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隐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有报道说,初春时节,陕西一些镇政府给农民发放补助,鼓励农民将粮田改为菜田的很多。其实,粮田改种经济作物是一种普遍现象,比这更让人忧心的是大片良田被弃耕。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常跑农村,看到许多地方连片的良田成了五颜六色的盆景,成了斑驳陆离的画卷。不是种了树、种了花、栽了菜、栽了果,就是撂了荒、长满草、挖满坑、拴满牛。笔者的老家,是一个200多人的村子,有耕地近300亩。以往一年种三季,两季水稻,一季油菜或小麦。近几年,有的改种速生杨,有的改种棉花,有的改种莲藕,有的做鱼池,还有的干脆荒着晒太阳,成了牧牛场。即使种地,也再无人种三季了,大都是种一点水稻,搞个口粮,再种一季经济作物,搞点零花钱。族兄说,种三季太辛苦,孩子们都愿到外面去打工,就是没工打,闲荡着也不愿种田。种田的都是老人,体力和精力都有限,不仅忙不过来,而且投资成本太大也划不来。风调雨顺市场好,一亩田还可以赚个三两百元,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市场不畅,就要倒贴。族兄一家去年收的早稻现在还未卖出,花生也在家堆着,种了一年的粮食,收入只有1700多元。今年他干脆把5亩稻田全租给人家种速生丰产杨了,自己准备花钱买米吃。

一个人口大国,吃饭穿衣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那种幻想从国际上购买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的天真,是短视。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政治,以合理的价格和新的经济模式保粮田、促生产,已经刻不容缓。(文 / 张沛灏) 隐忧粮食种植业三农农民农业

上一篇: 绿茶之道
下一篇: 惊人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