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刚的“井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 吴刚说:“我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就得笨鸟先飞。” )
采访吴刚之前,我想先看一下他最重要、最被珍视的作品《铁人》。第一次去电影院,那天唯一的一场被包场了;第二次是上午场,大约有十来个观众,其中有三四个是工作人员。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铁定是自费,他们在议论:“怎么看这电影的人这么少?上次来看××大片人倒是很多的。”
当吴刚问我观众人次时,我犹豫了一下,他听到数字后,表情如陆桥山般看不出起伏,内心却不能不失望。他说:“前边发行不是太好,现在是预热,在全国投了若干拷贝,希望更多的观众看到。一听主旋律就觉得没劲,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我不明白。国外很多片子,都弘扬个人英雄主义,为什么一个感动中国的民族英雄——铁人,大家会认为这是说教电影?大家内心深处固有的思想,主流就是说教,挺可笑的。”
据说广电总局听说《铁人》的首轮票房仅有200多万元后,决心重新公映,增加一倍的拷贝。“电影频道”以对待商业片的规格搞大型首映礼,全国总工会将在全国2亿职工中组织至少5%的职工观赏这部电影。
今年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电影很多,为什么《铁人》会被寄予这么高的厚望,认为可以迈进亿元主流大片俱乐部,却又不得不动用行政手段拉动票房呢?这部电影的导演尹力、编剧刘恒在业内被认为是黄金组合。尹力这些年致力于把“主旋律影片”扳成“主流电影”,改变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心理屏蔽。《张思德》、《云水谣》拿过华表、金鸡、百花等所有国内电影奖。从阵容上看,《铁人》的用心良苦。它是双主角结构:黑白部分是吴刚扮演的王进喜战天斗地,用肉躯搅拌冰冷的水泥,去抑制井喷;另外1/2的彩色胶片讲当代石油工人刘思成,因为父亲曾在“铁人”身边工作,视“铁人”为偶像,成为同事眼中的异类。他脆弱的骄傲在某天崩溃——老石油工人揭开了一个事实:刘思成的父亲在当年实际是逃兵,伤透了“铁人”的心。刘思成和他爱说怪话的同事分别是刘烨、黄渤扮演的,饰演“铁人”的吴刚今年因为《潜伏》和《梅兰芳》,名气“井喷”起来,但确定他演王进喜时,他还没有出名。
导演尹力起初就考虑上了吴刚,十几年前,他和吴刚的妻子、人艺演员岳秀清合作过电视剧《无悔追踪》,彼此了解。尽管尹力导的是主旋律影片,但绝不缺乏竞争者,李冰冰就是演过《云水谣》后第一次拿了电影奖项,激动万分,一上镜讲起这片子就掉泪。演“铁人”,从外形、知名度,吴刚其实并不占先。“我比较文静、书卷气,那人是铮铮男子汉。大庆所有职工,心里都有一个真实的王进喜。我这个形象和真实的王进喜有距离,怎么在极短时间内缩短?”投资方否决了他,希望启用更有人气的演员。岳秀清说,连她都觉得此事没把握,因为“‘铁人’演员成功,这片子也就成功了”。否则制片方不会想到用刘烨和黄渤吸引年轻观众。
( 电影《铁人》剧照 )
岳秀清对吴刚说:“刘恒这本子太好了,一定要争取。你的台词很好,这片子大段独白很多,能演上这么一个角色太棒了。”由于从尹力那方反馈来的消息,吴刚还有希望,他便开始了争取之路。还没有确定他出演,他就自费去了大庆铁人纪念馆,此前,他对王进喜的理解和普通观众一样,无非是中学课本上的内容。“走进去,才真正感觉到他是多么的可爱,对工作之认真、玩命,整个的氛围全能感染你。我这么说你没感觉,那个资料非常翔实,现代化手段、影像、图片非常好。为什么他崇尚科学,对大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非常爱护?他有前瞻性、战略性,不得了。以前我觉得铁人纪念馆能有什么东西?真接了这个任务,走到里面,不一样的心情,触摸他的灵魂,我真觉得他伟大。无论成功与否,演还是不演,多了解一个人物有利而无害,我坚信这个人物是我的,我争取过,无憾。”
