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白海豚——水中的大熊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墨馥)
( 渔民们认为,出海前看到白海豚就会平安地满载而归
)
白海豚的传说
听珠江口的渔民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边经常能看到白海豚的身影。“就在前几年,在像桂山岛这样处于核心区的小岛上,早上四五点的时候也能看到它们跃出海面的身影,特别好看。”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俞嘉说。
“渔民出海,都会信仰保护神,保佑他们平安和丰收。这里的渔民信仰妈祖,而他们以为,每次出海前如果看到白海豚,就会平安和丰收,所以这里的渔民都把白海豚叫做‘妈祖鱼’,是心中神的化身,绝对不会去主动伤害它们。”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万焕通说,“有一次,一只白海豚在海滩上搁浅,等渔民发现,它已经死了。渔民把它埋在海滩上,还设了香台,每次出海前都要拜一拜,以祈祷平安。”
白海豚并不是周身白色,刚刚出生时是灰色的,随着年龄增长,颜色会慢慢变浅,等到皮肤颜色变成粉红色甚至白色,要到10岁以上,而它们的平均寿命是30多岁。“在海上能看到各种颜色的海豚在跳跃,有灰色的,有粉色布满斑点的,还有白色的,是各个年龄的,离开很远就能认出它们。”中华白海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最北可达长江口,最南达到广西沿海,最集中分布在珠江口和厦门一带。“但是现在厦门那边的目击数量已经很少了,我们这里估计的数字是1000头左右,比大熊猫的情况还严峻,而且我们不清楚年龄分布情况,所以数量的增减也不好估计。”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加林说。
“1988年,白鳍豚、儒艮和白海豚被一起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动物,我原来在中科院水生动物研究所待过,90年代,国家领导人到过白鳍豚保护区,所以白鳍豚的名字为大家所熟悉,对白海豚的了解就不多了。”
( 有“妈祖鱼”之誉的中华白海豚
)
90年代初,香港准备建机场,在选址的海滩上发现了很多白海豚的尸体。“当时香港政府非常重视,舆论反应也很激烈,政府由此考察建机场会不会对海豚的生活造成影响。后来建机场的同时,也在白海豚常出没的海域建了海岸公园。”香港人选出的最喜爱的动物,就是白海豚。
1997年,香港回归,吉祥物就是白海豚,这个名字也就被冠上了“中华”的字样。“中华白海豚喜欢生活在亚热带、热带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在澳大利亚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东南亚太平洋沿岸都有分布。”陈加林说,“但是在我们国家,只有珠江口分布最密集,所以国家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在这个经济繁荣地区划定了专门保护区。”
( 渔民们不时地发现搁浅的白海豚
)
“海豚湾”的浪漫与悲伤
保护区范围大概有460平方公里,处于粤、港、澳经济圈中心,位于伶仃洋的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北有广州市,西南有珠海和澳门,东与香港毗邻。在内伶仃岛周围、马友石至大屿山之间和桂山岛附近,目击率较高。这里有中华白海豚喜欢的鱼类,是它们自由的天堂。“在童话故事里,海豚都是非常聪明的,而且常伴着浪漫的故事,我们这里也有一对因为海豚结缘的年轻人。”陈加林说。
( 桂山岛是万山群岛离珠海最近的一个海岛,此处白海豚目击率较高
)
保护区管理局的肖尤盛和妻子周剑芬就是在一次出海时结识的。“我本科毕业后要到我们中山大学的珠海校区做两年辅导员,然后再回广州接着读研究生。2005年寒假,我的一个同事说他的老乡要出海看海豚,问我想不想跟着一起去。”小周回忆当时的情景,“放假本来也没什么事做,而且那时候第一次知道中华白海豚的名字,以前都不知道离我们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可爱的动物。”
那天虽然很冷,但天气很好。“保护区管理局没有自己的船,出海需要租船。那天我们还是坐了一艘大船,海上无风三尺浪,即便大船也有颠簸。我们走的时间不算长,到了大屿山附近,听他们说离珠海有十几海里,是中华白海豚比较多的地方。”
在船的后面拖了渔网。“海豚很聪明,嘴也很馋,它们总是跟着渔船跑的。”俞嘉说,“渔民说,以前在哪儿看到中华白海豚,就知道在那个区域有鱼群,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很厉害,所以只要跟着它走,就能打到鱼。而且在晴朗少风的天气它们会经常跃出海面,所以看到它再出海,一般都会一帆风顺。但是近些年珠江口海域的鱼量下降了,虽然每年6月到8月有两个月的禁渔期,但鱼群数量和密集程度远不如从前,中华白海豚寻找食物成了问题,渔船附近成了海域里鱼相对集中的地方,聪明的海豚就跟着渔船,捕食那些从网里跳出来或漏出来的鱼。原来是渔船跟着海豚跑,现在是海豚跟着渔船跑。”
