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居所,在亲情里度假

作者:马戎戎

(文 / 马戎戎 实习记者:李东然)

1·5居所,在亲情里度假0( 位于河北香河的大运河孔雀城 )

比起在中产阶级中流行的“第二居所”的概念,加拿大大地国际建筑师事务所的王男认为自己设计的大运河孔雀城更应该被称呼为“1·5居所”。

“现在流行的所谓的度假居所,往往空置。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孩子,周五晚上到,到了就开始打扫卫生;周六接着打扫卫生,给院子里除草;周日下午就又应该回城了,比不度假还累。”王男说。常见的解决办法是请保姆,但这种方式对房子的利用率也不高。王男说,他见过许多所谓“事业有成”的客户跟他抱怨:辛苦半生,还不如自己家保姆过得好,保姆在他家大房子里每天跳两场舞,和社区里的其他工人朋友每周开派对,自己却天天累得像条狗一样。

“如果买房子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买房子又是为了什么呢?”王男说。许多人会把在郊区拥有一幢别墅当做是身份的标志,但说到底,房子还是用来住的。

孔雀城的位置在河北香河。这块地区过去以“香河家具城”知名,但从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之后,这里就成为房地产商新关注的区域。京津高铁正式通车后,香河到北京南站仅需15分钟,所以上海、北京、广东的多家房企现在纷纷进入这块地区。

孔雀城的房型是一层两户的双拼别墅,目前总价是100多万元,目标是正在“事业上升期”的中高级白领。这个价格对许多人来说有一定的诱惑力,拿王男的话来说:“你是拿这笔钱在城里买一个朝向、采光都不能保证的小公寓呢,还是在这里买一个大房子?”王男甚至举例说:“你看,我住在城里,从北二环到CBD,遇到堵车也要花40分钟。而你住在这里,开车到国贸,也不过40分钟,但却有了阳光、绿地和生活品质。”

1·5居所,在亲情里度假1( 位于北京的西山林语 )

当然,住在北二环的王男不可能住在香河,因为他也处于“事业上升期”,要开会,要交际。事实上,孔雀城的房子也许更适合那些把父母接来同住的青年人。孔雀城的房型很实用,属于“4房半”的房型,父母房间、主人房间、儿童房间、客厅都包括在内。这也正是孔雀城主打的“亲情牌”。看孔雀城的楼书,很容易被那图片勾画起对家庭的向往:白发苍苍的父母骑着脚踏车,小孩子和他们在草地上玩耍。这正是“1·5居所”概念的核心所在:你也许不在这里住,但你的父母和小孩子可以在这里住。周末的时候,回到家,除了阳光和草地,还有亲情。

事实上,看孔雀城的楼盘,很容易让人想起一部热门美剧《绝望的主妇》。孔雀城要打造的,正是像紫藤街一样的郊区小镇。而美式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才是隐藏在那些精美房子背后的真正诱惑。

1·5居所,在亲情里度假2( 位于北京顺义的香醍别苑 )

王男自己是做过“美国梦”的人。不论从哪方面看,《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佟振保的经历完全可以套在他身上:正途出身,清华大学毕业,通过考GRE到了美国,半工半读拿下学位;在美国工作后,又回到北京这个新兴的世界大都会,一手一脚靠自己的力量拿到高薪和公寓。他是无数母亲梦寐以求的好女婿,主流社会欢迎的精英层。

王男自己曾经在洛杉矶住过,那时他每天开车从城里到“Town”里。在洛杉矶,大家都这么过日子:早上开车40分钟到城里工作,下班开车40分钟回“Town”里睡觉;拿到薪水把一周的账单付清了,周末没事就在自己院子里种种花种种草。王男自己喜欢在院子里种竹子,唯一让他觉得不太舒服的就是隔壁院墙太矮,总能看到身材不优美的白种女人在院子里晒日光浴。考虑到中国人还是比较保守的,孔雀城的院墙就没有那么矮。

这幅中产阶级生活图里,唯一有缺憾的,就是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时刻保持有分寸微笑、烧得一手好菜、把草坪打理得整整齐齐的太太。当然,如果年纪到了,院子里再蹦跳一个玩耍的孩子,那是最好。

孔雀城里的房子,有两个厨房,一个中式,一个西式。王男解释说,这正是充分照顾到了业主的需要。他说他看一些国内描述中产生活的电视剧,会注意到经常出现如下图景:妻子微笑着把早餐从厨房端在桌子上——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王男就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喊“No!”

