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世界
作者:薛巍(文 / 薛巍)
从美国独霸到多极化世界
11月19日,《经济学家》杂志第23次推出了他们的年度预测《2009年的世界》,该专刊的编辑写道:“那些期待在经过动荡的一年之后能有一个平静期的人都会失望,2009年,经济、商业和政治都要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但2009年会有不少有趣的事情:迪拜将建成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北京将建成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芭比和阿斯特里克斯将庆祝他们的50岁生日。”
2008年1月,《经济学家》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未来学的未来”:“我们所知的三四十年前的未来学已经死掉了,那时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如日中天,是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之后最流行的著作。现在未来学已经从商业和学术界消失了,未来学家更喜欢称自己为未来派艺术家,他们不再声称自己能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他们讲述关于可能会发生什么的故事。
“六七十年代未来学的繁荣是因为,当时没有重大的技术和社会变化,由于冷战,地缘政治基本稳定,未来学家可以推断那些最明显的可能性。今天那些决定性因素大多数人都搞不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气候变化、电脑的力量。当大众对未来普遍感到困惑时,未来学家没有可以加以挪用或驳斥的普遍观念。”
这篇文章还告诫说,现在从事未来学应该只做短期预测,并要坦言自己不知道,未来很不确定。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趋势》则延续预测15年以上的未来的做法。
( 《2009年的世界》 )
美国有16个情报机构,国家情报委员会位居这些情报机构之首,其普通成果都是机密的。从1997年开始,该机构每4年公开发布一次全球趋势报告,预测15年乃至20年之后的情况,既讨论大趋势,也讨论可能的突发事件。发布时间为大选结束之后、新总统宣誓就职之前,目的是使新任美国总统的“视野超出其日常工作”。因为领导能力很重要,没有不可改变的趋势,及时、准确地干预能够降低超负面结果发展的可能性。“上个世纪的教训说明,领袖和他们的思想非常重要。讲述上世纪的历史不能不说到列宁、斯大林、希特勒、毛泽东发挥的作用和他们的思想。丘吉尔、罗斯福和杜鲁门的影响说明,即使在制度非常强大、个人权力的操纵空间受到更多限制的社会,领袖仍非常关键。”
“2025年趋势报告”跟上一份“2020年趋势报告”最显著的差别在于,新报告断定一个多极化的未来,国际秩序将发生巨大变化。最新的报告认为,美国将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但美国只是全球性角色中的一个。“2020年报告”认为,美国仍将独霸全球,预计主要大国已经放弃了制衡美国的想法。再者,“2020年报告”认为能源供应能够满足全球的需要,虽然报告中提到全球能源消费将上升,但强调石油的主导地位。“2025报告”则认为世界在朝清洁燃料转变。
报告中说,在今后20年中,很少有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能比中国大。亚洲的经济强国——中国和印度正在重新回到它们两个世纪前的位置,那时中国创造出30%、印度创造出15%的世界财富。这两个国家的GDP到2025年可能将超过除美国和日本之外的所有国家,但它们的人均GDP仍将落后多年。
到2025年,一个简单的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将不复存在,非政府组织会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将更加分散,新选手带来新的规则,传统的西方联盟可能会变弱。更多国家可能会受到中国的发展模式的吸引,而不是效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类似“冷战”的意识形态冲突不会扎根于一个大部分国家集中精力应对全球化和全球权力转移的世界。恐怖主义不会消失,但如果经济继续增长,中东地区年轻人的失业情况将得到缓解,恐怖主义的吸引力会减弱。不会出现新的商业上可行的新能源技术,但将能够通过药物、移植、虚拟学习环境和穿在身上的装置提高人类的视觉、听觉甚至记忆等认知能力,那些因为文化上的原因不喜欢人为改造人的身体的国家将处于劣势。
报告认为,多极世界比单极或两极世界更不稳定,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历史告诉我们,快速的变化会带来很多危险。多极化能够弥补老化的‘二战’后体系的不足,但也有可能加剧现有体系的破裂,阻碍国际合作。现有机构的合法性和效率有限,难以采取有效行动”,所以将出现一个“没有多边合作的多极世界”。
谁敢预测未来?
