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100万新车与1年100个车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 2009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上展出的迈巴赫汽车 )
“此车已售”,在7月26日开幕的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上,我们并没有找到以往北京车展上经常出现在豪华车挡风玻璃前的打印纸条,取而代之的是斯巴鲁销售代表婉转的说法:“现车已经预订出去了,如果您确定下订单,最快在20个工作日内能提车上牌照。”没有现车,延期提车,这几乎是今年上半年车市最普遍的特色。像东风日产的骐达,最顶峰的时候要延期3个月提车,甚至像一汽丰田的RAV4,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2月。刚刚结婚的黄海涛打算换掉开了4年的菲亚特派力奥,他整个7月份的4个周末都泡在了北京东郊汽车交易市场,他说:“我试了不下10款车,手头就15万元预算,反正也不够买房首付款,趁着今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还有点优惠,索性换辆车,明年未必还有购置税优惠。可我看中的车,都没现车,上海通用的克鲁兹7月下订金,最早提车时间也得10月,三厢版世嘉也得等50天。现在是1.6升以下的车普遍都没货,只要是新款车型,也普遍没现车,少则10天多则几个月,似乎大家都在买新车。”
如果说国内合资车厂生产的新车能吸引足够多的消费热情,在于其本地化的价格优势,那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上需要缴纳关税的进口车被追捧,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消费者对于高档车享受的狂热。进口汽车博览会正式开幕是上午10点,可9点10分就已经涌入不少来看车的人,这些提前进馆的观众目的很明确——早看早买,低调,省得观众太多。巩汉林就一早携妻潜入展馆,戴着帽子和墨镜,咨询完新款奔驰E300,直奔路虎神行者。整个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更近似一场卖车交易会,一场4S店直营性质的聚会。“北京展览馆的空间太小了。”面对摆放在北京展览馆正门大厅的两辆奔驰E300,从河北邢台来看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的张富生如此说。他听说起亚要在这次进口汽车博览会首发新款索兰托,想借机比对一下索兰托、一汽丰田RAV4和本田CRV的差别。
在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之前,整个7月份,全国几乎每周都有一个地方车展在开幕,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海峡西岸汽车博览会、北京汽车嘉年华博览会、银川汽车博览会,过于频繁的车展无疑在为车市回暖后的火爆井喷作证。现在已经公布的地方车展至少80余家,再算上汽车零配件等专业展览,整个2009年跟汽车相关的大型展览肯定超过100场。这些挂着国际头衔的地方车展更接近汽车展销会,卖车往往是展场内唯一的目的,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中国中小城市汽车消费的集体热情。
中国贸促会长春分会会长丁晓燕作为长春车展承办负责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道出了车展经济的真相,她说:“全国各地频繁的车展更多是市场行为,消费者旺盛的消费热情,刺激着汽车展览业越来越追求规模,展示车无疑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在同一个地点尽可能多地挑选。一个成功的车展有可能培育出理性成熟的消费群体,成熟的消费群体反过来也会促进车展经济的繁荣。”可别小瞧长春车展,整个展会12天期间观众多达82万人,现场直接卖掉了5028辆新车,总成交额达到8亿元人民币。长城汽车在第一天就售出109辆,雷克萨斯现场累计卖掉40余辆,保时捷的3辆展车,在开幕第二天就都被订走了。
按照中国汽车界的传统规律,7月份和8月份一直是汽车销售的淡季。可事实上,今年7月份车市并未冷却,延续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5.32万辆和114.21万辆的成绩,7月份新车产量依旧高于115万辆。因为车尾号限行的北京交通,正在悄悄恢复奥运会前的道路拥堵率,截至7月26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76.5万辆。仅今年前6个月北京市场就销售了53.6万辆新车,更是一度出现单日新增4260辆车的纪录。按照现在这个新车的增速,今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很有可能突破400万辆。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迟亦枫做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调查,在他看来,北京很有可能提前进入第二辆家庭汽车消费热,在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对到店顾客的随机调查中,首次购车者只有52%,这个数字在2008年同期还高达81%。
“我们几乎每个季度都进行一次对来店顾客的随机问卷调查,明显感觉到现在车市消费热情的高涨,很有点2006年车市飞涨期的架势。”迟亦枫在接受本刊采访中说,“我们调查显示,现在有62%的顾客打算就在今年内买车,‘十一’黄金周肯定是今年车市的高潮点,也许能打破年初单日北京上牌4260辆的纪录。”而在52%的首次购车者背后,另外48%的购车者也很值得注意,其中有33%的购车者选择淘汰旧车换新车的时候,旧车悄悄流入了二手车市场,这部分旧车真正被报废的很少,而剩下15%的购车者是买自己的第二辆车,没有淘汰旧车,从而应对北京道路限号带来的不便。第二次购车的那48%人群,也很值得分析。在购买大于1.6升的41%新车主中,有近一半与第二次购车的48%重叠,其中速腾1.8T、丰田RAV4、上海通用新君威往往成为这类消费群体的偏爱。
在摩根士丹利一份关于中国汽车消费走势的分析中,13万元正成为中国新一轮汽车消费的分水岭,大多数中国新车主普遍愿意买低于13万元的车型。在小城市和乡镇,代步工具依旧是主要的买车动力,人们更热衷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车,而大城市的新车消费普遍接近15万元,尤其是那些第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根本不考虑手动挡车型,几乎一致只在B级车和SUV中抉择。在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的数据调查中,新车消费者对于自动挡的兴趣增长也很明显,59%的人明确只买自动挡车型。迟亦枫对此说:“现在大家都很喜欢自动挡,尤其是城市环境,可还是有一些人热衷手动挡,有些人是因为手动挡比自动挡平均能便宜2万元,还有不少人是真喜欢享受驾驶的快感,这些人几乎清一色地要换SUV。此外有57%的人看上了两厢车,这个数字第一次超过了三厢车,这也很说明问题,说明个人家庭旅游和载物需求在提升,买车不用再那么追求三厢的面子了。”
新一轮购车热潮,除了车型选择上出现了集体性的口味变化,购车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微调,以往门可罗雀的汽车贷款部门,正在直线升温。深发展汽车消费融资中心北京分部今年上半年已经放出了3028笔汽车贷款,几乎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0%,在深圳发展银行内部,车贷正在成为仅次于房贷的第二大贷款业务。在2007年,贷款买车的比例还只占汽车消费总量的7%,而今年6月单月,在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8%,一些老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贷款比例甚至达到了30%。中信银行迫不及待地在7月23日成立了自己的汽车金融中心,并且上报银监会,打算与西班牙第二大银行BBVA申请成立合资汽车金融公司。之所以现在新车消费者开始青睐车贷,往往不是缺几万元的购车款,这些消费者很多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买车更懂得借用银行资金。上海通用达世行消费信贷部经理卢楠如此对本刊解释道:“美国新车消费往往70%以上选择分期贷款,所以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美国汽车消费直接受到重创,而中国经济大背景在那儿呢,作为消费品的汽车,没必要一次性压注很多资金。尤其对于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多花10万元买一辆更高级别的大车,汽车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大变化。”■ 100车展汽车市场新车汽车汽车展览国产车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