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6岁侄女上学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俊伟)
我哥嫂是外地人,常年在北京打工,现居住在顺义区马坡镇马圈村,在附近的忆都川服装厂上班。侄女今年已满6周岁,很聪明,也很爱学习。她已经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到了国家规定的小学入学年龄。报名当天二嫂带着侄女去了马圈村小学报名,虽然各种手续俱全,但被告知上级有要求,只能招收40名外地学生,名额已满。给孩子报不上名的家长都一脸茫然,孩子都是满脸的稚嫩,看不透大人的苦恼。
其实二嫂当天一大早就去了,排队很靠前,只是缺了一份户口本原件,我的小侄女就无法入学了。问题是,有这个“40名限额”存在,侄女不仅没有机会在居住处一条马路之隔的小学念书,恐怕也没有机会去其他学校念书了。实际上,二嫂想送侄女念书的学校就是那么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并非什么重点小学,那实在是太遥远了。当然,在更遥远的河南老家,侄女念书的机会是有的,但是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又有谁能在老家照顾她呢?
我同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只是在北京谋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有一纸北京户口。然而,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教育极其发达的北京,学校会声称上级规定的“外地生源限额”而将其拒校门之外。即使多等一年,谁又能保证她明年就能顺利接受小学教育呢?我深感无奈与悲痛的同时,政府所言“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一支主力军”、“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一样是城市未来的主人”等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距9月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尚存一丝希望。为了懂事爱学习的侄女能够有机会及时接受义务教育,我真诚地求助于教育部门,求助于媒体,求助于同样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社会大众,想想办法,让所有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吧! 侄女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