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斗身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成语“才高八斗”的出处应该说是众所周知。《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高”在《说文》里的释义是:“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才高八斗”中用的自然该是“高”字后来衍生出的敬称之意,不过,倘若照“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的本意来测算,倒能对才子曹子建有个更具视觉效果的了解。
作为粟米量器的斗在《说文》中被严格定量为容量十升,但没给出标准粮斗的具体尺寸。从现存旧时粮斗实物上看,其高度在24厘米到28厘米左右。取平均值26厘米,垒八个斗就该是208厘米。倘以最上端的斗为头,曹子建称得上是足够上T台的所谓“净八头身”模特身材。据说现代东方女性普遍头长在20厘米到22厘米左右,男性的头更长一些,不过要长到26厘米还真得有点诸葛瑾之才。当然,“八头身”之类只是一个大致的比例,倘若曹子建的头长在合乎情理的23厘米上下,那就是更令人艳羡的“九头身”,不用说足够上T台,连《五星物语》这样视觉系的日本漫画都可以任他驰骋了。
当然,也可能谢灵运用来比喻的不是实在的粮斗,而是斗中所装的粮食。据懂得用斗的老人回忆,一斗小麦约合12.5公斤,八斗正好是100公斤,曹子建的体重还是蛮标准的。然而终须回到“高”字上,要估算这100公斤小麦的实际物理体积,还确实有些麻烦。好在有务实的西方人,他们总能给这些度量衡赋予足够具象的定义。
商务印书馆那本经典的《汉英词典》将“斗”的容量对应为一个“decalitre”。尽管美式英语中执拗地使用“liter”这样的组合,但“litre”这样的拼写还是暴露出它的本源:“litre”源自古法语的一个计量单位“litron”。1795年起,“litre(升)”作为“共和国度量衡”的一种被确认为法国容积单位的基本单位,以长度与体积单位来描述,就是“一个边长10厘米的立方体”。“deca-”源自古希腊语,意味“十、十倍”。虽然最初只用于重量单位的倍增,后来通用于其他计量单位。故而“decalitre”即为“十升”,也即10个边长10厘米的立方块。八斗该有80个边长10厘米的立方块,怎么把这80个立方块堆积成人形,自然有Lego高手善于解决。对方形积木缺乏灵感的人不妨参考1998版《韦氏词典》中的定义:十升(一斗)在英国人眼中相当于2.642加仑葡萄酒。所以,曹子建的“净酒量”该是21.136加仑葡萄酒。
自1901年起,一升(litre)被标准定义为“一公斤纯净水在其密度达到峰值的温度环境里(3.98℃)、在一个大气压下所占据的空间”。这就是后世所谓“一升水一公斤”的说法的来源。以纯净水的尺度衡量,八斗身的曹子建只剩80公斤,不吃五谷杂粮果然益发有模特相了。到这境界,无论怎么垒那80个边长10厘米的立方块,曹子建的风姿都不止能用“高”字来形容。更恰当的字当是“颀”。《广韵》谓“颀”:“长貌。”虽然“修”也曾被用来形容身高,而且战国著名的美男子邹忌就留下了个“修八尺有余”的史评,但“颀”毕竟在徐锴《说文系传》中得了个“颀,头佳貌”,也就是说“颀”的本义是“头俊美”,有个“头俊美”的“八头身”自然更养眼些。倘若要为突出“才”而要强调“八斗”,汉字中还有一字几乎就是为曹子建量身订制的:“阧”。“阧”实为“陡”的异体字,历来被释作“峻立”、“崖壁峭绝”等。如果觉得“阧”字太多凌厉之意,不妨读读《西厢记》中那句风流彻骨的“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
商务版的《汉英词典》中倒不曾给出“才高八斗”的英译。意译不论,假使字对字地翻译,“高”字对应英语中哪个词也是个问题。英语中最常见的“高”自然是“high”和“tall”,但其实同义词还有“towering”和“lofty”。就用法论,“high”涵盖的范围最广泛,既可以指“在向上或垂直的方向上有可观的尺度”,也可以指位于某高处;“tall”通常指某物以比例论垂直尺寸远大于水平尺寸,通俗些说主要用于形容高但“直径”较小的对象(故而从不会出现纯对应汉语的“高山”[tall hill]);“towering”指与其他同类相比达到了可观的高度;“loftly”更多用于形容一种气势逼人的或令人动容的“高”,在强调其高度的壮观的同时含有“广袤”的含意。总体而言,“tall”和“towering”更多强调对象的“物理”外表,而“high”和“lofty”则带有某种道德意味上的“认同”乃至“敬畏”。以“高而直径较小论”,用“tall”来形容八斗身的曹子建已属贴切,只可惜“tall”可用于身材略高的任何人,未免俗了一些。以“towering”强调“与其他同类相比达到了可观的高度”自然高了一层,但敬意不够。“loftly”是4个词中语势最强的,绝对有“高山仰止”之意,只不巧多了“广袤”一层,怕是得把那八斗米或才学都倒出来堆在地上才配得上。
无论是米还是才学,纵有八斗,不成形地积成一堆总不如颀且的八头身风采照人。不过,假如曹子建原本貌如古龙笔下《大人物》中的杨凡,以“loftly”形容却也贴切。杨凡是一个“除了胖之外好像就没什么比别人强”的小矮胖子,最终却成了江山美人兼得的“大人物”。所有古龙迷都猜得出杨凡的原型是谁。杨凡上了电视却成了谢霆锋这样的大帅哥,这倒是足够真实的“八斗身”变“八头身”。■ 八斗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