“中国这么多优秀演员,想演这个角色无可厚非,大家想演英雄,那是应该的,竞争会激烈,首先做好功课,一旦峰回路转,你可能有百分百把握。”这个争取包括给尹力打电话,吴刚激情百倍地请战:“你一定得给我机会,你放心,我对自己非常了解,我能够胜任。”当尹力通知他,马上进组时,等待已经磨掉了惊喜。“我从来没问过导演谁跟我竞争,已经翻篇了。等他通知我进组,马上拍戏,说明我胜利了。”岳秀清说,目前“铁人”是吴刚最重要的角色,除了身体苦,还有心灵折磨,付出比别的戏多。
刘思成的父亲在1960年逃离大庆,饿得实在受不了,那时的王进喜极瘦,3个月时间,吴刚每天只吃十几粒花生米和小西红柿。王进喜是甘肃人,讲一口接近陕西的方言,会唱秦腔,他找了剧组里的陕西人,把台词录下来。岳秀清说:“基本上到了睁眼就学的程度。”
当年报考人艺时,吴刚已经凭着华丽的嗓音得到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资格,因为人艺他放弃了那个机会。他的考号是4000多号,而北京台一共才招两个人。他还记得自己的词朗诵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话剧演员有个好声音极占便宜,在《潜伏》里,他一开口,仿佛在听央视的纪录片解说。可尹力嫌他声音太漂亮,“铁人”不需要这把嗓子。吴刚于是把嗓子喊到充血,晚上给岳秀清打电话时,她很奇怪,吴刚说,正好,一开拍就哑了。当岳秀清看到他发过来的两张定装照,一张戴鸭舌帽,露着满口黑牙憨笑,岳秀清自豪地说:“我老公胜任这角色,一点问题没有。”
这只是刚开始,“井喷”那场戏,大庆市的气温零下二十五六摄氏度。“离我们拍摄地开车1小时,一望无际的大草甸,没有任何遮挡,冷水就不用说,里面要投放100多袋洋灰,烧皮肤的,跟冬泳绝对俩概念。”他们跳了9次水泥池,吴刚说,“我们拍戏吃的苦和王进喜当年吃的苦,没法比。”至少他近50岁时还是健康的,王进喜40多岁就去世了。
1985年“人艺”的学员班出过丁志诚、冯远征等演员,吴刚是男班长,岳秀清是女班长。实习期间他在《天下第一楼》里跑龙套,“偏幕后面拿一大枪,一站半小时,一拉幕休息,完事了,没有台词”。排完了于是之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小子表演还是不错的,挺松弛。”老师们常表扬他:“这孩子有前途。”这些使得吴刚的自信爆棚,他从没怀疑过自己的表演。直到快50岁才成名,比妻子晚,比同学晚,但他总对岳秀清说:“你放心吧,以后就看我的吧!”经常有圈里人对岳秀清讲:“你老公戏太好了。”给她传递了一个信息:“他在圈里有特别好的口碑,只是老百姓不认可。”吴刚自己也不断打气:“每时每刻,每天每年,都有形无形地鼓励自己,相互提醒一定要比别人多下工夫。我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就得笨鸟先飞。我在剧院磨练这么多年,可以是个准武林高手,老磨剑也不行,得跟人出去过过招,我就出山了。”
他有5年没有接影视剧,只在剧院演话剧,刚毕业时每月40多块钱。“班主任林连昆老师说,孩子们,演戏是非常清贫的,你要想发财,现在就可以走,这个职业一辈子也发不了财。你们必须有无限的热爱,才可以站住。我入学时他这么告诉我。我自认为我演戏没得说,只要你给我机会。但前期准备是必要的。”他曾经一年演6部话剧的主要角色,在过去剧目密度较低时,这是一个很大的量。其实岳秀清也面临同样问题,尽管她比吴刚名气略大一点,20年前就演上了知名电视剧的女一号。“我们夫妻俩还算幸运的,有的人一辈子付出都没回报。演员要有这个准备,当时我已出名,演过我女儿的后来又比我出名。”《无悔追踪》中她是女一号,演王志文的妻子,当时演她女儿的是李冰冰,“我们的工作是名利场,但只是工种不同”。
吴刚在《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们》中扮演过青年毛泽东,因此当年有一部主旋律大片《开天辟地》找到吴刚,角色同样是毛泽东,由于《茶馆》在日本演出,他的角色是唐铁嘴,去不了,“剧院一召唤必须回来,那边要停掉”。他失去了这个机会,电视剧《日出》中的方达生也是同样的原因没把握住。岳秀清说:“也是好事,没准演了伟人又成特型演员了。”
