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和IPO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董璐)

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和IPO0( 熊晓鸽:目前对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是个好机会 )

在新经济领域目前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美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将旗下投资公司的创始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好日子结束了”。无论此事是否确凿,风险投资商捂紧口袋、创业者勒紧腰带,这已经是目前以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新经济模式的现实写照。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得风险投资商的退出机制消失,没有了资本市场和IPO,以风险投资带动新技术的模式该如何玩下去?

风险投资研究机构道-琼斯Venture Source曾发表报告称,中国正成为吸引风险投资的新大陆。今年上半年风险投资公司向中国的公司投资了21.5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1.6亿美元风险投资总额,同比增长85%。大规模的交易多是针对互联网公司的后期融资,这其中“千橡互动”融资4.3亿美元、土豆网融资5700万美元、51.com融资5100万美元。包括在6月30日获得4000万美元增资扩股的优酷网,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有在近年上市的计划。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等投资人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对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是个好机会。但北京清科创投10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7家中外创投新募集了20支基金,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资金额仅为4.92亿美元;上季度设立的新风投基金高达40家,募集资金亦高达30.2亿美元。同时,第三季度投入资金仅约7.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2%,使5年来首次同比下降。此外,第三季度中国创投市场仅发生19笔退出交易,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笔,比上季度减少了17笔。金融环境的恶化令风险投资商的信心以及中国企业家的期望值急剧下降。

融资额最高的千橡互动在4月以35%股权代价获得软银、日本投资机构SBI和Joho资本的4.3亿美元后,欲以公开发行上市的方式,再度融资5.5亿美元,又或者其互联网社区“校内网”将被软银剥离后单独上市,而上市最有可能的目的地是纽约。如果不是因为华尔街金融风暴,这一计划在明年4月前将见分晓。但自8月以来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美国资本市场已经连续10周没有IPO,这创造了汤姆森·路透自1980年跟踪统计以来,美国IPO最长“真空期”的纪录。华尔街资本市场的溃败使得这些准备IPO的公司裹足不前。

“资本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上市会变得艰难,但最终还是会有资本市场和上市企业。公司现在应该根据市场状况和其自身情况,更改其上市计划。我们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一个企业推迟几年后上市,对我们没有影响,也许那时候带给我们的回报更大,而且即使他们上市了我们也不一定急于退出。”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沈南鹏表示。10月22日沈南鹏接受本刊采访时,刚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投资的内地商场营运商人和商业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仪式归来。“人和商业”今年4月通过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聆听,当初计划募资117亿至156亿港元,但随着资本市场形势急转直下,8月人和商业调整募资金额到78亿港元,而后再次调整募资金额。10月21日人和商业宣布公开招股结果,发行价定在1.13港元,募资33.9亿港元。沈南鹏称:“这可能是过去两个月以来,全球唯一超过1亿美元融资的股票发行,算得上逆势中的一个奇迹,但也说明如果企业有被证明的很强的商业模型及盈利记录,依然可以上市。”

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和IPO1( 季琦:危机越深,活下来的就越强 )

在沈南鹏看来,红杉资本的投资不会受现在的市场影响:“我们有自己的投资标准和节奏,没有因为去年市场的炽热而加快,也不会因为现在市场的低迷而减少,这取决于企业是否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哪怕在我们完成投资的那一天,恒生指数跌了1000点或者道-琼斯指数跌了500点,对我们来说没实质区别。关键是5年、7年以后,这个企业能否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行业龙头。”沈南鹏的标准很清楚:盈利水平,可以做到并保持行业第一。“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提高我们的投资标准,一直在谨慎地寻找最好的企业。有些商业模型存在疑问的企业,虽然看起来赚钱,但一旦遇到大的风吹草动,业务会出现巨大的下滑,在今天这样的市场上投资者肯定不会有兴趣。”沈南鹏很冷静地说。

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型一直都备受质疑,2005年以来的博客、视频、社交网站(SNS)热潮一浪接一浪,概念、融资、扩张、再融资……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到达了上坡的顶峰。资本市场此时出了问题,IPO的通道不再一马平川,会不会在下坡的过程中一泻千里,就如同2001年的科技股破灭一样呢?根据道-琼斯Venture Source公布的数据,今年风投资本资助的公司在收购、合并和上市的步伐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第三季度,风投资助的公司只从IPO和并购中筹集到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该季度只有一家风投资助的公司成功上市,去年同期为11家;风投资助的公司该季度只出现66起并购,去年同期为116起。今年以来,只有7家风投资助公司上市,而去年前三个季度有48家。现在IPO数量甚至达不到网络泡沫破灭时期——在2001年的前三个季度还有13家受风投资助的公司成功上市,2002年这个数字是14家。

