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上公主李妮娜
作者:李翊( 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在意大利米拉蒙蒂雪场举行,李妮娜以188.05分成功卫冕
)
曾经爱哭的女孩
3月27日早上6点半,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天已大亮,映衬着皑皑白雪的蓝天格外高远。来自沈阳体院和各地方滑雪队的青少年运动员已经在西山滑雪场一周跳台开始了训练。天气预报显示:气温-6℃~19℃。7点30分,国家队队员、教练陆续来到雪场。这两天,国家体育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滑雪队队员做体测,作为国家自由式滑雪女队主力队员,李妮娜每一跳的数据将被各种仪器收集。
李妮娜来自辽宁本溪,母亲是邮政局职员,父亲是本溪钢铁厂的工人。当初李妮娜的母亲送女儿去技巧队时,是指望女儿能通过体育锻炼长胖点,没想到1990年李妮娜就被沈阳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的教练选中了。不过,因为“太小,爱玩”,中途李妮娜曾被退回本溪。
1992年,李妮娜再次进入体校学习,依然不让教练省心。“那时体校的老师和大学生肯定还记得我。我韧带硬,别人练一段时间,劈叉不成问题,我就不行,每次拉韧带疼得我嗷嗷地哭。”3月27日晚上,在两人一间的运动员村宿舍,李妮娜坐在床头,边在笔记本电脑上玩扑克边告诉本刊记者,“我特别爱哭,跑步累了哭,拉韧带哭,到后来一看到训练馆就想哭。好在训练完了和队友们一闹,就把苦啊累啊全忘了。我们家亲戚都说我妈心狠,因为我妈从来不跟我说,太苦了别练了。她只会说,再坚持一下”。
李妮娜坦言,母亲最初并没想过让她搞体育,“后来就觉得,大学生那么多,毕业了不好找工作,不如做一个专业运动员,也是条出路”。
( 2007年1月,李妮娜夺得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
)
2000年之前的李妮娜,专业运动员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我练的是技巧三人项目里被举的那个,为了不增加底座的负担,我必须控制体重。所以不但没长胖,我还越来越瘦。后来底座到了年龄退役了,别人举不动我,我也举不了别人,学校老师就找我谈话了。当时学校想打造冰雪项目,因为我有技巧的底子,我就转到滑雪队了。刚入队时6个女生,我总是排在后二三位,老师又给我一个选择:练蹦床。我跟妈妈商量,我妈问我怎么想,我说,以前练技巧时也有练蹦床,蹦床更不行,还不如待在滑雪队。但是我胆子小,不敢跟老师说,还是我妈给老师打的电话。”
李妮娜所练的空中技巧始于20世纪初,1928年美国的卡尔顿(John Carleton)是世界上第一个穿着滑雪板完成雪上空翻动作的运动员。1986年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蒂恩镇举行了首届自由式滑雪锦标赛,1992年起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男、女空中技巧(1994年列入)和男、女雪上技巧(1992年列入)。
( 2009年,李妮娜连续第三次夺得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冠军 )
根据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副领队单戈对本刊记者介绍,空中技巧项目于1990年从日本引进到中国,空中技巧在专家论证后成为雪上项目冬奥会最有可能的金牌突破点。“一是亚洲人种比较适合技巧类的运动项目,另外,我国有很多可借鉴的项目,比如蹦床、跳水、杂技、体操,而且在这些项目上存在人才浪费。我们就从这些项目淘汰掉的人里挑选了一部分来练空中技巧。”
李妮娜所在的沈阳体院空中技巧滑雪二队就是这么拼凑起来的。教练杨尔琦以前练的是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队员中除了李妮娜,还有因为脚腕有伤差点被技巧队淘汰的郭心心,来自江苏沛县,连转体都没学会的韩晓鹏,以及另外10名来自不同运动队、年龄集中在9岁到13岁的孩子。
现空中技巧国家队主教练纪冬是国内第一批练空中技巧的运动员,在没列入冬奥会之前,国内练这个项目的只有牡丹江地区体工队和武警前卫体协。纪冬告诉本刊记者,全国就十几个人在练这个项目,教练都是半路出家,处于摸索阶段,场地也不标准。出去比赛,经常先看其他运动员怎么做动作,现学现比。练了两年,纪冬的世界最好排名徘徊在20名左右。