虽然该报告描述的是2025年的全球趋势,但报告说:“整个研究与其说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测,不如说是对决定时局的因素的描述。”撰写报告的人很清楚做长期预测的历史教训:在20世纪,预测未来20年的专家们大多没有预测到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他们的预测很大程度上是直线性的,没有考虑到会造成断裂的那些可能性。
尽管报告撰写人非常小心,BBC仍然认为,这类报告的准确性让人生疑。“1980年,里根跟卡特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他说美国将被苏联和日本超越。那时,日本扮演着现在的中国的角色,将以其经济实力接管世界。结果是美国再次证明了自己。部分是因为比尔·盖茨效应,一个新的产业缓和了旧产业之死带来的影响,微软统治了世界。日本则进入了长期的相对停滞阶段。至于苏联,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里根预言的失败让我们对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长期报告有点踌躇。没人预测到了上述事件,预测到的人也没人理睬他们。没有预测对的人后来又出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没预测到的事件。
“回头看一下1997年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就可以看出预测的问题。那份报告预测的是2010年,最为接近我们现在的时间,报告说俄罗斯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的损害很难恢复,而普京已经恢复了中央政府的控制。1997年的报告还对俄罗斯的民主非常乐观。所以在阅读这份报告时必须非常警惕,它们经常受到当前形势的影响,简单地由此来预测未来。比如这份报告显然写于当前的金融危机之前,认为经济增长会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报告中还说了一些非常明显的东西,比如它告诉我们,如果油价上涨,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将会很好过,如果油价下跌,他们就会不好过。对极了。”
国家情报委员会自称“趋势报告越来越有趣,影响越来越大。上一份报告被翻译成中文、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政府办公室里辩论它,大学课堂上讨论它,国际会议使用它,专家们仔细阅读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最新报告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它虚构了4个场景,强调全球性转变会带来的挑战。在“一个没有西方的世界”中,报告预计新的力量将取代西方,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领袖,报告虚构了2015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写给北约秘书长的一封信。
为了说明忽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报告虚构了美国总统2020年10月1日的日记:“一些场景就像‘二战’的新闻短片,只是这次不是发生在欧洲而是在曼哈顿。洪水来临时,美国飞机和轮船载着上万人逃离的景象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为什么飓风季节跟联合国大会重合?全世界一半的国家领导人在这里见证了这一场景,还要特地把他们转移至安全的地方。我想问题出在我们以为这些不会这么快就发生……我们将幸免于难,但华尔街受到了打击,我认为纽约证交所无法重建,像‘9·11’之后那样立刻开始营业。它会不会还叫纽约证交所也说不定,可能会变成花园州(新泽西)证交所。这对纽约人的自豪感岂非一大打击?”
报告认为,对重要资源的争夺是大国之间冲突的一个根源。报告虚构了2021年2月1日时任巴西外长写给前巴西总统的一封信:“我曾经听说,高盛是后来才把巴西添进现在很著名的‘金砖四国’的。传言说他们需要第四个国家,最好是南半球的,因为其他三个都在北半球,而且‘巴西’一词的首字母是B(这样首字母缩写才能组成‘砖头’一词)。无论如何,巴西过去半年展示了自己的地位,在外交上的表现使美国在当前局势下也无法同日而语。现在油价超过了每桶300美元,股市到处都在下跌。我们是唯一受到各方信任的国家。我对美国、印度和中国说,下一轮谈判应该在里约举行,我希望更随和的气氛会有奇效,里约狂欢节就要到了……”
为了说明民族国家不再负责确定国际性议题,报告中虚构了一篇2024年9月14日《金融时报》的文章,“政治并非总是地方性的”,文章说:“我们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政府不再为王。记者以前老是说维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n)时代的终结,其实从未当真(1648年30年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采访非政府组织比报道政府部长更加困难,部长有他们的花岗石地基和带立柱的门廊。现在我们必须认可这些松散的组织的新力量。跟政府不同,它们真的做了些事,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联合国大会拨给了非政府组织20个席位,它们内部每年互相竞争席位,跟国家拥有同样的投票权。国际政治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2025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