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和IPO2( 2005年以来,博客、视频、社交网的热潮一浪接一浪 )

“这次的情况和2001年科技股破灭不同,当时互联网行业里的投入已经远远超过其所能承载的能力,而现在只是资本市场对所谓的需要得到资本的企业支持没有了。如果互联网行业没有和出口、高端消费或者是房地产挂钩的话,互联网的投资和需求的环境还是有的。但对于商业模型待考验的新经济企业来说,如果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证明商业模型,或者商业模型本身需要比较多的后续资本投入,在融资上就会受到影响。”沈南鹏说。在现今的资本形势下,有些企业注定是拿不到后续融资的。由于风险投资临时紧急撤资,近日一个名为“九九中国”的音乐网站已经关闭。这家网站运营不到一年,今年1月刚刚上线,由一位美籍华人投资3000万元创立。该网站被网民称为由于风险投资困局而倒闭的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随着融资得来的资金耗尽,又得不到再度的资本支持,像九九中国这样的倒闭网站将有一大批。这时候,谁储藏好了冬天的白菜,谁就能熬过去——“要么在此之前准备好资金,要么等着死掉”是目前企业家的主要心态。

汉庭酒店集团董事长季琦对此颇有体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现金最值钱。怎么用好这些钱是最关键的。”现在汉庭的投资人只会问他一个问题:现金流好不好?季琦是沈南鹏创建携程网和如家连锁快捷酒店时的老搭档。携程网躲过了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破灭,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旅游度假网站,并于2003年下半年登陆纳斯达克。2000年的时候,沈南鹏、季琦他们创业团队特别着急,因为下半年资金就开始吃紧,融资已经很艰难。运气的是,他们在寒流到来之前拿到了第二轮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躲过了危机。但现在的季琦不着急,用他的话说是:“巴菲特说当资本潮水退去时,才能看得出来谁没有穿泳裤。我现在兜里有钱了,心里踏实,没有必要和年轻小伙子一样去大街上裸奔,高调再去拿钱。”季琦看了很多的国际企业发展历史,他总结出过往企业发展失败的普遍原因,就是自身发展速度和经济周期背离。经济型酒店虽然在3~4年内能收回成本,但是这是一个以规模取胜的行业,在发展中需要连续的资本支持。

去年下半年,有大牌投行想要给汉庭做债权融资。“做债就和裸奔差不多,签了协议公司就得上市,如果在两年内上不了市,大部分股份就要抵给债权人。”季琦回忆道。那时候很多人都劝我,让我赶紧拿钱,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再不拿就没机会了。假设一家连锁酒店每年新店数量控制在50家,按每家店600万至800万元的成本算来,至少需要3亿元资金。“但和互联网产业不同,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信心来自于投资人给不给钱,因为培育市场的时间相当长。而汉庭这个传统行业,虽然需要资本,但从第一天开始就可挣到钱,信心一半来自于投资,一半来自于经营。发展速度如果放缓,只不过是自我调整的一个阶段,但如果发展过快就会付出代价。”季琦认为,酒店行业的唯一危机是行业的节奏和整个宏观经济节奏发生碰撞。季琦没有赌上一把。“如果当时签订了这个协议,我们现在就得裸奔了。”他说,“但是现在我们有此前两轮融资共1.4亿美元融资,酒店每年能产生数亿的现金流,还有银行的长期贷款额度,我有底。”

有一点沈南鹏和季琦都没有否认,那就是投资者会更加谨慎,企业家靠讲故事是肯定融不到钱的。季琦解释道:“打个比方,现在携程网上市了,有人做了个集团和携程比,它现在只有携程规模的1/10,那携程要是市值15亿美元,他就值1.5亿美元。再加上很多的投行和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跟在后面要投资,它就会膨胀,有好几千万美元等着进来,那赶紧拿钱,等做到一定规模就能上市,和携程一样了。携程市值15亿美元,我拿个7亿、8亿都没问题啊。这就是一个故事,经过宣传放大之后跟真的一样。其实没有人能知道未来,包括华尔街。如果有人想要告诉你未来什么样,绝对是不对的。”沈南鹏也认为,此刻企业家应该节流,同时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型,以更好的杠杆将资本回报率做得更高。

如果将资本这个输血管作为自己的生命之树,季琦的观点是:“这些企业终将被淘汰。”他这样分析:“依赖资本的企业生命很脆弱,资本市场出了问题就没法维持,所以这个输血管拔了它就死了,存活下来的才是最优秀的。而如果本身有足够的造血机制,经过危机后生命力反而会更强,危机越深,活下来就越强,因为牺牲的人都成了一层养料。这个说法很残忍,但是事实。而同时投资人给一个行业的预期是一定的,投资额度也是有限的,只有一家独大,他肯定会全部投资进去。”季琦不认为资本市场萧条是好事,但此时未尝不是拷问企业、挤行业泡沫的一个时机呢。■

