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村的权力故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俊)

笔者老家在大别山区的一国家级贫困县,曾几次去山区农村走访,虽然地僻民贫,但那里的村领导对权力的运用之道,让我感慨尤深。

村里遭灾,国家无偿拨了一批板栗苗给灾区农民作为补救措施,但村主任却把这批板栗苗卖给村民,从中赚了一笔。政府本以为东西到了村主任手上就该没问题,谁想到会在这最后一个环节出问题?山区农村偏远,谁去监督?板栗苗长大之后,村主任又利用信息上的优势扮演中间商的角色,低价收购村民的板栗苗,再高价卖给外地客商,从中又赚一笔。据说他以前还利用在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便利,低息揽存再放贷,从中赚取利差。村里的二层办公楼离居住区很远,像是荒山野岭里的一座孤庙,“浪费了多么好的一块地”,当地一位老师说,他还曾建议修缮村小学做办公楼被拒绝。

过年回家听说他还是连任了村主任。村民讲,以前的几任也不是没有私心,即便再换一个,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主任竞选的特点是,发动全家做宣传,承诺“我当选了绝不会亏待你”。我们镇有的村为争夺一个村主任的位置还跑到镇政府门口贴大字报。我认识的一个村主任落选了,据说曾得罪了一些人,风水轮流转,有换选的机会自然可以把他选下来。

我说的这些都是我们镇贫困农村的权力故事,我想作为一个最小的行政单位,可分的利益那么少,在缺乏民主监督的情况下都有这么多故事,那些权力更大、可分利益更多的单位,发生那么多腐败大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正:本刊第24期140页《袁泉和她的“简·爱”》第4段中,“国家话剧院”应为“国家大剧院”。特此更正。 权力故事山村农村农民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