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失真的数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一位朋友就读的是环境管理专业,去年他们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应省环保局邀请对所在的城市进行了部分污染调查,认真诚实地进行了数据统计。没想到,前些天,这份调查数据从省环保局退了回来,说是数据过大(污染过于严重),要求对数据进行修改。
这真是一件讽刺的事情。污染调查本来就是要清楚地知道污染的真实情况,拥有真实的数据既有利于政府对症下药,也是一种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告诉公众真实的数据,能够让公众认识到环境污染的程度,能促使他们主动采取环保行动。公布数据,让真实情况大白天下,虽然会让某些单位有失职的嫌疑,但这并不是令环保局或政府蒙羞的事情,而是提醒有关部门应采取某些措施来对付出现的问题。现实污染很严重,而报告上却一片和谐,这对政府有什么好处呢?这不但不能使政府采取正确行动,又会失信于民。所以,重要的不是污染的现状有多么可怕,而是有关部门面对问题的态度。就算污染更为严重,假如有关部门能承认现实且有相应措施,那么污染不是无可救药的。如今,政府和民间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把它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可是,修改数据这样的做法,不是自欺欺人吗?
公众知情权的满足也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掌握并公开真实的数据。或许,真实的数据会让他们震惊,但他们如果知道自己生活在虚假的美好之中则会更加失望。(文 / 周竟) 数据环境污染真的
上一篇:
规范村务监管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