“那天很快就看见有海豚跟上来,它们‘嗖嗖’地跃出海面,又潜入海里。你不知道它们会从哪里跃出来,但是每一次跳跃都那么好看。”小周说,“它们就一直跟着船走,有十几只,应该就是一家,有妈妈带着小海豚,也有两只一起带着小海豚,应该是爸爸妈妈吧。我们的船开得很慢,它们离得不远,但也不很靠近,经常跃出来给我们惊喜,真的好兴奋啊。海豚好像也很兴奋,有时候感觉它们是在向我们表演。”
“除了中华白海豚,这里也有其他海豚,但是中华白海豚很好辨认,离得远也能认出来。一般海豚的背鳍是很规整的三角形,尖尖地立着。中华白海豚的背鳍在靠近中间的位置,看上去是一个三角形,更像是被什么强大的外力吸起来的一个突起。当然颜色是最好辨别的,不过幼年的中华白海豚容易跟其他海豚弄混,长大一些就变成了花的,身上的灰色渐渐退去,只剩下一些斑点,然后颜色会越来越浅。”
“我们一上午都玩得很开心,但是那时候小肖一直在忙,我们也没什么机会聊天。”下午他们碰到了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有一只白海豚在追逐渔船的时候被网缠住了,大家费了好大劲才把它捞上来,但它已经窒息死掉了,你知道,它们是用肺呼吸的,要经常浮上来换气,我们把它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小周说,“我有些不敢相信,上午还看到它们在跳跃,可现在这么简单地就死掉了,我真的不能相信。大家都围着那只海豚,它的身上布满了斑点,不知不觉,我就哭了。”小肖还有保护区管理局的人于是都记住了这个为海豚哭泣的女孩。
保护区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科研合作单位,小肖有很多机会去“中大”,也经常跟他的老乡还有小周一起打羽毛球。“珠海是座非常浪漫的城市,城市不大,人也不多,在美丽的海边,很安静也很干净。这个城市里有大片大片的绿地,仅仅是绿地,舍得这样做的城市真的不多。因为我做两年辅导员之后还要回广州读研的,所以到这个城市,不要发生浪漫的事。但是跟小肖很投缘,还是在一起了。”
“小肖在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宣传工作,但他的专业是植物方面,所以对于中华白海豚,他也是陌生的。他不断学习,也经常与我在一起探讨,我也因为跟他在一起,看了很多资料,越来越了解中华白海豚的习性。”6月份,在中山大学搞了一次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知识问答,暑假再开学,小周就回到广州,两地的爱情很辛苦,有时候小肖去广州,或者周末小周到珠海,小周说:“我在寝室里贴了很多中华白海豚的照片,同学都很好奇,我就跟她们讲中华白海豚的故事,越讲越喜欢,越讲越自豪。我去买饰品都会不经意地买海豚的,觉得很漂亮。”
自从2003年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之后,相应的硬件建设却是缓慢的。“我们这几年的主要工作是监控,海上巡逻队出海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着他们的船,看是否有人非法捕鱼,对于核心区有没有破坏。还有有人报告海豚搁浅了,我们要立刻赶过去救助。我们没有自己的船,但是也要定期租船出海,看看海豚的情况,因为平时巡逻并不一定能见到海豚。”小肖说。
“我只跟小肖出过两次海,另一次也是坐的大船。平时他出海,或者有紧急的救助都会告诉我,但因为都是用小船,而且工作压力也很大,所以他都不让我去。”小周说,“每次他出海我都会很担心,工作时候他不会接我电话,短信更不会回。总是等他下船回家了,给我短信,我才能放下心。”
“我们接到不少在海滩上发现海豚的报告,总要第一时间赶去,不管是不是中华白海豚。”小肖说,“通常我们看到的情况都很惨,很多海豚是在海中被船的螺旋桨打伤了,可能当时就死掉了,也可能伤得很重,被海浪冲到岸边,等有人发现,已经救不活了。还有的是搁浅的,这样的海豚一般身体都有问题,也救不活了。”
“我们只救活过一只海豚,是2005年元旦,我们接到通知说,有两只海豚在一片填海围垦的水田里搁浅了。我们赶过去,一只被绳子缠住已经窒息了,另一只则是在被围起来的渠道中迷路了。大家下到水里把那只还活着的抬到船上,1月份,海水还是很凉的,怕它冷,在它身上盖了一块布,而且要不断用桶往它身上浇水,不然它的皮肤就会干裂。”小肖说,“那只海豚周身白色,体长大概2.4米,从牙齿看,年纪也不小了。海豚有100多颗牙齿,过一年都会长一层,幼年时只有一层软膜,它们的牙齿只用来捕食,并不咀嚼食物。当时那只海豚躺在船上很乖,小眼睛微闭着,显得特别无助。船开到水比较深的地方,我们把它放回水里,在它身上拴一根绳子,带着它游出这片迷宫。怕擦伤它的皮肤,还在绳子下垫了布。我们看着它游走都很激动,这只海豚很幸运,要是发现得晚也救不活了。”
