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瓦力”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 Ultimate Wall-E )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伤感设定:“假如人类抛弃地球,被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机器人将会如何?”而玩具瓦力的设定甚至更体贴,考虑到了足够多层面的消费人群。今年4月,Disney与Thinkway Toys正式发布瓦力玩具时只公布了两款。名为“Ultimate Wall-E”的一款配备10个马达和多个感应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反应能力。借助语音识别系统,Ultimate Wall-E可以识别进入房间的陌生人、发现主人声音所在方向追随上前;红外感应器则确保它能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并避让。各种歌舞把式Ultimate Wall-E也不缺,它具备MP3播放功能,可以随音乐节奏手舞足蹈。同时发布的iDance Wall-E相对低端一些,基本只包含了Ultimate Wall-E在MP3方面的功能。它能匹配iPod及其他MP3播放器,会说话、会跳舞,眼睛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动。从这两款瓦力玩具将近10倍的差价已经能看出Disney与Thinkway Toys的战术:倘若你买不起Ultimate Wall-E,至少你能买个iDance Wall-E给孩子或是自己一个交代。
真正上市的玩具涵盖面更宽。进入中国市场的瓦力系列玩具就有10种。“iDance Wall-E”得了个中文名字“爱跳舞的瓦力”。能够编程、理论上可以实现1000种动作组合的是智能瓦力(U_Command Wall-E)。虽名为“智能”,它的实际功能与真正的终极版(Ultimate Wall-E)还是有天壤之别,总体上讲不过是以前那种可编程控制前进后退的遥控车扣了个机器人的外壳。至于分别以瓦力与伊娃为造型的两款线控模型,功能就更单一。最能体现电影精髓的倒是所谓“恋爱互动瓦力(InterAction Wall-E)”。尽管从英语命名上看有理由期待它与游戏者实现互动,但真正能唤起它的反应的据说还是与它相配的“恋爱互动伊娃”(InterAction Eve)。价格低廉却颇受欢迎的是大大小小以瓦力或伊娃为造型的静态可拆卸模型“Construct-A-BOT”。这倒也不难理解,即便是号称“电影中瓦力完全翻版”的Ultimate Wall-E,在功能上也难免与影迷的期待有所差距,反是这些可以随意组合造型的小模型更能重现出每个人心中的瓦力。
而每个人心中的瓦力其实没有哈姆雷特那么人数众多。从国内经销商为瓦力玩具套装的命名就能看出大多数人对于瓦力的看法:这套“清洁工瓦力”加“战斗伊娃”的静态模型被命名为“受气包套装”。曾有传说瓦力的造型借用了Pixar自己标志中的台灯,也有人指出瓦力从外形到部分个性都借鉴了E.T.。无论是否有借鉴,瓦力的造型设计师本人的解释还是可信的,他说瓦力造型的灵感来自于望远镜。那天他闲看窗外,看见对面阳台上有个孩子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两个沉默却充满好奇的镜筒成了他心目中瓦力的绝妙写照,于是有了瓦力著名的“下垂望远镜眼”。
也许暗含着更远眼光的是伊娃的造型设计。导演斯坦顿构思《瓦力》的角色设计时希望“伊娃这个角色看起来极端‘高科技’,而且各种技术都隐藏在简单的身躯之下”。这一设想几乎就像是斯坦顿盯着面前的iPod说的,于是干脆有了Pixar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如今一些影迷称伊娃为大号版本的iPod,而伊娃的种种周边产品也理直气壮地加入了iPod各种配饰的队伍。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在对伊娃的形象设计上融入了自己对22世纪科技的构想。
一台老式的苹果Ⅱ电脑曾在电影《瓦力》中出现,这该算是留给苹果公司的广告位。电影中最大的广告自然是给Buynlarge公司做的,因为瓦力所属的Buynlarge公司就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吸尘器机器人制造公司。不过,没人指望Buynlarge公司会在今后的吸尘器机器人外形设计上模仿瓦力,毕竟这种挖土机式的打扫方法太不实用。见过真正的Buynlarge吸尘机器人的人都知道,其实它圆圆的造型更接近伊娃的概念,只是这对未来的伊娃们来说不会是个好消息。■ 伊娃瓦力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