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加仓之路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基金的加仓之路0

股市为什么会在3500点下发生调整,似乎不应该构成问题。上证综指最高点位3478点已经是去年10月创出的1664点的两倍多,成分股涨幅更高,沪深300从1606点涨至3803点。仅今年7月份A股即创出23个月来的最大涨幅,一轮急迫的上涨之后,当所有跃跃欲试者都“请君入瓮”后,市场也该等待下一批救世军了。

7月份,无论基金还是机构,仓位都逼近了极限。7月6日至7月31日,270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从76.51%攀升至83.58%。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从82.30%上升至88.67%,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从69.27%上升至77.22%。88.67%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我国证券史上基金的仓位纪录。2007年10月股市巅峰状态时前,股票基金仓位达到83.87%,更早的2006年四季末,由于当季度沪指暴涨52.67%,股票基金创出了85.16%这个当时的历史最高持仓水平。今年第二季度,尽管上证指数涨幅远没有当年“彪悍”,但基金却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88.67%的平均仓位下,很多基金的仓位已经接近指数基金的状态,已无余力再买股票了。保险机构的投资行为也类似于基金,权益类资产配置也已经十分接近20%权益类资产比例的上限。

基金和机构满仓待涨,抬轿子的就只有散户。据中登公司的数据,7月的最后一周,A股新增开户数为69.9万户,较前一周急升23.66%。截至7月底,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首度突破1.3亿户,较2008年底增加1175万户。1.3亿个账户,已经是人口数量的1/10,涉及的家庭比例还要再高出两三倍。但这1.3亿账户的达到,显然没有前年大牛市那样容易,2007年,A股开户数最疯狂的一个月可达900万户,而现在,最疯狂的一个月仅为200多万户。从1.2亿到1.3亿户,沪深两市用了近8个月的时间,并且是在市场不断抬升,财富效应催人入市的前提下。临近一个几十年不遇的大行情,潜在的投资者队伍早已被“深耕”,再要获得相似的流量,两年的休养生息显然是不够的。

这1.3亿户的投资者中,尚有部分未参与其中,也构成了多头看高市场的理由。并且,A股持仓账户数量,这一类似基金仓位的指标虽在7月底接近了4900万户,成为有统计以来的峰值,不过,空仓账户比例仍超过60%,一旦空仓散户入市,也足以使市场继续升势。但问题是,两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空仓账户一直在60%以上,即使市场最疯狂的时刻,持仓账户占所有账户比率也没有超过40%。从持仓比率分析,本轮行情之初的2008年10月,A股账户的持仓比率还在39.52%,是一轮行情的峰值,随后就逐步下降,到今年6月降到37.82%,7月更进一步低至37.47%。不难发现,股市越上涨,获利了结账户越多,而上涨的动力也就来自于被财富效应吸引过来的新增开户和基金的不断加仓。

A股市场仍是一个资金推动的市场,一旦资金跟不上,市场便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而一旦市场调整,资金,尤其是被财富效应吸引来的资金即面临断流,等于“釜底抽薪”。如果说上半年7.37万亿元的信贷规模的传导效应足以使第三季度的市场流动性保持在较高层面,7月份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一落千丈则在心理层面先对市场构成打击,接下来,实质性的影响会不期而至。其实,即使没有这一消息的影响,市场再向上也会越来越受到资金面的限制。7月15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再度超过日本股市,成为世界第二的市场,几乎是同时,更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发生了,两市中流通股的比例首次超过一半。22万亿元的市值已经与全国居民储蓄额不相上下。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到今年底,沪深股市流通股的比例将达74%。下半年,A股市场将加速实现全流通,仅10月一个月的解禁额度就达到3192.95亿股,以当前的价格,总解禁市值将超过2万亿元。这也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单月解禁规模最大的一个月份,占到全年解禁量的32.14%。

今年以来的股市,一大特征是愈解禁愈上涨,市场甚至追捧解禁股,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流通性作为一种题材而被热炒着。成交屡破天量的事实也意味着全流通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的确,经历了一轮大牛市,现在的市场已经是“全民皆股”,市场规模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市场完全不惧大盘股,更不怕流通市值的增大。但这种情绪只是在特定情绪下才有效,没有了流动性的支持,市场会引导出完全不同的投资理念。

尽管最新数据仍未披露,但有猜测说,下跌的时候,基金仍在加仓。基金押宝的是我国经济实体的复苏,基金着眼于长期,自然无畏因供求引起的短期波动。■ 之路基金投资持仓加仓

下一篇: 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