招来的孩子,没一个会滑雪。像韩晓鹏这样从南方来的孩子,连雪都没见过,谈何滑呢?按照杨尔琦的训练计划,她要在天气转凉之前在水池训练中教会队员“滑行——腾空——简单动作——入水”这一整套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年冬天队伍进山后进行实地训练。
同样是半路出家的杨尔琦想了很多土办法。李妮娜回忆说,杨教练自制了比正规雪板略宽的长条板,下面安装滑动轮,队员站上去做前滑、后滑、压步滑、滑八字的用力方式都和在雪上时非常接近。接着,她又在学校操场的角落发现一辆挎斗摩托车。
于是,1995年在校的沈阳体院的学生都会记得那经典的一幕:7月的早上,当整个校园还沉浸在薄雾里,学院内马达轰鸣声由远及近地嘟嘟作响,校园里最长最直的路上,老远一辆挎斗摩托车行驶过来,车上司机的脸被头盔和挡风镜遮了个严实。车后面用麻绳拴着十几个队员,更新鲜的是,每个队员的脚下踩着滑板!
学习滑行的同时还要训练游泳,因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夏季训练着陆坡由游泳池代替。可13个孩子没有一个会游泳。杨尔琦在不会游泳的队员腰部系上麻绳,放到泳池中“自生自灭”。队员们被她依次放入水中,一根麻绳手中握,带着队员在水里溜来溜去。
项目起步初期,条件比较艰苦。李妮娜还记得,早期的雪场还没有索道和任何交通工具,教练和队员每天都要在半米厚的雪地上徒步跋涉40分钟才能到达训练场地。好在队员们在一起打打闹闹,也不觉得累。“第一年在北大湖训练,洗澡的地方也没有,两个月才洗了一次澡,回家的时候,我妈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去澡堂,一顿狠搓。”
被问及第一次上雪做空中技巧时的感受,几乎每个国家队队员都会说“害怕”。这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空中技巧的一周台高2米,两周台高3.5米,三周台高4.1米。助滑坡滑行时速最高能达到70公里,相当于一辆正常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腾空高度距离着陆点在10米甚至高于10米。李妮娜说,刚跳一周台时,找不着东南西北,不管教练怎么教,本能地怎么安全怎么做。“体操是自己在用力,空中技巧一旦抛出去在空中没有外力可以借助,转不过来也没办法。”正因此,冬天上雪训练时李妮娜的母亲从来不去看,她担心自己承受不了这个心理压力。
第二年,数量的积累让李妮娜找到了空中感觉,只是训练条件依然简陋。“夏天用水池做着陆坡训练,教练就给我们每人买一身秋衣秋裤,外面套个救生背心,起风时个个冻得发抖。哪像现在,冷的时候有防水服,热的时候有潜水服。”
在运动队,李妮娜始终是被教练带练的,即总是落在最后的几个队员之一,直到2000年她第一次把难度动作在比赛中使用成功,获得职业生涯第一个全国冠军,才让教练刮目相看。李妮娜对自己优劣势的分析与纪冬的说法完全一致:“我的缺点是,学动作慢;优点是,学会了就很稳定,一年都不会忘。从起跳开始想下一个动作,空中一秒钟,我脑子里会想很多。”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李妮娜在队友名将徐囡囡发挥欠佳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为中国队夺得第5名。自2004年底以来,李妮娜在世界杯系列赛中以稳定的发挥6次夺得分站赛冠军,并在赛季结束后以高出第二名将近400分的绝对优势夺得世界杯总冠军。时年22岁的她,姿态优美、状态稳定,也让人们对她的都灵冬奥会前景充满信心。遗憾的是,两周台的难度局限,让她在最后一刻痛失金牌。尽管表现完美,但李妮娜仍只能站在亚军领奖台上。
时过境迁再回忆2006年冬奥会,李妮娜告诉本刊记者:“我根本没想能拿奖牌。冬奥会之前在12月的全国比赛里我腰椎受伤,1月接着训练,2月参加比赛,伤根本没好,当时能不能站上比赛场地都是个挑战。最后一跳落地的时候,后侧腿已经没有知觉了。不过我教练倒是很放心,他说我是那种虽然有压力,比赛时特冷静、清醒的队员,训练时做得不是特别好,到了比赛时反而还不错。”
走近阿尔山
早上5点30起床,6点早操,7点半上山。赶在10点起风前完成训练计划。12点午饭,午休后在体操房训练。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在有“世外桃源”美誉的阿尔山的生活单调而枯燥,逛街购物是想都不用想的奢侈。