资本肃整期的 视频网站求生

视频网站要想在未来18个月的资本寒冬中良性运转,必须摸索出可靠的盈利之路。

“每个月,光网络带宽和服务器托管,最少也得耗费超过300万元的资金,这几乎是在国内做视频网站的底线了。谁能坚持?即便坚持扛过来了,谁又能保证自己在互联网视频界的市场份额呢?”27岁的胡牧如此说。几天前他刚刚从一家视频网站离职了,尽管他所在的视频网站手中还握有800万美元的现金,并且公司高层许诺不裁员,可胡牧很清楚,继续耗着就是混工资,没什么前途,于是他选择了辞职,跳槽到网络游戏圈了。

面对融资环境的恶化以及上市空间的遥不可及,国内大大小小数十家视频网站都很急切。包括土豆网CEO王微、优酷网掌门人古永锵和酷6网老板李善友,甚至包括主导P2P视频的风行在线CEO罗江春,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环境恶化的担心。让更多视频网站担心的是资金,网络视频行业的烧钱速度,绝对不逊色于1999年时的各色网站。尤其是那些翻版YouTube的分享模式,网络带宽消耗资金是很惊人的,相比之下,那些主导P2P模式的高清视频点播压力要小得多,至少他们的带宽成本仅仅是优酷和土豆网的1/10。而大多数2006年以前创立的视频网站,都已经进入到了第三轮融资阶段,盘子都超过了5000万美元的级别,尽管还没有出现类似当年三大门户的分流状况,但是一大批视频网站将被淘汰是肯定的。更关键是同质化问题,太多视频网站的内容和模式都是一样,如果从纯内容资源角度将两家视频网站合并,商业上几乎毫无问题。

如何摆脱金融环境给视频网站带来的阴霾,如何打破目前国内视频网站恶性竞争的格局,为此我们专访了优酷网CEO古永锵,他在2001年搜狐网最低潮的时候被委任为首席运营官,曾经亲历了第一次互联网寒冬。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金融环境比2001年还坏,尤其是对于资本推动型的互联网公司。毕竟你当年是搜狐的管理者,而你现在经营的优酷还没有上市,是否财务前景比当年搜狐更不明朗?

古永锵:当年搜狐和另外几个所谓门户网站运气还是好的,赶上了当时纳斯达克的最后一班车。搜狐是2000年7月12日上市的,太悬了,再晚两星期,搜狐的命运就要改写。可当时上市后股价一路跌,搜狐股票最低跌到了0.6美元,市值比现金还少,大家还在算我们什么时候会烧完钱。那时候跟现在很接近,资本市场不认可你,可你自己很清楚互联网的营收前途,我们坚持到2002年第二季度就达到了盈亏平衡。客观看当年,如果当时没有第一代互联网资本冬天的话,可能竞争环境对于剩下来的3家公司更混杂。现在资本市场一肃整,反倒让整个市场特别干净,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始见金。投资界有句名言,“Flight to Quality”,意思是说,股市动荡的情况下,人们会更追逐和趋近高质量。从现在视频网站的情况看,营收增长趋势很明显,尤其是金融环境不佳、大广告主都考虑缩减预算的时候,网络视频更能凸显出自己的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是否可以说以资本作为推动力的互联网创新停滞了?

古永锵:硅谷的风险投资客们鼻子很灵的,他们很早就警惕上了,并且风险投资圈的朋友给了消息,所以我们在今年7月份增资扩股了4000万美元。当时我们资金储备还不少,有很多人觉得我们有现金还增资扩股,太不正常,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很幸运的,至少这个决策可以让优酷领先竞争对手很大距离。从宏观看资本界的问题肯定会影响互联网创新,但也能激发一些具有生命力的突破。互联网文明的进步需要一步一步来,长久看肯定还是得发展的,毕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信息化。

三联生活周刊:一直有议论,认为目前主导网络视频的优酷和土豆网应该合并,您如何看?

古永锵:从规模和持有资金数量上看,也就是优酷和土豆网具备最雄厚的实力了,两家最大的视频网站进行合并不是不可能,至少我是抱着开放的态度的,很多事情还要看投资方的意愿。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生存,视频网站要想在未来18个月的资本寒冬中良性运转,必须摸索出可靠的盈利之路。■ 古永锵投资资本沈南鹏投资季琦红杉资本资本市场融资公司风投IPO风险投资基金ipo互联网公司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