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选首场电视辩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 9月26日,奥巴马(左)与麦凯恩展开首场辩论 )
因为人气决定一切,所以首场辩论,双方阵营都宣称自己赢得了胜利。
9月26日的辩论一开始,话题就聚焦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上。奥巴马第一句就说:“10天前,约翰说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强劲。”主持人莱勒说:“直接跟你的辩论对手说话。”奥巴马的话逗笑了听众:“约翰,你10天前说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强劲。”72岁的麦凯恩开玩笑问莱勒,是不是觉得他年龄大了,可能会有点耳背了,“我经历过很多事情了。你是不是担心我听不清他说什么?”
奥巴马和麦凯恩都认为,美国经济面临重大危机。奥巴马说,美国正在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他说,救市计划必须要有监督,帮助陷入困境的房屋拥有者,以及帮助纳税人拿回他们的钱。他说,这场危机是对共和党布什总统“失败政策”的最终审判,并指责麦凯恩是布什的支持者。
麦凯恩则形容这场混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财政危机。他强调,这是两党第一次合作寻求解决之道,他对通过救市法案有信心,表示这是终结这场危机的开始。他批评政府的开支时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花了30亿美元研究蒙大拿的熊的DNA。我不知道那是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还是做亲子鉴定。”
随后辩论焦点转向外交及安全,两位候选人在伊拉克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较量。奥巴马认为,伊拉克最大的教训是发动战争,他如果当选总统会慎重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奥巴马指责麦凯恩2002年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是缺乏判断力的表现。麦凯恩坚称美国应该向伊拉克增派兵力,美军“正在赢得伊拉克战争……将带着胜利和荣耀回家”。他认为对下任总统来说,现在不是检讨战争原因的时候,而是考虑如何及何时离开伊拉克的问题,并嘲笑奥巴马混淆了战略和战术。
奥巴马反击说:“约翰,你似乎假装这场战争是开始于2007年的增兵,而事实上它在2003年就开始了。你说我们知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何处,你错了;你说我们作为解放者将会受到欢迎,你也错了;你说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历史上没有暴力冲突,你又错了。”
在伊朗问题上,奥巴马此前表示愿意在不设前提的条件下和伊朗总统内贾德见面讨论核问题,麦凯恩则认为要会谈伊朗必须首先满足美国提出的条件,他指责奥巴马的想法“不仅天真而且非常危险”。奥巴马则辩解,不设前提不意味着不做充分的准备,而且麦凯恩的顾问、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说过应该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和伊朗直接对话。而麦凯恩说奥巴马错误地理解了基辛格在这个问题上的说法,这样的对话只能是外长级的。双方纠缠不清,美国媒体稍后证实说,奥巴马是对的,基辛格确实说过应该不设前提与伊朗会谈。不过,麦凯恩也是对的,基辛格确实没有说过不设前提的会谈应该在两国总统之间进行。
此外,双方还就阿富汗驻军、美俄关系及美国再度面临“9·11”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进行了辩论。辩论结束后,双方竞选阵营都宣称自己赢得了胜利。
奥巴马说麦凯恩在90%的时间里支持布什的政策主张,他的当选将成为“布什的第3个任期”。对此,麦凯恩强调自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参议员,表示对现政府政策并不完全苟同,如自己反对虐俘与酷刑,主张关闭关塔那摩监狱,最早批评五角大楼将伊拉克战争进程弄糟等等,竭力拉开同布什总统的距离。
双方都知道,很多观众对辩论结果的判断依据的不是候选人在辩论中的表现,而是他们第二天在报纸上和电视里看到的评论。所以辩论结束后双方都赶制了给政治评论人士看的竞选广告。9月27日,麦凯恩说:“我很失望媒体说辩论结果是打平,但我想这意味着,他们说打平了的意思就是我们赢了。”奥巴马说:“麦凯恩甚至没有说到中产阶级这个词,也没说工薪阶层这个词。”
《华盛顿邮报》认为,尽管奥巴马在首场辩论中的表现略胜一筹,但两人在各自强项上都基本属于正常发挥。接下来,他和麦凯恩还要于10月7日和15日进行两场辩论,他们的副手也将于10月2日举行一场辩论。■(薛巍) 伊拉克战争大选辩论奥巴马大选麦凯恩电视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