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电影明星到纸币大藏家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从民国电影明星到纸币大藏家0( 徐枫珍藏的光绪三十年(1904)“黑龙江省广信公司官帖”,2008年11月初在中国嘉德“徐枫收藏中国历代纸币”专场拍卖中成交17.9万元 )

徐枫老先生给我看一张照片,是1986年他和钱币收藏界泰斗马定祥、王松麟和吴筹中在上海街头的合影。如今其他3位老人都不在了,民国一辈的纸币藏家中,只有91岁的徐枫了。拜访他那天,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专场——“徐枫收藏中国历代纸币”已经印行了图录手册,老先生很高兴,半个多世纪的一批珍藏就要去到同样喜欢和懂得它们的人手里了。“收藏的东西再多,时间再长,我也只是暂时的保管者。”他说。很多藏家晚年都持这样的想法:下辈中如果无人真正懂得,他们愿意为毕生收藏安排一个比家传更有价值的去处,捐给公共博物馆,或者出让到能够珍惜它们的人手中。徐枫曾7次向国家收藏机构捐赠,仅2000年那次,捐给中国钱币博物馆的珍品就有2000多枚。

徐枫是真正的平民收藏家,他没有出身收藏世家,也不是大富,凭自己几十年的用功钻研,从集藏到学问考据,与友人合作完成了《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中国商业银行纸币图录》等著述,成为中国纸币研究的一代大家。中国钱币博物馆原馆长戴志强说,徐枫一生有两项事业,一是演艺,一是纸币。徐枫早年曾用名“徐风”,在关于明星周璇的一些传记里,都能看到这个名字——20世纪40年代早期,徐枫和当红小生舒适一起,常和周璇在银幕上搭档。徐枫考进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时20岁,没多久就被选中出演《董小宛》的男主角,为周璇配戏。一部片子拍完,他成了国华的小生新秀,四五年时间接拍了20多部电影,和周璇合作古装片《孟丽君》、《孟姜女》,还主演了张石川、郑小秋导演的《夫妇之道》,这部时装片当时票房反响不错,在上海民国电影史上还留有记录。

徐枫说,喜欢上纸币收藏,正是他在银幕上开始走红的那两年。“40年代上海的收藏风气很盛,街头有不少经营钱币的店。我对跳舞、打牌没兴趣,有次从朋友那里得到两张纸币,集币就成了我拍戏之外的爱好。”徐枫和王松麟、马定祥都是那时候认识的。被收藏界尊为“泉学宗师”的马定祥先生,40年代在上海重庆中路开钱币店,字号“祥和泉币社”,徐枫有时会跟朋友一起去他店里买东西。和王松麟认识,则是在藏友们自发组织的一种小型拍卖会上,“通常是找家店面的楼上房间,通知二三十个朋友,就可以拍卖了。没有什么拍卖师,谁召集谁主持。也不定期,每年一两次,这样持续了大约四五年时间”。1944年,因为患了眼疾,徐枫觉得不适应在高强度的灯光下拍戏了,选择离开电影转入话剧舞台。他带领“上海艺人剧团”奔赴华北、东北,演出进步话剧,《雷雨》、《日出》、《秋海棠》都是他们经常排演的剧目。解放后,徐枫没有回上海定居,1953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后来又成为长春电影学院教授、吉林省艺术学院表演系主任,在东北生活、工作了30年,退休后才定居北京。从上海远走东北,徐枫的纸币收藏也进入到有他独到之处的成熟期,东北纸币成为他后半生收藏和研究最丰富的部分。刚到长春时,他发现纸币收藏在当地基本是空白,没有藏友可以交流,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地方,就是集邮商店。哪个地方都有人集邮,集邮商店里顺带也卖少量纸币,我从那里开始找东西,然后认识一些人。早期看中什么都能买得到,最贵的纸币也就2块钱。”

纸币以前在收藏界地位不高,因为市场多从实物价值来判断,纸币和动辄百万元、千万元的瓷器文玩比,显得艺术鉴赏价值不高。但随着学界对货币史、钱币学的重视,纸币作为历史实物资料越来越显出珍贵,罕见版本的民国纸币也能达到几十万元。在200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黎元洪像中国银行兑换券印样全组”曾被多位私人收藏者和国家金融机构争夺,最后以42.9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近代单套纸币拍卖的最高价格。“中国纸币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它的行使和发展不仅对研究中国经济史、货币史有重要价值,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徐枫说。他收藏的光绪三十年(1904)“黑龙江省广信公司官帖”,就反映了清晚期北方边疆省的特殊金融形制。清代对纸币发行制度没有明文规定,各省可按当时当地习惯和需要自行决定名目和形制,但各省差别还是不大,大都定为官银钱号,只有极少数省份用了不同的名称,如黑龙江省纸币定名为“黑龙江省广信公司”,这是因为它地处北方边疆,当时经济比内地省份落后,官方发行纸币时以公司形式吸收了部分私股,在光绪三十年成立了黑龙江省广信公司,发行以制钱为单位的“广信公司”官帖,也称钱帖。这种官帖一直沿用到民国十九年(1930),直到私股被官方买回,广信公司改组为黑龙江省官银号。26年时间,广信公司官帖一共发行过光绪三十年、三十二年和三十三年的3种版本,其中光绪三十年版的一吊、二吊、三吊、一百吊以及光绪三十二年五吊、十吊,目前所知存世仅各一枚,十分珍罕,都被徐枫收藏。在这次中国嘉德“徐枫收藏中国历代纸币”专场拍卖中,那枚“光绪三十年黑龙江省广信公司银元券一百吊”成交价为17.9万元。

徐枫的另一个收藏研究重点是近现代中国商业银行纸币。此次拍卖,同样以17.9万元并列全场最高成交价的一组珍藏是“1907年德华银行汉口样票”,共有一两、五两、十两和二十两银两券各一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过一些中外合办的银行,有两国政府合办,也有外国商人和中国官僚合办,如华俄道胜、中法实业、中华懋业(和美国合办)、震义银行(和意大利合办)以及和日本合办的中华汇业等。1889年德国在上海设立德华银行时,还没有染指山东半岛。8年后的1897年11月,德国利用“巨野教案”占领胶州湾,之后建造青岛港口、铺设胶济铁路、开办山东矿务公司,将山东全境据为德国势力范围。和其他在华外籍银行一样,德华银行获得了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它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开始发行纸币,不但在上海、天津、汉口、北京等大城市流通,也因为德国对山东半岛的控制而在山东全省行使。徐枫说,德华银行在中国有5个分行,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和汉口四地所发行的纸币都有银元券和银两券两种,唯青岛分行只发银元券一种。1914年,德华银行还增印过大额纸币,银元票有一百元、二百元和五百元,银两票有五十两、一百两和五百两,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批纸币没有能够发行流通,目前存世仅见两种,北京地名的一百元和上海地名的二百元,总共也就寥寥数枚。■

从民国电影明星到纸币大藏家1( 同样以17.9万元并列全场最高成交价的一组珍藏是“1907年德华银行汉口样票”,有一两、五两、十两和二十两银两券各一枚 )

从民国电影明星到纸币大藏家2( 中国最早的纸币为1000多年前的北宋交子,但无实物存世。图为徐枫收藏的一枚罕见“元代至元通行宝钞”,存世700年左右,元世祖忽必烈1287年发行,行使到元军1368年退出北京。拍卖成交价10万元 )

从民国电影明星到纸币大藏家3( 唯一还健在的民国一辈纸币收藏家徐枫老先生,今年91岁 ) 民国银行纸币上海徐枫光绪周璇电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