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乡们关心谁来乘飞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的家乡在苏北淮安。苏北是大区域概念,涵盖长江以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5个省辖市。虽幅员接近全省的一半,但经济规模只有全省的1/5,是全省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洼地”。最近,这里的百姓似可扬眉吐气了——要在家乡和毗邻的扬州市分别建淮安机场和苏中机场了。
可不少淮安人觉得,即使机场建成也就是一摆设。500多万人口的淮安居苏北的中心,交通便捷,向西180公里是徐州观音机场,向北100公里是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向东120公里是盐城南洋机场,向东南150公里是即将兴建的苏中机场,向南230公里直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也就是说,即使目前不建淮安机场和苏中机场,淮安人也可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任意选择机场,比乘火车还方便呢。其实,老乡们关心的焦点是,今后谁来乘飞机?外商、游客、公务人员,显然没那么多;目前家乡三成人没到过市区,六成人没到过省城,长途出行有这个机会吗?10多年前,我曾踏着没膝的杂草走进连云港机场,现在就连全省现有的7个民营机场,也处于“嗷嗷待客”状态,遑论一口气再建两座新机场了。
当然,这都是乡野井蛙之虑,交通部门的诠释是:“江苏现有7个机场都处于地理位置边缘,结构性矛盾突出……苏北和苏中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比如德国,面积是江苏的近3.5倍,人口比江苏稍多,共有43个机场。再看日本,面积是江苏的3.7倍,人口是江苏的1.7倍,拥有运输和通用机场881个。”结论当然是江苏机场密度并不高。而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10万以上人口的镇,地面交通100公里和1小时车程内”,都可坐飞机。由此看来,家乡的机场尚需大建特建。至此我方彻悟,原来家乡建机场是以日本和德国做参照的,可两者的同比性呢?家乡经济,即使赶上苏南现在的水平,也至少要15到20年。在我看,10多亿元的投资关乎地方民生,可否问问百姓,看他们有无比建机场还迫切的需求,比如通电、通水、修路、医疗等等,将眼前和长远兼顾起来。(文 / 林培) 关心乘飞机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