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0( 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阿尔方斯·穆哈的四联版画《艺术》(图为绘画、诗歌和舞蹈部分) )

位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市的法布尔博物馆,以收藏16到19世纪法国绘画闻名。最近,这家博物馆为19世纪末欧洲“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阿尔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举办了一个作品展。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招贴画家,商业标签下的阿尔方斯受主流艺术界冷落多年,按照法布尔博物馆馆长米歇尔·伊莱尔的说法,法国已经有30年没有做过关于他的展览,最后一次还是1980年巴黎大皇宫为他举行的个人展。

和美术馆对他的冷落相比,收藏拍卖界近10年对阿尔方斯·穆哈的作品要关注得多。随着20世纪装饰艺术以及设计产品的收藏群体形成,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公司定期推出主题拍卖,阿尔方斯的商业招贴画、书籍插画都归列在此,与北欧设计一样,成为某类收藏群体的时尚。2008年6月,巴黎苏富比举行一场“装饰艺术、新艺术和设计”专场拍卖,阿尔方斯1900年制作并签名的丝网版画《秋》以5600欧元成交,1905年的四联版画《四季》则拍出了1.75万欧元,左下角的签名和数字表明,当年《四季》被制作了29版,拍卖的这件是其中第28版。另有一幅1897年巴黎印制的彩色版画《撒马利亚女人》(La Samaritaine),在纽约苏富比2009年3月的“20世纪设计”专场中成交2.25万美元。这幅印刷品正是他为巴黎“戏剧女王”萨拉·贝恩哈特(Sarah Bernhardt)设计的演出海报代表作品之一。

阿尔方斯不是法国人,1860年出生在捷克小镇摩拉维亚。他的生活经历和法国画家马蒂斯有相似的地方:没有遵从父亲的愿望去学律师而专注于绘画;到巴黎后也都入学朱利安学院,只是阿尔方斯比马蒂斯早了4年。1887年从慕尼黑辗转到巴黎后,阿尔方斯失去了赞助人的支持,只能靠接一些画插图的小活儿维系,苦熬7年仍不得温饱。1894年底偶然获得机会为萨拉·贝恩哈特设计新剧《吉斯蒙达》(Gismonda)的演出海报,一夜间就成名了。他的绘画风格后来被认为是“新艺术”的完美代言:一种以感性的有机曲线与非对称架构为特征的装饰风格。19世纪80年代发端于比利时和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在一个捷克人的海报作品中走到了最高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萨拉·贝恩哈特在巴黎舞台上的地位被形容为“不可战胜”,名气遍及整个欧洲和美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都是她的崇拜者。萨拉喜欢阿尔方斯的作品,让自己驻演的文艺复兴剧院和画家签下为期6年的合约,为她设计每一出剧目的舞台布景、服饰以及演出海报、戏票。在这期间,阿尔方斯创作的海报都成了萨拉那些著名剧目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包括1896年演出的《茶花女》、《罗连左》,1897年的《撒马利亚女人》、《美狄亚》,1899年的《哈姆雷特》。这些海报随萨拉和剧团到美国巡回演出,对美国商业招贴画的风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们这个世纪末,绝对属于广告艺术,它神奇地征服了我们大家。同样,也是这个广告艺术,以其绚丽的色彩开启了距我们只有两步之遥的新世纪的大门。”这是19世纪90年代巴黎《论坛杂志》一位撰稿人在文章中对当时街道景观的描述。正如世界博览会的诞生,海报和广告也是商品和资本在19世纪末对自己的仪式化加冕。在1896年创作了《茶花女》的海报后,阿尔方斯开始接一些纯商业目的的海报订单,比如1897年为摩纳哥吸引旅行者而画的《摩纳哥—蒙特卡罗》,还有1899年为莫特和坎顿公司定做的《黄道十二宫图》。他的海报从巴黎街道一直贴到了法国的各个小镇,有些刚上墙就被迷恋他作品的市民偷偷揭走。在20世纪安迪·沃霍尔宣告“波普艺术”之前,阿尔方斯已经在19世纪兴起的印刷工业的帮助下,大量创造着可复制的、大众的艺术品。阿尔方斯曾经说他的作品并非“为私人的会客室而设计”,希望“它们价廉物美,很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可以找到一个穷人和富人都能喜欢的处所”。在他的时代,批评家认为他的商业性作品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但现在时代的观众,却仍然可以从漫画集和现代设计作品中看到他持久的艺术影响,就像法布尔博物馆馆长米歇尔·伊莱尔对展览的说明,他的作品都拥有“对线条的优雅掌控”和“色彩的丰富质感”。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绘画女性和花草的美好纯粹,商业目的最终也服从了他赋予画面的古典的幻想气质。