这个户外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训练地都在深山老林偏远地带。单戈说,比如北大湖距吉林市区59公里,长白山离二道白河镇50公里,亚布力距离最近的小城镇20公里,想买点生活用品都很难。包括去国外比赛,也是在山里待的时间最多。李妮娜说,这样的生活早已经习惯了。“如果有电视和网线,休息时就看看电视上上网。如果什么都没有,我会在进山前买本好看又厚的小说带去看。”
“不过,长时间与大自然相处也有好处。”领队李扬反问了本刊记者一句,“难道你没发现,我们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个性开朗,阳光、随和,比较好相处吗?”
阿尔山是在2003年成为国家滑雪队的训练基地的。用单戈的话说,和阿尔山合作是相辅相成。“我们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备战国际大赛,阿尔山市则利用国家队创造名声、做广告。”
冬季的阿尔山像一颗白色的珍珠被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环抱着。阿尔山以前附属于距此25里外的叶尔市,1996年成为全国最小的城市,80%的人口是林业工人和林业局干部。
3月26日,记者从乌兰浩特机场驱车前往270公里外的阿尔山,柏油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黄绿色的平原,青草和农作物刚冒出头。车过明水地区,西口、五岔沟,路两旁小山丘上有零星积雪,气温开始下降。以白狼为界,再往北,越靠近阿尔山,气温越低,积雪越深,覆盖面积也越大。
单戈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市每年10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月份。在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阿尔山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为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2002年,希望构筑阿尔山旅游冬夏两旺的发展格局却缺乏做冰雪项目技术和经验的阿尔山市政府,找到了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冬管中心滑雪部应阿尔山市政府邀请,负责为滑雪场做早期规划,协助阿尔山打造先进的神泉滑雪旅游城市,目前整体规划实现了20%~30%。阿尔山相继建设了标准的竞技滑雪场,包括自由式、越野、冬季两项和休闲娱乐滑雪场。从2003年开始,阿尔山成为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亚布力最早要到12月才能上雪,阿尔山11月就能上雪训练了。在全球变暖环境下,这一个月很值钱。”
因为是室外项目,天气成为影响运动员成绩最大的因素。天气不好的时候,运动员心理有不确定感,对三周选手影响尤其大。国外天气状况比国内复杂,不但有风天、雪天,还有雨天、雾天。李妮娜就在今年长春世界杯预赛的时候因为滑行中突然天气变化,风速太大没有完成动作。“最惨的一次比赛,场地积水,眼镜上全是雨点子,速度感觉与平时很不一样。”
在纪冬看来,或许没有哪个项目像空中技巧,运动员的成绩与教练的付出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与高山滑雪、跳台这些每年都有人员伤亡的项目相比,空中技巧虽然惊险刺激,并不算很危险,据我所知,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例伤亡事故。但是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每个运动员滑雪服里都要穿上保护脊椎的特制背心和保护膝盖的护具。运动员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从器材、场地到翻雪,都是教练要操心的。赛场天气变化快,需要教练根据现场情况临时做决策。比如空中技巧着陆坡的国际标准是37度,雪的松软度要达到50厘米。这就要求教练根据运动员的技术难度翻雪。运动员做简单动作时,教练可以隔几次翻雪,如果是难度大的动作,运动员每做完一次,教练都要翻一次雪。所以运动员的成绩与教练是息息相关的。”
