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贿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彩乐)

我的家乡在山东半岛一个民风较为淳朴的村庄,大概有五六年的样子,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竞选都要候选人花费几万元钱财。而且据我所知,周围几个村庄都如此。本以为是局部的事情,但上周看《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短文,惊悉原来河南省的三门峡市农村也贿选成风。

2004年我家乡举行普选竞选村主任,一个候选人(曾因村里的经济问题被众多党员上访反映到县里,后下台)每家发1箱牛奶,另一个候选人每家送100元,结果发钱的人顺利当选。2007年村里普选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书记的候选人给每个党员发1000元另加1台电磁炉,村主任的候选人则是对中间选民每户发200元(“自己人”不需要发,等上任后再给实实在在的好处;明显对立的人不给发),另外给年满60岁的老人每人发20斤大米、20斤面条。上一任支书兼村主任因贿赂村民的力度太小没能成功连任,新一代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以压倒优势当选。

上任后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立即开始了敛财行动(其实上几任也都是这样),先是村里以前安装得好好的自来水不用了,说是响应市里政策,要几个村庄联合用深水井里的水,但要每户交400元(实际上市政府专门为此项目给每个村拨款,已足够使用),结果村民担心用邻村的水会导致水价上涨,纷纷自己打井。村房产拍卖,将原村委会办公用房拍卖,将几十年前从地主那里充公的院落拍卖,一处房产卖了个好价钱,另一处位于村里黄金位置的院落以区区几百元“拍卖”给了村主任的死党治安主任(两人曾是铁窗里的兄弟)。下一步的敛金行动则是开始集体土地的拍卖。

贿选之事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因其后果非常严重。首先是国家诸多惠农政策不能全方位落实。其次是耕地的大量流失,集体土地的管理权掌握在村委会甚至村支书一人手里,很多土地被违规拍卖。再次,村干部的贪婪导致部分村庄环境恶化。为了回笼竞选时投入的资金,一些村干部将防护林的树木砍杀卖掉,甚至将10年内的砍伐权卖掉,导致村庄树木稀少,防风沙、防旱涝的能力大大削减。等等。 贿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