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行驶在“超车道”上

作者:李三

大众行驶在“超车道”上0( 德国大众汽车董事长文德恩 )

4月22日的记者会,文德恩迟到了10分钟,据说是因为临时陪同科技部部长万钢参观车展,风尘仆仆的他连说几个“你好”,轻松地和记者打着招呼。此次上海车展,大众带来了多达26个车型,包括了大众、奥迪、斯柯达、兰博基尼和宾利等五大品牌,6500多平方米的展台是所有参展汽车公司中最大的。

三联生活周刊:丰田在2004年提出了超越通用的计划,但遗憾的是在超越通用时连续两年出现了亏损。大众汽车去年提出了要超过丰田,请问大众如何实现低风险超越?

文德恩:首先要强调一点,我们不能因为碰到了危机,就把战略改变了。针对目前的状况,我们要相应做些调整,但“2018战略”肯定是不能变的。我们现在正行驶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必须要有很好的产品,事实证明,我们在头3个月已经超过了丰田。

三联生活周刊:在多品牌战略方面,通用和美国汽车的经验对大众有何启示?

文德恩:首先我们的多品牌战略,并不是从通用那里学到的。大众多年来一直执行多品牌战略,以前有4个品牌,现在有9个品牌。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集团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一性、特有性。这种独一性、特有性,在每个品牌价值上都显现得非常清楚,比如奥迪的技术领先、斯柯达的魅力奉献等等。另外,大众集团内部在实行多品牌战略时各有特点,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总部,每个品牌都有研发部以及自己的销售和市场部,这些因素可以对品牌建设起决定性的因素。

三联生活周刊:在“2018战略”里大众宣称要达到200万辆以上,可现在的产能最多也只有130万辆,剩下的产能缺口怎么办?

文德恩:我不担心,去年上海大众购买了上汽在南京的工厂,今年一汽-大众购买了一汽成都的工厂,以满足新车的生产需求。我们还希望每年自己内部要提高10%的生产率,如果新的生产率目标完成的话,新工厂不用进行新投资,产能就可以提升。200万辆的销售,通过我们现成的4个生产基地——长春、上海、南京、成都,就可以完成。希望中国市场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200万辆的目标。

三联生活周刊:大众有越来越多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非常有竞争性,但中国的很多消费者情愿选择动力与其标识相符的产品,大众在这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

文德恩: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在欧洲也碰到过。只有很少的客户可以接受像帕萨特(Passat)级别的车用1.2或1.4的发动机驱动。我们跟客户说,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发动机排量标识愿意写上就上,不愿意写上就不写上,得到的结果是80%的客户不希望把排量的标识写在车的尾部,所以我们在中国汽车的尾部标识上只会写上FSI和TSI。

我们当时看得非常远,很早决策把小排量发动机引进中国,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中国国内的相关政策法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开发出最好的发动机来,一方面满足政府对发动机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深信小排量发动机战略是非常好的战略,但尽管如此,无论将来发展到什么程度,世界上肯定会有这样一批用户,他们希望开6缸机、8缸机等大排量的汽车。

三联生活周刊:您如何评价中国消费者?

文德恩:中国客户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客户群,同时他们也非常关注品牌,举例说明:我发现在世界各地都没有像在中国这样有这么多的万宝龙品牌的圆珠笔。我也注意到中国客户对车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他们更看重车内在的价值、内在的质量,包括内部加工的精细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客户已经与德国、日本的客户没有太大区别了。■(主笔 李三)

(文 / 李三) 排量行驶大众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