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女性的改变与重新认识身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黄燕)

“谈论女性的生理期会令你感到不自在吗?”面对性学家比华利·薇彭博士(Beverly Whipple PhD)的问题,一些人不自觉地将目光移开,另一些人则假装没听清。对薇彭博士来说,这并不比20年前她用临床试验证实G点存在时面对的情况更好,“女性一生中至少有30年离不开生理期用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女性并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也不清楚如何在生理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从1921年金佰利公司发明第一片可抛弃式卫生巾Kotex开始,到1933年内置式卫生棉条Tampon问世,反复使用的棉布和纸制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除了给卫生巾加上自粘式背胶,女性生理用品市场上再没有更多值得一提的进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让卫生巾看起来更白,一些制造商使用氯漂白导致产品中遗留二恶英(Doxin),这是一种高毒性的致癌物,不仅会引起阴道发炎还有可能导致不育。对由棉和人造纤维制成的卫生棉条来说,使用者可能会因此罹患中毒性休克(TSS),如果她们选择了吸收力过大的棉条,阴道内壁就会受到细菌感染。即使没有这些问题,女性在生理期内也经常处于焦虑和烦躁中,她们无法做运动特别是游泳,被迫远离长途旅行,睡眠质量下降,还有可能和伴侣关系疏远。

或许还有人记得,当年卫生棉条进入中国时就采用了女性跃入游泳池的广告,实际上满足女性的运动需求一直是制造商的最大卖点。现在,将月经罩杯概念引入中国的Instead公司同样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吸引“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中国消费者”。1998年美国Instead公司开发出了名为InsteadTM SoftcupTM的月经罩杯,外表看起来它很像一只有弹性的透明小碗,由无刺激、无吸收的低敏度聚乙烯制成且不含乳胶成分,这种材质在专业医疗领域已经使用了20年,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检测对人体安全无害。根据比华利·薇彭博士的介绍,月经罩杯的使用方法和内置式卫生棉条类似,当它经过阴道到达子宫颈时,环状边缘会自然张开卡在宫颈口,“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滑落到其他地方,因为它根本无处可去。此外罩杯的薄壁贮液槽只是储存和收集经血,而不像卫生棉条那样吸收液体,不容易产生异味”。制造商建议的最长使用时间是12小时,它允许女性在生理期内自由进行各种运动,包括性生活在内。

Instead公司在亚洲的合作伙伴弘上集团计划从2008年11月开始在中国销售这款月经罩杯,他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本土化的中文名字——“小姨妈”。弘上集团主席苏利文告诉记者,过去10年内“小姨妈”只在美国市场销售,而中国是开拓亚洲市场的第一站,“我们已经和屈臣氏等连锁渠道合作,希望两年内产品在中国的占有率达到5%”。这个数字甚至高于美国市场3%的占有率,尽管已经销售10年、销量达到1亿片,大多数女性仍然选择卫生巾或卫生棉条,这其中部分原因是价格。“在中国,一包5个装的‘小姨妈’售价10元,定位在中高端。”苏利文告诉记者,“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医药公司,Instead的营销重点并不是月经罩杯而是女性清洁药剂,我们在美国的销售主要依靠口碑传播,不过从2009年开始公司会在亚洲和欧洲市场全面推广‘小姨妈’。”苏利文承认,在中国他们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依然来自女性消费者的保守心态,内置式产品遭遇的怀疑一直大于传统卫生巾,卫生棉条进入中国多年后市场占有率仍远低于卫生巾。

其实内置式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防止二次污染,使用者必须保持双手和产品清洁,以及正确的放置手法,“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放好之后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学习如何放置的过程也是引导女性认识自己身体的最佳机会,许多人担心月经罩杯会弄破处女膜,这个问题恰恰暴露出他们缺乏常识,“实际上处女膜是一层环绕阴道口的有孔薄膜,经血正是从这个孔中排出,卫生棉条、月经罩杯或是其他内置于阴道的卫生用品都不会破坏处女膜”。有调查显示,75%的女性对现有的生理卫生用品不满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尝试新产品。“或许月经罩杯也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但它的确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比华利·薇彭博士说。■ 女性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