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国博弈的困局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5月10日,格鲁吉亚反对派示威者在第比利斯议会大厦前集会 )
5月6日至6月1日,北约在格鲁吉亚举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的联合军事演习。此前一天,格鲁吉亚内务部宣布挫败一起军事叛乱,指叛乱由格军前国防部高级军官策划,旨在破坏北约军演,推翻总统萨卡什维利现政权。与此同时,反对派在全国范围封路,要求萨卡什维利辞职。此前,俄罗斯部队已于4月30日抵达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阿布哈兹边界地区防卫,并分别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签署共同保卫边界协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季志业研究员向本刊分析:“北约的军事演习有两个含义。既是为了表明北约将继续努力,推动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也是对面临压力的亲美萨卡什维利政权表示支持。自3月份起,首都第比利斯的反对派就不断走上街头进行反政府集会。”
“与北约有关的军演表明格鲁吉亚急切希望加入北约,而且努力加快步伐。”《格鲁吉亚时报》主编Ketevan Knachidze告诉本刊,“格鲁吉亚的大部分公民,从上至下,都支持加入北约,目前看,我们没有可替代的安全保障选择。”2003年“玫瑰革命”后,萨卡什维利上台建立了亲美政府。“该政权推动下的全民公决表明有60%多的人想加入北约,但这种情况存在变数。”季志业研究员分析,“如果换一个不是亲美的政权,公决结果可能就是不加入。格鲁吉亚夹在强大的军事集团之间,与俄罗斯或北约的敌对都风险巨大。萨卡什维利未能在变通中保持安全平衡,目前格鲁吉亚的反对派呼声不断,但这些反对派并不一定亲俄。”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向本刊分析:“如果说在谢瓦尔德纳泽时代格鲁吉亚尚可实行见俄亲俄,见美亲美,双雄并峙则骑墙的政策,并从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话,现在的萨卡什维利政权已经失去了纵横捭阖的模糊空间。2008年格鲁吉亚挑起俄格战争,现在看来是战略上的错误,它不但未得到美国的全面支持,还使自身加入北约之路更为缥缈。”
格鲁吉亚在地缘政治和能源通道上的战略性地位,使它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博弈的棋子。季志业研究员说:“从地缘政治角度讲,北约希望把格鲁吉亚纳入进来,使北约直接和俄罗斯接壤,侵蚀俄罗斯所有的战略缓冲地,防止俄罗斯再度成为军事帝国。对俄罗斯来讲,格鲁吉亚是它与北约的战略缓冲地。”
美国汉普郡大学的迈克尔·克莱尔(Michael T.Klare)教授是《能源的新地缘政治》一书的作者。他告诉本刊,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来说,在南高加索地区能源的战略考虑是首要的。“目前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走廊是绕开俄罗斯,从里海输出天然气和石油能源的唯一通道。油气资源也可通过伊朗和伊拉克一线,但这个地区尚需时日解决和平问题,所以欧盟和美国将不惜代价保护格鲁吉亚的现有通道。”从能源角度出发可以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去年8月,当长期与格鲁吉亚中央政权处于对抗状态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要求分裂出来时,为什么俄罗斯承认其独立而西方拒绝承认?“这是因为俄罗斯能够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军事基地,对通过格鲁吉亚输往西方的能源管道安全构成威慑。”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问题成为被大国利用的制衡因素。季志业研究员分析,“北约和俄罗斯看来是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具体争夺,实际上是针对格鲁吉亚是否加入北约的态度,而这两个地区是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加入北约道路上设下的障碍。如要加入北约,就意味着格鲁吉亚必须放弃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因为北约有有效管辖自己领土的要求;如果格鲁吉亚坚持领土要求,就不符合加入的条件”。
“短期内北约和欧盟不可能接纳格鲁吉亚加入,因为西欧国家不愿意激起俄罗斯的敌对反应。俄罗斯在北约军演问题上虽然反应激烈,但美俄双方均不可能让军演危及两国关系。”克莱尔分析说,“格鲁吉亚的地理位置很脆弱,它应该谨慎对待其外交政策,别惹怒了强大的邻居。■ 俄格战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政外交中东局势小国博弈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