1896年底,阿尔方斯用3个月时间创作了他最著名的插画印刷品《的黎波里公主伊塞尔》(Ilsee,Princesse de Tripoli)。这本来是萨拉·贝恩哈特准备排演的一部新剧,阿尔方斯受邀为剧本配画插图,为演出做铺垫。1897年,包含138幅阿尔方斯插画的剧本以手工着色印刷出版,在巴黎限量发行250册,当时就是收藏者抢购的目标。阿尔方斯根据剧情创作的每一幅插画,中心人物都以萨拉为原型,不过和1894年《吉斯蒙达》海报的成功情形不太一样了,这次是阿尔方斯为53岁的萨拉巩固了“女王”地位,送去了更多崇拜者。观众涌入剧院,除了倾慕萨拉,也为感受阿尔方斯在插画中勾勒出来的迷幻和唯美。110年后,留存于世的该版插画集现在已经是西方古籍珍本市场的稀罕物。2007年12月,纽约斯万(Swann)拍卖公司从藏家手中找到一本1897年版的《的黎波里公主伊塞尔》插画集,不但美国媒体报道这个消息,包括法新社在内的法国媒体也很感兴趣。据拍卖公司的总裁尼古拉斯·劳里介绍,这本插画集曾在110年前的巴黎第21届“百沙龙”艺术展上出现过一次,此后就没再公开露过面,拍前估价即近40万美元。19世纪后期巴黎有数不清的沙龙和展览,“百沙龙”(Salon de Cent)在其中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定期举办,推介过一些象征主义团体的新人,劳特累克、波纳尔等画家都曾在那里展过作品。1897年那届“百沙龙”为阿尔方斯举办个展,挑选了400幅画作,那时距他成名不过两三年时间,从作品展出数量上可以想象得到他的走红程度。他几乎无所不能,涉足各个商业设计领域——海报、珠宝、家具和书籍装帧,甚至在巴黎1900年那届世界博览会上为波黑设计了展馆建筑。巴黎珠宝巨商乔治·富凯(George Fouquet)成了阿尔方斯的长期主顾,给他一个又一个订单。1900至1901年,阿尔方斯为富凯珠宝店绘制了一批椭圆的彩色玻璃窗画作为永久性橱窗招贴,其中两幅设计草图在2008年被翻找出来,现身巴黎苏富比那场拍卖中。草图分别以水彩和素描勾勒了两个年轻女子的肖像,她们有着最典型的阿尔方斯·穆哈式涡状曲线头发、纯真与性感混杂的美好面孔。画幅很小,直径大约30厘米,成交价格都达到1.25万欧元。1980年巴黎大皇宫举行阿尔方斯作品展的时候,这两幅草图就在那206件作品中。■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1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2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3( 他最著名的插画印刷品《的黎波里公主伊塞尔》 )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4( 897年巴黎印制的彩色版画《撒马利亚女人》,2009年在纽约拍卖了2.25万美元 )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5( 阿尔方斯·穆哈 )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6( 1894年阿尔方斯的海报成名作《吉斯蒙达》 ) 方斯招贴画巴黎插画艺术美术文化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