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缓刑”期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自从去年12月原油价格见底,价格已经缓步反弹了80%,考虑到美元一年来的贬值因素,60美元的石油已经相当于两年前的70美元,曾经的历史高位了。石油,这一已经开采过半的工业粮食还会给世界以多少喘息时间,每个人都不免揣测。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3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进入零增长。此前,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恢复增长。这就意味着无论人类采取哪种应对措施,油价都会随着供应的衰减而重拾升势。另一方面,OPEC的势力范围外的石油供应国又注定先于全球生产而萎缩,失去话语权,石油供不应求的转折点还可能提前到来。本次油价上试60美元,一个关键因素在于5月11日,第四大石油出口国的挪威宣布因现有油井产油量下降,4月石油生产下降7%。挪威的状况是众多传统产油国的写照,英国和墨西哥等产油大国都面临着资源耗竭的境地。连美国的产油量也不容乐观,据美国矿产管理局的一份政府研究报告,根据石油工业的最佳情形方案,墨西哥湾的石油产量有可能在2013年前达到最高日产量。
如果油价走高,深海采油或者提炼油砂有利可图,原油供应或许还能出现转机,但这显然是建立在油价重回2007年和2008年水平上的。至少在油价三四十美元的时候,各大采油商均终止了新项目。4月,道达尔将加拿大“北极之光”10%的股权出售给中石化,就因为油砂开采无利可图。根据国信证券的数据,现在中东、北非的平均成本为30美元/桶,其他传统石油产地的成本则还要高10美元。深水、超深水和极地的勘探开发技术在逐步成熟,但是成本却因为开采难度的增加而大幅上升,平均成本上升到了80美元以上。即使是重油、沥青的成本也达到了60美元以上。近年来主要的新增油田多数为海上石油,壳牌一大半的新增油田来自海上,主要是深海和超深海的项目。未来原油的新增供给主要还是靠重油和深海项目,以及通过提高采收率新增的储量,其平均边际成本将达到60美元以上。虽然短期内原油价格可以低于边际成本运行,但不可能长期如此,要保证投资持续性,油价需达到70~80美元/桶。
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油价“缓刑”几乎是共识。唯有降低石油依赖,人类才可能躲过来势更猛的石油危机。历史上,除了两次石油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后由于能源过剩,各国对开发新能源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可本次危机并非石油危机,各国却不约而同,从奥巴马的新能源到布朗的绿色新政,均在新能源投入上不遗余力。西方国家甚至希望靠绿色能源摆脱经济危机。政府如此,企业更是主推节能产品,寻求增长点。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有50多辆新能源汽车亮相,数量创造了历届车展之最。国资委日前透露,国内已有近10款新能源汽车拿到“准生证”,一批新能源汽车包括“零排放”纯电动汽车将陆续上市。风电行业,我国风能已连续几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仅2007年一年,我国风电行业的投资资金就高达340亿元。2008年,在全球快速增长的风能新增装机量中,接近1/3在亚洲,而亚洲超过七成的新增装机量又都在我国。即使金融危机的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增长率仍达到102%。而核电站的遍地开花更是有目共睹。
核能和风能发电在成本上有竞争力,只要油价够高,无需政府引导就会发展起来。太阳能中的热水器部分,凭成本优势早就登上千家万户的屋顶了,光能发电却因成本是传统煤电的十余倍而在国内举步维艰。2008年,我国已成为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但98%的产品依靠外销。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减少,相当多的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产品大量积压,部分企业甚至停产倒闭。正是这时候,财政部4月20日对外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最高补贴标准分为20元/瓦。光伏电池总的系统安装成本约为24元/瓦,每瓦补贴20元的力度实际非常之大,相当于每瓦折算下来的单位造价成本仅为4元/瓦。照此计算,当达到1200利用小时数时,上网电价测算仅为0.41元,已经和现在的居民用电基本持平甚至略低。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销量已经世界第一。消费者接受了油价信号,择机而动,用车成本降低成就了小排量汽车的爆炸式增长。而厂商,不管是创新型还是仿造型,一股脑都推电动车,不由使人联想到满街跑的电动自行车。不过,任何时代,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临时,正是那些靠创新崛起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 缓刑能源油价石油美元石油石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