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菜场的构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徐赛琳)

一个完美菜场的构想0

自从读了一本名为《厨房》的小说后,我觉得还是应该和曾经指天发誓一辈子只吃餐馆食堂的自己和解。更何况吴镇宇还拍了个电影叫《双食记》,更何况某某美女还开了个电视节目叫“××私房菜”,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向我证明:不懂烹饪是多么不文艺!我择了个黄道吉日,以追赶潮流的速度下楼,奔赴家旁边的菜场展开实地学习。

那刻正值黄昏,白天的喧闹已告尾声,夜生活却姗姗未至,一切都青黄不接,无所事事。我拨开菜场油腻的塑胶门帘,猫腰钻入其中。拜一缕金黄色的夕阳所赐,菜场显露出一派伦勃朗油画中才有的静谧气氛,这种异样的艺术感对决意学习烹饪的我而言是个不小的鼓励。

然而,菜场里的买卖人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正因为这神奇的光线变身为活灵活现的画中人,仍旧面无表情地躬身于各个菜堆,挑挑拣拣并讨价还价。我追随着那缕蜜糖色的光线出神望去,才发现其源头是一扇位于3米高处的窗户,玻璃四角积满了黑色油腻物,好像自菜场落成之后就未曾清洗过。一股鱼腥味儿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小时候的菜场记忆,它们闻起来如此相似,十几年过去了都没变。

我谨慎地走在菜场狭窄的过道里,以防不慎滑倒在沿途的烂菜叶子上。转了几圈下来,我了解到:菜场的字典里根本没有“文艺”二字,一切皆为“果腹”存在。衡量土豆的标准只有单价、重量以及所付现金是否为假钞,谁管它的买者凭什么情绪状态做了道土豆泥呢?这令我大为不满。其实,如果菜场进行一些改变的话,保准能吸引更多像我这样不会做饭还要赶时髦的青年欣然前往并大掏腰包。

我停步于菜场中央,开始设想。首先,菜场务必形成一个卖菜宗旨,例如“留住一个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这般陈词滥调固然会招来一阵痛骂,但总比没人注意强。

其次,务必使每种菜、每种调料都能从刺激味蕾出发,扯出一段心情故事,或彷徨,或愤怒,或淡然:吃了海带能想起发生在8月份的一次风花雪月的分手,撒了黑胡椒粉则象征着与对街姑娘擦身而过N次之后依然无果。

再次,希望卖菜人简要了解画家伦勃朗及其作品,要是他还能在收钱的同时从容地跟我们闲聊一本名为《厨房》的小说的话,那将立即赢得我们无比的尊重并不惜再买一把香菜以示支持。

我越想越起劲,回神之时,一位手牵“京巴”并挎着环保袋满载而归的大婶突然出现在面前,我连忙闪身让路。■ 烹饪技巧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