纪冬说,有一次在温哥华比赛,时间是18点到20点,这期间气温、风速变化很大,而且温哥华是海洋性气候,随着气温变化,当一个又一个人跳过,跳台很容易被破坏,一旦破坏,角度发生改变,容易影响运动员的成绩。所以第一个比赛的人和最后一个比赛的人所面对的天气、风速、跳台状况都不一样。在世界性系列大赛中,教练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但是如果有电视转播的大型比赛比如冬奥会,这个时间会缩短到30秒,教练必须思考怎么利用这30秒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说,这个项目的教练除了要有灵活的头脑和专业背景,还需要有一个健壮的体格。我们经常自嘲是蓝领工人。”
2006年开始,杨尔琦退休,纪冬成为李妮娜的主管教练。具有偶像气质的李妮娜是媒体和公众心目中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金牌人选,不过,纪冬并不那么乐观。“她现在有7.425的难度储备,但是与7.85的女子最高难度相比还有差距。都灵冬奥会只拿了第二,就与难度有关。”
关于难度,纪冬做了进一步解释:“7.85的难度由两套动作组成,一个是lff,直体360度转体360度;一个是fff,纵轴转体三周横轴翻转三周。我国女子运动员之前大多只练两周台,做三周的女运动员对体质和能力要求很高。选择哪个难度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有的运动员只适合做两周,比如李妮娜;有的运动员是基于两周的发展上不乐观需要跳三周才有发展,比如郭心心;还有的运动员两周也不错,三周也有能力做,比如徐梦桃。但是这种运动员很少。李妮娜难度不高、技术稳定,如果三周选手落地没有站住,那么李妮娜获胜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只要三周选手站住了,那么哪怕你得到满分,你依然赢不了。”
韩晓鹏都灵冬奥会夺金,李妮娜拿银,不仅成就了自己,更是拯救了自由式滑雪这支队伍,把大家本来视为鸡肋的项目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尤其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冬季项目主管部门被震动了:在黑龙江,自由式滑雪队从烫手的山芋变成了金矿;在辽宁,许多人为当初区区2.5万元就把一个奥运冠军送给别人而懊悔;而吉林更是加紧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兑现自由式滑雪项目组建权的承诺。据透露,冬奥会前,自由式滑雪这个项目钱没少砸,但一直没什么成绩,已经成为黑龙江冬季项目的鸡肋。“他们给国家体育总局打了几次报告,希望能够将这个项目放到其他省份去,国家体育总局也同意了这个意见,初步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吉林。”
空中技巧这个往日只见钱进不见钱出的项目,在2007年成了东三省竞相争夺的对象。对此,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张贵敏表示,“虽然近些年总局和黑龙江方面为我们空中技巧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投入,但大部分资金、人力、物力还是来自于沈阳体育学院,如果交给别人,不仅涉及运动员注册等一系列的改变,而且正常的训练、比赛都不见得能够保障。毕竟队员是我们从小培养的,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都是学院的员工,在训练力量和师资力量上,没人能和我们相比”。
现实的困难依然存在。“这项运动专业性强、观赏性强,但是关注度和参与度小,难以市场化。唯一的发展出路,是像国外一样,参加俱乐部或者协会支持的表演赛。正因此,我们选才范围有限。以前队员大部分来自东北,因为出了个韩晓鹏,现在1/3的队员来自江苏沛县,想在北京或者经济富裕地区选个运动员?相当困难!”
在拿到那么多世界冠军后,李妮娜独缺一块奥运金牌,不过,那并不是李妮娜父亲最大的心愿。“他觉得我已经拿了那么多冠军了,少一块金牌无所谓。关键是不要受伤,赶紧找个人嫁了。”性格温和的李妮娜笑呵呵地说,“我还没有男朋友,你看我们成天在山里训练、比赛,我也接触不到其他男孩子啊!”
2010年冬奥会后,李妮娜可能退役,对于将来要干什么,李妮娜并没有想过。她说,“我比较懒吧,只会考虑现在,先把现在的事情做好”。■ 阿尔山教练技术李妮娜自由式滑雪公主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