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选情看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 10月18日,奥巴马在密苏里州造势,吸引了10万名支持者参加
)
本周对奥巴马来说是完美的一周:在民意测验中领先,募款金额创下新纪录,并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支持。
10月15日晚,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最后一场辩论在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举行。辩论后的民意测验表明,奥巴马以悬殊比分博得了听众的赞许。
两位候选人在辩论中都阐述了自己的经济计划。麦凯恩说,他将通过避免浪费开支等措施平衡联邦预算。麦凯恩批评奥巴马企图通过向高收入者征税的方式消除贫富差距。奥巴马反驳说,没有人喜欢税收,但是经济中的投资是必要的。奥巴马表示,他一旦当选后的税收改革,将对95%的美国人有利,只是会多征收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裕美国人的税。
辩论中奥巴马一直试图将麦凯恩与布什联系起来,指责麦凯恩在核心的经济等问题上和布什政策一样。在双方就平衡政府财政预算进行说明时,麦凯恩终于抓住机会第一次明确宣布与布什撇清关系:“我不是布什,如果你要和布什竞选,那应该是4年前。”
麦凯恩历数自己和布什及共和党领袖在多个问题上的不同政见,强调自己是个改革者,会带领美国人民朝新方向前进,反指奥巴马在参议院多个议案上都投票支持布什。这是麦凯恩此次辩论中最成功的一点。
此外,麦凯恩还质问奥巴马的人格,攻击其税收、堕胎法案等竞选立场,希望能激怒奥巴马,但奥巴马在整个辩论中始终表现冷静。
麦凯恩在辩论中再次提及奥巴马与上世纪60年代激进组织成员比尔·艾尔斯交情不浅。奥巴马则称:“艾尔斯从事激进活动时,我才8岁。”
10月15日晚,麦当娜在波士顿举行演唱会。她唱到当晚最后一首歌时向人群高喊:“来吧,为奥巴马投票!”
10月17日,奥巴马赢得多家报纸支持。《洛杉矶时报》当天发表文章,宣布支持奥巴马。文章把奥巴马描述成“在压力面前冷静、优雅的领导者”,“坚定而成熟”。
《华盛顿邮报》认为,奥巴马发挥出色,经过预选阶段磨练后成熟、自信,胜利在望。相比之下,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失误频频,包括选择了一名没有做好准备的搭档萨拉·佩林。纽约发行量最大的西班牙文报纸《日报》也表明立场,赞扬奥巴马的移民政策,认为他可以改变美国未来。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写道:“观看麦凯恩讨论当前的经济危机,就看到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他背诵的那些旧口号——减税、限制政府、减少开支——大体上跟今天的问题无关。某种程度上,麦凯恩智力上的疲惫反映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发起的意识形态革命的枯竭。美国需要准备接受新事实和新观念的新思维。”
Slate杂志专栏作家希钦斯认为候选人的性格很重要:“候选人也许会改变他在医疗或波斯尼亚问题上的立场,但他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如果事实刚好如此的话——他是一个说谎者,或一个傻瓜。”
路透社、政府卫星有线电视台和佐格比国际民意调查所17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支持率49%,麦凯恩44%。
奥巴马的竞选团队10月19日公布,奥巴马9月筹集竞选资金超过1.5亿美元,突破了他8月刚缔造的6600万美元的单月募款纪录。奥巴马的竞选经理普洛非说:“给我们提供捐款最多的两个群体是退休人员与学生,这显示奥巴马要求改革的呼声已经跨越世代。”
共和党人、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10月19日宣布,他将在把选票投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鲍威尔当天在全国广播公司的“与媒体见面”节目中说,他认为奥巴马具有当总统的风度和实力,沉稳明智、年富力强,而且将是一名变革型领袖。他还说,民主党具有“激励人民的能力”,奥巴马获胜不仅将给美国,也将给全世界带来活力。这位四星上将的支持将打消人们对奥巴马缺少军事经验、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会比较软弱的担心。
麦凯恩则表示,鲍威尔的态度并不让人吃惊。麦凯恩还指出,另外四任前任国务卿以及200名退役的美军将领都是自己的支持者。■(薛巍) 奥巴马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