“No!”不是这样的。在美国电影里,中产阶级的夫妻们都是在厨房里吃早餐的。所以,两个厨房,中式和西式生活相融合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吧。

厨房是和院子打通的,这样太太就可以一边做饭,一边方便地看到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不会发生只顾着做饭,忘了看孩子的事情了。

房子里有家人,才是一个家。王男说。

不管中国目前到底有多少中产阶级,中国今后必定会出现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层,或者,至少有许多现在还不是中产阶级的年轻人,都已经看到了那个不远的今后。因此孔雀城在30岁到40岁的青年人里,卖得不错。

“过去,人人都有一个‘美国梦’,而现在,大家都有一个‘中国梦’。”王男说。其实在国内,有多少人买房子,买的都是心里的一个梦。

做着这个梦的,不但有男人,也有女人。重庆的龙湖地产在北京一气推出了多套项目,从远郊别墅到平层55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城内豪宅。龙湖地产在发源地重庆的多个项目:香樟林、蓝湖郡,卖点都是环境。这家公司重视小区的绿化和植被,在北京的项目,大多以“花香”为卖点:花盛香醍、香醍别苑、漫坡香醍……务必勾起购房人漫步鸟语花香的欲望。最有代表性的宣传口号,是他们一处叫做“艳澜山”别墅打出的“一入艳澜不见墅”。楼书上写得更是有声有色:“整饬的雪松,盛放的西府海棠,四列排开的银杏树阵,典雅浪漫的蔷薇爬藤,错落有致的五重景观,蜿蜒曲折的花涧小径……”总之,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植物,都一一陈列。

龙湖公司的人介绍说,龙湖营造生态景观园林的秘诀在于“移植”。以“艳澜山”为例,为了这个项目,自2003年起,龙湖的景观工程师就在与北京生态环境类似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遍访林区;龙湖地产里有时会包括一些南方树种,这些树种在移植到北京之前,都经过了从两年以上的原生地到长江以北再到艳澜山的“三级跳”式的驯化。

龙湖地产在北京有一个项目叫做香醍别苑,地点在顺义潮白河畔的成熟别墅区,房型里却有90平方米的房型。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房型推出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国家出台了70~90平方米的房产政策,但却误打误撞地成就了一类“花园洋房”产品。

由于总面积小,口号就提得非常诱惑:“首付20万元入住别墅区”,“家可以只有70平方米,但门前的森林一定要有3660公顷”,“苑别墅所苑,享别墅所享”。

不能说这口号是在骗人,所有去看房的人都会被周边“豪华”的生态环境瞬间击晕:0.87的低容积率,东边是有83万株植物的大森林;14万平方米的坡地公园,窗户前就是树,院子里到处是花。对比城里拥挤的环境,无处不在的尾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孙小姐是香醍别苑的业主,她年轻,30岁上下,没有车,正当职业。她买下的是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她承认,买这套房子时,她被广告词和这里的环境深深诱惑了,买下入住后,她不得不承认,这里实在是离她上班的城里太远了。对她来说,现在这套房子,就是她的1·5居所:“我现在把这里当书房,周末的时候,就来这里读读书。”

孙小姐对这套房子的另一个用途是这样筹划的:接父母来住。这里风景不错,空气也好,周边的服务措施很配套,离顺义的牛栏镇非常近,买什么抬脚就能到。

“周末回家,还可以和父母吃饭。”孙小姐说。

孙小姐的父母到现在还没有来住,他们觉得在这里住不惯,房子虽然好,可没有老邻居、老朋友,怪孤单的。可是房子毕竟是房子,不管怎样,也是自己的不动产。至少,孙小姐是这么想的。