“其实吴刚演过很多戏,有一个叫《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他和刘蓓演的,本来以为那戏肯定火。那角色也很曲折,找了别人,因为那人受伤又找到他。”岳秀清没想到,悄无声息。吴刚又拍了电影《光荣的愤怒》,在云南一个小镇上蹲到当地所有人都认识他,讲一口云南话,有人评价那部影片:“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谓‘地上电影’唯一的以毛骨悚然的现实主义方式直面中国当下乡村底层人民内心苦难的影像,同时又以犀利的影像匕首向我们呈现这些劳苦大众对主体生命的从麻木到觉醒的艰难历程。”吴刚演的正是男主角叶光荣。
不能说他没有机会,接手的角色个个跨度很大,毛泽东、村支书、特务、劳模、名角的长随、中年危机的金领……但他又始终出不来。郭达、杨蕾凭借小品《换大米》走上“春晚”舞台,而吴刚正是那小品中跟他们搭戏的演员。等待对他来说,正常,蹿红才是意外。1988年,《哗变》第一次在“人艺”排练,格林渥的扮演者任宝贤突然失声,吴刚作为青年骨干备选,这个B角等了18年,直到2006年,才真正演上这个角色。
“低迷只有我心里知道。”他自我安慰,“如果一日蹿红,会慢慢枯竭,我自认为我是个长线演员,那些年在剧院的磨练,对我有极大益处。”他习惯用武侠来形容这漫长的等待。“我们都在同一起跑线起跑,不知哪天呼唤你,让你跑一个,你得有准备。可能超过我,可能不如我,但这种可能已经成为不可能,我不给他们机会,让自己绝对不可替代。其实我早就成事了,只是没机会,他们挡着我,突然有一小缝我钻出去了,外面世界大呀,天外有天,高手云集。我可能要回去练练磨剑,才能出山。”
那条小缝终于张开了,陈凯歌定下他演《梅兰芳》中的费二爷——一个跟在十三燕身边的师爷,给配角搭戏的配角。他签下了一年长约,自己请了京剧院老师。“讲那个年代的故事,他们的举手投足,他们怎么聊天,对事件怎么处理,当中有我要的我不要的,摘出来放在心里,作为备份。”分析费二爷是个怎样的人,“他也可能曾经唱过戏,倒仓不唱了,我都设计过,他必须懂戏,可能是现在的经纪人,必须明白所有的事情,对十三燕倾其所能,‘他的荣辱就是我的荣辱’。你把他想满了,用起来就非常从容。”费二爷无须会唱戏,但他还是把手机铃声、车里音响全换了京剧唱段,“熏是非常重要的”。
岳秀清给吴刚起外号叫“竹本先生”,意思是他“笨”,这个“笨”指的是他路痴,也包含他并不是天资聪颖之人。《潜伏》拍摄期很短,机会也是在拍《梅兰芳》时,孙红雷帮他推荐的。虽然是个奸角,吴刚也极力替角色找补。“陆桥山没有展现情报工作这方面,只有生活这块,他24小时脑子都是转的,非常优秀,不然做不到情报处处长,他想工作上更好一点,实现自我价值。”陆桥山的嘴在笑,眼睛却窥视着别人的反应,到现在吴刚都有点“陆桥山附体”。他平时不戴眼镜,遇到采访就戴上,穿着显示朝气的红色、粉红T恤,把自己设计成想展示给他人看的那种形象。“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我做演员把戏演好,多戴几层眼镜,让观众认不出我来,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费二爷之后,吴刚的机会也像油田一样喷薄而出。今年仅仅电影他就有《铁人》、《建国大业》、《风声》,电视剧《预审》,不全是主角,但都是大制作。人艺有种说法,演员要像一棵菜。“大家去菜市场都爱买瓷实的菜,那种耷拉帮子的菜没人爱要,那么戏也是这样。演员戳在台子上就是要精精神神的。”这棵菜生活中要不显山不露水,“大家一看这是演员吧,这人肯定一般,沉不下心,塑造一个人物,不会扎下根。我们剧院大部分看不出是干吗的,但一上舞台,那种鲜活、魅力,全展现出来了,现在上街也没人认出我来”。
成功来得太晚,快乐也减半。采访结束时,两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请他为那两个频道录不靠谱的宣传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之类的套话。他一遍遍用戏剧化的声音、纹丝不动的微笑重复,像已经设定好的电脑程序,不会比在20年前偏幕候场时更激动。■ 吴刚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