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之争

作者:徐菁菁

(文 / 徐菁菁)

北极之争0( 5月19日,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会见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讨论在北极联合开采能源问题 )

5月13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1999年依据《海洋法公约》,为缔约国所设的10年之限到期,包括俄罗斯在内,超过60个国家提出了本国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划界案的审核意见将成为各国海洋权限重新划定的依据。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正式批准通过了《至2020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中明确表示,将不惜武力维护自己在北冰洋的权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研究员王郦久告诉本刊记者,苏联曾将其领土北部最西端和最东端到北极点的延长线划为国界,将该延长线范围内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北冰洋水域纳入主权范围。俄罗斯独立后继承了这一做法,但1997年,俄罗斯加入《海洋法公约》,其主张并不被公约所承认。

能源地缘政治专家查尔斯·艾宾格曾为50多个国家政府担任能源政策顾问,他所在的布鲁金斯研究院被美国《外交政策季刊》评选为全美第一智库。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他说:“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在欧洲的出口已经受到其他资源供应方的挑战,因此俄罗斯将北极看作他们长期的能源战略要地。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调查,全球20%至30%的石油资源可能蕴藏在北冰洋海床之下。”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告诉本刊记者,“能源产业在近年俄罗斯的迅速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0年到去年7月,世界油价不断攀升,俄罗斯从油气出口中赚取了大量外汇。目前,俄罗斯能源综合体产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财政预算的50%、外汇收入的55%、工业产值的25%”,“相关数据显示,仅俄罗斯北冰洋领海范围内蕴藏的矿物价值就高达2万亿美元,俄罗斯寸金必夺的传统资源意识在北极问题上显现得十分突出”。

艾宾格指出,北极地区尖锐的领土纷争,源于其对周边国家的非凡意义:“北极不仅仅是一个能源库,在军事战略和航运上也有显著的地位。”

王海运认为,世界主要强国都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冰洋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北极是最理想的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区,在北极占据优势的大国,其战略力量可以靠前部署,对北极圈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也可以增大防御的纵深。

科恩指出,目前,北冰洋地区两条主要航道每年有5个月可以依靠破冰船航行。其中,连接巴伦支海和楚科奇海的北部海航线沿俄罗斯北部漫长的北冰洋海岸线延伸,如果冰盖持续溶化,将成为主要的国际航线,连接太平洋环线和北部欧洲,大大缩减货运成本。而另一条穿过加拿大北部北冰洋诸岛的西北航线,将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主要船运线路。而根据美国海军调查办公室的预计,到2050年,从加拿大北冰洋诸岛至阿拉斯加沿岸一线在夏季就将不需使用破冰船自由航行。

近些年,北冰洋各国都针对自身在北极的利益采取过行动。王海运指出,近年来,俄罗斯的行动日益频繁,“近年发表《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3次提到了开发北极资源,3月份又提出成立北极部队机动集群”。面对日益激烈的利益争夺,北极争端将如何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法专家郭培清告诉本刊,《海洋法公约》并没有明确清晰界定外大陆架的划分标准,而是把地质学、地貌学、法学等概念混杂在一起,这就导致各国任意解释,当事国当然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解释。

艾宾格和王海运指出,极高的开发成本和技术的高要求将使北极冲突迅速激化的可能性较小。王海运告诉本刊:“从长期看,随着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进步,世界对油气的依赖很可能是另一个局面。那时,北极的资源就不会像今天中东、海湾地区的资源那样对世界经济甚至政治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艾宾格告诉本刊:“真正进入到北极石油的开发阶段,我认为也许是40年或者50年以后的事情。北极是属于全人类的一块区域,北极的资源和科研应该是向全世界开放的。”■ 北极航线之争时政外交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