和孙小姐一样,甘源也在北京郊区拥有一套自己的“花园洋房”。甘源是北京锦绣花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策划部的员工,公司在房山区窦店镇附近开发了一处别墅区,叫做“提香草堂”,从西南二环开车下去,大概半个小时。

“提香草堂”的卖点在于它附设的高尔夫球场。房子自然是别墅,自然条件好,树多,还有一个不小的人工湖,湖边的芦苇轻轻摇曳。这样的别墅区里,却也盖了一幢板楼,南北通透,每幢只有四层。

这两幢楼的主要销售对象,原本是那些爱好高尔夫球的度假者。他们平时在城里有房子,周末来这里打高尔夫球,打晚了不想回城,就在这里买套房子住下。板楼的户型面积小,不用像买别墅那样花一大笔钱,是个不错的经济选择。谁知道,这两幢楼根本没有卖,一出来,就被内部认购完了,甘源也是其中之一。

甘源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工作。公司现场办公,走路就可以上班。这里的空气新鲜,环境好,早上晚上,还可以顺着别墅区的小路跑步。

甘源说,住在这里,生活其实还是很方便,离窦店镇不过两公里,想买什么都可以买到。“小区里那些老头老太太,溜达着就去了。”不因为事情进城的时候,甘源就是个“宅女”:在房子里待着,要看书,要买CD,要买些小东西,通过淘宝网就解决了。“当然,像做头发、买新衣服这些事情,还是要到城里买。”甘源补充说。

甘源还没有结婚,她说,如果结婚、换工作,可能还是会和丈夫一起住在城里。但是不论怎样,这里都是一处自己的空间,偶尔自己来小住一阵也不错。但她最大的打算,也许还是安置父母。这小区里有好多老年人,他们都是业主的父母,房子主要是他们在照看。他们在院子里种花种草,还养宠物。

“有对老夫妻养了一只鹅做宠物,每天早上都带着鹅去遛弯儿。”甘源说起来,笑得很开心。

王男说,根据他的观察,肯在离城里开车四五十分钟的地方买一处房子的人,多数都是希望生活除了工作以外,还能有些品质和乐趣的人。“我们这个时代进步得太快,大家都在焦虑,都想变得杰出。但事实上,这个社会不可能一直这样像翻滚过山车一样疯狂前进,节奏总会慢下来的,人们总是会希望休息。我想到那时候,我们这样的房子,会卖得更好。”王男说。

事实上,“总会慢下来”,“总会希望休息”,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各家打出的牌花样繁多,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两点:环境和家庭。

龙湖地产打造生态园景,保利的西山林语就打造“中式园林”:房子的结构是西式的,但是房子与景致的精神实质却全是中式。双客厅,好让主人在周末呼朋引友;老人房设计在一楼,带独立卫生间,因为“融融的亲情暖意在中国人心中永远比得上任何的稀世风景,在家度假才是最终求索”。

上海绿地集团投资的盘龙谷项目,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盘山风景区。在营销部负责人陶甲骥看来,在北京,第二居所的概念依然受到很多条件上的制约:交通成本高,高速路网不发达;人文和生活环境还有欠缺。因此,陶甲骥认为,随着产业的注入和启动,第二居所和第一居所的边际会慢慢模糊掉。未来的第二居所很多会像第一居所靠拢,这是城市扩张本身带来的增值效应。

盘龙谷项目的一期产品依然是谷地别墅,容积率更低,只有0.5,却有47%的公建配套,包括艺术馆、艺术品商业街,和大规模的Shopping Mall,甚至包括五星级酒店和商务酒店。

然而,不论是第一居所、第二居所,还是1·5居所,不管房子的面积有多大,房子是1000万还是100万元,大家向往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一个自己的空间,和家人团聚在一起。陶甲骥说,他同意这样的观点:好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质应该属于更多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私宠。■ 居所亲情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