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路障文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佳)
南京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想,这是件好事,即便不成功,也能借机向市民倡导文明行为。可是创建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味的事,让我不得不呼吁: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文明的手段。
一周前,发现南京的非机动车道上增设了不少路障,有的是水泥的,有的是圆柱状的铁杆,既不美观,也给骑车上班的人带来诸多不便。上班高峰时,密集的骑车人流,除了前面人的车尾别的都无法看见,所以很多人突然骑到路障前,躲闪不及只得撞上去。那几天,电视里投诉的人很多,我就看见一位女士被撞骨折。原本以为这么多人为此受伤,会把路桩拔去,谁知今早上班却发现,原来按路段设的桩,在北京西路一带演变成街边每个门户的两侧设4个桩。这样一来,上班族就如骑着车子穿越梅花桩,说南京满眼尽是梅花桩并不为过。
电视里又有人反映,早上上班后家门口被人设了桩,回不去了,绕好远从后门才进去。为此找来交警,哪知交警发现后门是属于漏堵的,第二天前后门都回不去了。于是,车主就只能把车停在主道上,等候交警来“清障”,这下交警才说,发现这么堵有点不合理,马上喊人拆了去。
这么装啊拆啊的,难道不花钱?依我看,决策者的素质亟待提高了。你要达到汽车不上非机动车道的目的,完全可以用法制的手段去管理汽车,而不是给慢车道制造路障。 路障文明
上一篇:
特殊党费需要特殊收据?
下一篇:
国企的行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