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刘洋: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者:王鸿谅

焦刘洋:小荷才露尖尖角0( 焦刘洋 )

在4月份的奥运选拔赛前,焦刘洋保持了一年多国内200米蝶泳的不败纪录,可这场比赛里,她第一次输给了刘子歌。从未因为输掉比赛而掉眼泪的焦刘洋,比赛后心里多少有些委屈,“我已经习惯了200米蝶泳冠军就是我”。话音刚落,眼泪掉了下来。毕竟还是个孩子,8月份才到她的17岁生日。

不过焦刘洋绝不是一个娇气的孩子,在父亲口中,她就是“儿子”。曾经是校队110米栏选手的焦春松,一直希望有个儿子,他因此也把焦刘洋当作儿子来培养。妻子刘淑华本来希望女儿能学舞蹈,塑造形体和气质,但焦春松坚持“游泳才是儿子做的事儿”。焦刘洋最早在哈尔滨太平区交通学校的兴趣班里学游泳,教练张承志觉得她有潜质,能走专业路子,就把她和3名队员一起,送到哈尔滨游泳馆的教练童星宇手里。当时童星宇一共带了10多个小队员,比较起来,他也觉得焦刘洋在女队员里是最突出的,在混合泳和蛙泳项目上,队里没有女孩子能跟她较量。

哈尔滨游泳馆原来是一座白俄将军府别墅的花园改建成的,1996年成了危房要拆迁。童星宇告诉本刊记者,1998年他接手焦刘洋的时候,训练条件很艰苦,场地是租来的,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游泳馆,每天只有100分钟的训练时间,从17点到18点40分。可这时间和焦刘洋的课程有冲突,焦刘洋17点才放学。为此,童星宇和焦刘洋的老师协商,能否让她早走一堂课。焦刘洋的成绩很好,又是班长,老师们更看好她在学业上的发展。因为童星宇的坚持,学校让步了。

2004年焦刘洋在年龄组的一些比赛里,已经崭露头角。广州军区部队的游泳队到哈尔滨招人,童星宇舍不得放掉手里这个好苗子,但和时任馆长王川江商量后,觉得还是应该让焦刘洋到更好的环境中接受训练。焦春松和刘淑华告诉本刊记者,让13岁的焦刘洋一个人闯荡,他们多少还是有些犹豫,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女儿的自控能力。焦刘洋的主攻方向也因此发生了一些改变,到广州军区后,她所在小组专攻的是200米蝶泳,混合泳基础很好的焦刘洋很快在这个项目也取得了突破。2005年全运会,14岁的她一举夺得200米蝶泳项目的铜牌,也被教练刘海涛相中,招入国家队。在去年的墨尔本世锦赛上获得第4名以后,焦刘洋更加坚信,自己总有一天可以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这种三级跳的成长速度让刘淑华觉得吃惊,而更让她吃惊的是女儿的自控力。一个人在部队,她训练从不让教练操心,从学洗衣服到缝纽扣,没有任何不适应,还在业余时间坚持学英语,甚至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体院大专函授班。和同龄女生沉迷流行音乐不同,她喜欢听钢琴曲《雨中的婚礼》。她还爱拍艺术照,每次回家都要拉着妈妈到影楼里去拍照。在她的手提电脑里,更存着上千张她在不同国家、不同赛场的照片。刘淑华说起来会笑,“不训练的时候,她除了听音乐,就是欣赏自己的照片”。

刘淑华在女儿的游泳之路上付出了太多心血。焦春松虽然给女儿选定了游泳的方向,但他的工作繁忙,接送任务都落在刘淑华身上。有一次队里检查身体,得出结论是焦刘洋的身体不好,于是刘淑华就成了营养大师,每天给女儿准备不同的菜谱。她还是智囊团的一员:从小到大,只要是焦刘洋在国内比赛,她和丈夫都会亲临现场观战,记录下对手的特点和技术资料,还会利用摄像机,清晰地拍摄下对手的出发、转身等技术细节,和焦刘洋认真分析。直到现在,她对焦刘洋竞争者的情况都能如数家珍。2008年,刘淑华自然没有缺席“水立方”,她见证了女儿荣誉的瞬间。虽然是银牌,但那个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让她坚信未来的路还很长,焦刘洋能带来的奇迹才刚刚开始。

比赛结束后,在混合区的焦刘洋一脸兴奋,“游出这样的成绩,我个人非常高兴,可能是今天的状态比较好吧”。有记者追问她赛前想过拿牌没,小姑娘显得胸有成竹,毫不怯场,“游什么成绩没有想过,但我想前三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也不再像选拔赛那样因为输了比赛掉眼泪,“今天和刘子歌在一起游,没什么压力,就像我们两人在一块训练似的。刘子歌今年成绩长得很快,祝贺她”。■(文 / 王鸿谅) 焦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