代价,人们在为证件变更四处奔突,单位在为名称、印章的变化而忙个不迭。往更大范围看,城市乃至全国的运输系统、通讯系统、所有涉及该城市名称的地图等出版物也要修订……无法想象由此带来多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但可确定得到的仅是虚名带来的发展幻象。 之痛更名石家庄城市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