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能否做教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贝)
( 露丝·帕德尔 )
5月25日,刚刚当了9天牛津大学诗歌教授的英国女学者露丝·帕德尔宣布辞职,因为媒体披露,正是她本人在竞选过程中控诉竞争对手、79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科特曾涉及性骚扰案,最后令沃尔科特退出竞选,最后她不战而胜。
露丝·帕德尔是英国获奖女诗人、达尔文的玄外孙女,也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伦敦动物学会、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是牛津大学希腊文学博士,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希腊文与古典文学,出版过《摇滚神话学》等著作。
今年2月,帕德尔以高姿态提出将竞选诗歌教授一职,她的参选得到了大量知名学者的支持,如赢得桂冠诗人宝座的达菲等。帕德尔一直被视为选举的热门,直至3月,前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科特也提出参选。
后来,有100多名有投票资格的牛津校友收到匿名信件,包裹内有数十页《好色教授》(The Lecherous Professor)一书的影印件,书中说1982年沃尔科特曾性骚扰一名女生,1996年时沃尔科特在波士顿大学又对另一女生进行了性骚扰。
《纽约时报》的社论说:“如果不是因为曾经担任过这个职位的人都很著名——过去50年间担任过这个职位的人都令人如雷贯耳,奥登、罗伯特·格雷夫斯和希尼,这个职位本身不值得如此费心机:职务很轻(三次公开演说),薪水很低(每年6901英镑,合1.1万美元)。”这正应了弥尔顿的话:“名声是一种鞭策。”但并非所有当选牛津诗歌教授的后来都出名了。1895至1901年担任这一职务的是威廉·约翰·考托普,很多英国人都没听说过他,用谷歌也搜不到关于他的信息。
帕德尔的提名人、哲学教授安东尼·格雷林认为,性骚扰指控不应该影响沃尔科特的参选:“我们是要选出一个在诗学上有见识的人,而非着眼他们的个人品德。自古以来有很多出色的诗人曾做出比沃尔科特恶劣得多的事情,可是我们会因此而拒读他们的作品吗?显然我们不会。”
评论人士随即列出了很多品质上有问题的诗人。如果迪伦·托马斯现在还活着,他是一个天才,听他讲授诗歌一定很有趣,但悲哀的是,他总是饮酒过量,因此走路时一定摇摇晃晃的。他还偷朋友的东西,跟妻子打架。艾略特也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诗集里有带有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色彩的句子。菲利普·拉金在跟朋友的通信中充满种族主义的评论,他在一封信中说,他无法忍受前往伦敦地铁,因为他会感觉“肥胖的加勒比细菌”在他身后的脚步声。
牛津诗歌教授这一职位拜伦也担当不了(追逐女性),还有柯勒律治(喜欢服麻药)、叶芝(自命不凡)、庞德(支持墨索里尼)、爱伦·坡(娶了一个13岁的姑娘)。“讨厌的诗人的名单会像《失乐园》一样长。”
就在选举进行前数天,沃尔科特宣布退出竞选:“这次选举已退化到低级的暗算手段,我没兴趣继续身处其中。”结果帕德尔以297票当选,成为1708年以来首位牛津大学女性诗歌教授。
登上教授职位的帕德尔已准备就绪,宣称要把诗歌与科学融合起来。“昨晚(5月17日)我在圣彼得教堂向本科生讲述物理、动物学、俄罗斯与人类学时,他们兴奋得不得了,对我提出的诗学与科学概念尤其热衷。这将会是我未来5年要做的事情:在系与系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由人文学到科学,将诗歌这门艺术带给每一名学生;跨越大学专业上的界限,鼓励学生爱上诗歌。”
美国教育学家大卫·奥尔指出,在这场职位争夺战背后有一个更加古老、微妙和隐蔽的冲突:诗歌的神话和现代大学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人被假定为狂暴任性、富有灵感,容易做出激动、不规矩的行为的动物。人们可以忍受一个人品有问题的诗人,但无法忍受一个人品有问题的教授。要是牛津选的是一位官方的牛津诗人,对投票者来说对沃尔科特的指控就问题不大,只要他擅长作诗。问题是牛津选的不是诗人而是诗歌教授,这一职位介于诗歌和学术之间。
是诗歌和学术的亲密关系导致了这种紧张关系,而这在美国和英国是比较晚近的事情。现在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位驻校诗人,而在1917年美国艾姆赫斯特学院聘用罗伯特·弗罗斯特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弗罗斯特是第一位驻校诗人,很快就有很多年轻诗人像洛威尔、毕晓普加入了这个行列。英国诗人则与大学保持着更远的距离。1970年,拉金抱怨说,在牛津大学的联谊会里胖子像罗马长袍一样缠着他。他说牛津的生活好像是由吃喝和谄媚组成的。■ 能否诗人教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