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川时代3》中的美国梦
作者:李东然(文 / 李东然)
( 导演卡洛斯·沙丹哈
)
《冰川时代3》的副标题是“恐龙的黎明”,但恐龙算不上主角,标志性地,当那只有名的Scrat(有长嘴巴和龅牙的灰松鼠)被另一只性感得一塌糊涂的红松鼠迷得晕头转向,甚至弄丢了那枚至死不弃的坚果时,故事才开始上演。
Sid(树懒)和Diego(剑齿虎)最近有点郁闷,因为Manny(猛犸)憧憬着自己的宝宝出生,一心为人父的他,紧张到有些神经质。三兄弟的世界有点落寞,Diego考虑独自离开,享受孤苦;Sid把在冰川下偶然捡到的3个蛋说成是自己的孩子,哪知道,破壳而出的竟是3只小恐龙,恐龙妈妈找上门来,执拗的Sid还是舍不得和孩子们告别,终于被恐龙妈妈把他和小恐龙们一起,叼回了冰川下的恐龙世界。危急时刻,Manny、Diego决定冒死营救兄弟,有孕在身的Ellie也加入他们,但那个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险恶。面对凶悍的巨兽、滚烫的熔岩,还好有独侠Buck(鼬鼠)出现,终于力挽狂澜。当然,团聚时刻,家里又添了可爱迷人的小猛犸——桃子。
导演卡洛斯·沙丹哈(Carlos Saldanha)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本刊记者,好莱坞的生意经就是这样,一部成功作品,绝对不能被浪费,当初第一部《冰川时代》取得轰动性成功,第二部就要立刻跟上,如果第二部也卖得好,那接下来第三部就越早越好。还好的是,他努力留给自己3年的时间。“你知道,当你自己的创造能有那么多人喜欢,给那么多人带去欢乐,这是一种巨大的喜悦。有那么多人成为《冰川时代》系列的追随者,就绝对不能叫他们失望,这确实是很大的压力,好在我爱我做的这件事。”
卡洛斯对本刊记者说:“每开始一个新项目,尤其在好莱坞这种照着一个路子造梦,造了快100年的地方,最大挑战来自于你要遵守游戏规则,但也不停止追问自己‘这次能否有些不同?’我想,我自己总的思路就是这样,既然大家能从心里喜欢那三个家伙,那么他们的三重奏必然还将是故事的中心。并且作为三部曲中的一部,我不想有任何重复,要时刻创意出新鲜,那就需要继续舍得花时间去寻找,直到找到那个绝对对味的故事。虽然技术上也加入了3D等叫人兴奋的视觉元素,但我最在乎的仍旧是故事本身,要花足时间去准备。”
卡洛斯对本刊记者强调:“我们的故事总有这样的主题,家人和朋友,你也能看到,这才是我们越来越着重的方向,我们不断地添加新的家庭成员、新的朋友,故事也开始于他们之间那些小的情感上的摩擦,但最终,家人就是家人,朋友就是朋友!”
( 《冰川时代3》剧照
)
“朋友、家庭、诚实与自我实现”是卡洛斯对本刊记者阐释电影主题时反复提及的词语,他毫不否认对“美国梦”的认同,但他说,至少自己在用最十足的诚意和最美国的方式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美国梦”,他甚至笑言:“如今,在好莱坞做一部动画电影的导演,其实更像是做一个拉拉队队长。”
“这个公司里有350个大脑,去看的话你就知道,他们都是天才。每天输入给我太多富有创造力的点子,我甚至觉得在被他们不断地轰炸,我必须集中注意力,让自己时刻有一个明智的判断,但也要保持这种集思广益的状态源源不断,这是我自己作为导演最大的挑战所在。我知道自己想讲的故事,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分心也太容易了,因为总有那么多非常棒的主意爆发出来。我对每一个点子都感到兴奋,所以,我必须确认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这就是我每天的任务。”
( 《冰川时代3》海报
)
仔细查阅影片的主创人员列表,竟然惊奇地发现,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电影,单单编剧部分,就有太多叫人难忘的名字:为《辛普森家庭》编剧18年、获得4座艾美奖的麦克·瑞斯(Mike Reiss),常年为《纽约客》杂志撰写幽默专栏的约尼·布兰纳(Yoni Brenner),还有1997年那本颇有影响力的政治幽默著作《Chelsea Clinton's Freshman Notebook》的作者杰森·伊顿(Jason Eaton),他们竟也都只是这“350个大脑”的1/350。
卡洛斯导演说:“这是一种有控制的民主,门是向所有那些带着主意的人开着的。我们围坐在桌子边上,大家就抛出自己的点子,我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讨论,当开始架构故事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各自的方向和分工,负责幽默的、负责西部的、负责爱情的等等,就像是大家在一起玩一个拼图游戏。画草图,建立模型,设计动作,直到实践所有那些想法,我们都是在开会中完成的,你知道为动画片开会是最有趣的,每个人都激情四溢,做出各种各样古怪的动作和声调,说服别人这才是那些角色应有的表现。不过,你知道,每天我们都有一定的任务量,讨论后的成果都要及时做出来给大家预览,并且我让每个人发E-mail给我他们的点评和想法,在这一天结束时,我们必须根据电影的需要,做出最后决定。”
( 《冰川时代3》剧照 )
至于判断的标准,卡洛斯导演这样回答本刊记者:“我觉得,人们认同那些角色,才是这部电影成功乃至流行的关键。我努力为每个人在冰河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影子,这是情感的前提。并且,我认为自己和角色之间离得非常近,他们就像是我的朋友、家人,我发现自己开始能这么回答自己,‘哦,Sid一定是这么干’,或者‘Manny八成就是这样回答的’,慢慢把自己放进角色去思考。虽然有时我也有意打破说,这个角色叫人感到有些正常过头了,来,叫他发点小神经吧。你知道整整两年半,每周90个小时,我和这些角色在一起,远超过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就是判断的依据。”
卡洛斯·沙丹哈1968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十几岁时决定离开家乡,到纽约学习动画制作。至今,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当初那部由他和克里斯·伟奇(Chris Wedge)联合指导,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独立出品,让全世界知道在迪斯尼、梦工厂和皮克斯之外,还有一个蓝天工作室存在的《冰川时代1》,都太像是现实里的美国梦。
“我从22岁就在蓝天工作室工作,现在我已经40岁了。刚进这家公司的时候,只有很小的工作场所,我也是最初的动画师之一。当时能做的只是加工那些电视广告的一小部分,但我知道,这里正在酝酿着些什么,所以我把自己的信任和极度的努力都放在这里。一点一点地,想象的一切开始了,我想说的是,你知道,我每天很早醒来,就来到公司,每天都工作16小时以上。在这里,我花掉自己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但我觉得很满足,我爱我们的团队,和我们这种近乎家人的工作关系。我感到自己的努力是被尊重的,这真的是最好的心灵滋养,如果说是美国梦,这也是我实现它的方式。”■ 冰川美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