“每次我听小肖说到海豚遇难,都非常难过。”小周说,“6月份我们拍婚纱照的时候,接到电话说又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只海豚,小肖没有去,但是我们俩都很难受。”他们的婚纱照外景选择在海边,“开始在室内照,我们都很拘谨,摄影师告诉我们怎么站就怎么站着。后来到了海边就好多了,海景很美,而且大海是我们最初相识的地方,我们都觉得好熟悉,拍得很好看。”在小肖和小周家的客厅,有一张挑选出来放大的婚纱照,照片下面,摆着一座小铜像,是几只海豚跃出海面的瞬间,“海豚是我们的见证啊”。
“看到中华白海豚,就不可能不喜欢它们,它们的额头很鼓,眼睛很小,嘴巴开得很深,你就会觉得它们一直是在笑的。”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水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很难做,它们活动的区域太大了,而且还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有足迹可循。跟踪观察水生动物,需要设备,但是我们现在的资金很有限。”陈加林说,“我们现在正在造自己的船,成立保护区这么多年,我们没有自己的船,每次出海都要租船,费用大,而且计划没有变化快,总是会有很多其他因素打乱我们已经做好的准备工作。”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之后,中山大学开始与保护区一起做中华白海豚的相关科研。“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跟踪观察,只是将在海滩上找到的中华白海豚送到‘中大’去,解剖实验,然后做成标本。但是我们现在急需了解的生态状况却没有进展。我们不知道珠江口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的年龄分布,中华白海豚长到四五岁就可以交配,但是怀孕期是11个月,比人类还要长,哺乳期最少8个月,长的要两年,这期间小海豚会一直跟着妈妈,妈妈将乳汁喷到海里,小海豚跟在后面喝。中华白海豚的成活率高也是有原因的,妈妈的保护好,而且海豚是群居动物,海里的霸主鲨鱼都不敢攻击它们,所以小海豚大多能生存下来。但是中华白海豚的生育周期实在太长了,3年才会产一胎,一胎只产一个。在正常情况下,种群的数量增长都将非常缓慢。”
现在海豚的主要敌人是人类活动,“被发现的死掉的中华白海豚身上多数都有被船桨打伤的痕迹、渔网勒拽的痕迹。它们对盐度是有要求的,所以在近海岸有淡水排出的地方也无法生存。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竟然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按规定,船只在经过保护区水域的时候,船速不能超过5海里,但是这片海域是经济繁忙区域,很难保证船只都会遵守规定。另外,虽也规定船只要与海豚保持100米的距离,但是海豚经常追逐渔船,不小心就会被网缠住。而且船只的噪声对海豚也是极大的伤害,对它们回声定位造成很大的干扰,让它们辨别不清方向”。
在珠海市淇澳岛的婆湾,保护区正在建设基地。“保护区大部分海面不过是白海豚的‘游乐园’,要想做到真正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就必须建立白海豚的保护基地,使之成为它们真正栖息的‘家’。基地将集保护、研究、救护、驯养、科普、宣教、观赏和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还是最重要。”陈加林说。
“国内海洋公园的海豚表演都是普通的海豚,因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级保护动物,所以不能用于表演。在新加坡有几只走私过去的中华白海豚在海洋公园中表演,在国际组织干预下,不准人骑在背上或者做伤害的动作,但是这是唯一用中华白海豚进行表演的。”陈加林说,“海豚是非常聪明的动物,而且它们喜欢跟人互动,有人在旁边喝彩,它们也会很兴奋。我们并不想用中华白海豚做表演,但是一些实践表明,海豚对于自闭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虽然还没被证实,但是普遍认为海豚发出的某种频率会让人感到快乐,所以我们很想在基地建设这种互动环节,让人和海豚更融洽。”
海豚能在镜子前发现自己,因而兴奋跳跃,在镜子前反复自我欣赏。除人类以外,只有猿猴和海豚两种动物懂得照镜子。“测量智能的高低是以哺乳类中脑重与脊髓重量之比作为衡量指标的,比如猿约为8∶1,人为50∶1,海豚可以达到40∶1,海豚的智力水平仅次于人类,是代表着最高智能的哺乳动物。如果有一天中华白海豚消失了,那将是人类最大的遗憾。”陈加林说。■ 中华自然保护区哺乳纲陈加林水中白海豚粉色海豚海豚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