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在美国“抄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到美国不久,那里就发生了金融危机,旧金山市区的房价和去年同期相比跌去了四五成。我思忖着,如果抄底买一套房,就可以结束租房生活,成为有产阶级了。
在二手房代理公司登记后,要卖房给我的主顾把我的电话都给打爆了,难怪有人说经济萧条期持有现金的才是上帝。房产经纪人詹姆斯带我看了不下10处房产,一路上不断暗示现在是抄底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至少要等10年。终于在金门大桥附近看中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房主是一位在硅谷从业的软件设计师,前不久他们公司倒闭了,这位先生也因此失业。这房子最后以20万美元成交,它装修到位,拎包即可入住。放在前些年,这套房至少要卖40万美元。
搬进新家没几天,邻居王先生来拜访我。我对他说:“为了买这套房子,我几乎用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只剩下一点生活费了。”“在美国买房容易,可是将来你为这套房投入的隐形开支深不见底,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你现在也敢买房?”王先生惊讶地说,“你这套房需要每月缴纳600美元的房屋管理费和200美元的垃圾费,如果有人向政府部门投诉你的房子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比如说漏水、隔音效果不佳等,你必须要立即维修,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更重要的是这套房子过户到你的名下后,每年3%的房产税从此就跟上你了,每年要交6000美元的房产税,跑也跑不掉。这套房子的卖家就是因为承受不了种种买房的后期费用才把这块烫手的山芋甩给你的。”我一下子懵了,当初没考虑那么多稀里糊涂去“抄底”,这才体会了美国一些购房者的压力。(文 / 余平) 抄底美国购房
上一篇:
被误解的名言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