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的TOP赞助谋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杨元庆的TOP赞助谋略0

作为本届奥运会12大TOP赞助商中唯一来自中国本土的企业,联想第一次与可口可乐、柯达、欧米茄、三星、Visa、麦当劳等其他11家TOP赞助商并排站在了一起。不仅仅是6500万美元的赞助经费,联想对于这届在家门口召开的奥运会,投入绝对是空前的。据估算,整个权益期,联想相关花费会在3亿美元上下。伴随高投入,联想确实也获得了高额度的产业回报。在8月8日奥运开幕式的前一晚,联想集团发布了新季度的财报,综合销售额年比增长10%,达到42亿美元,毛利率也达到了14.1%,每股基本盈利1.25美分,连续第7个季度获得盈利性增长,联想集团手头的净现金储备达到了空前的18亿美元。也正是因为良性的财务业绩,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第一次入围了最新一届《财富》的“全球500强”,位居第499位。赞助奥运会几乎与联想并购IBM PC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并且也成为联想实现品牌国际化的重要谋略。

联想如何评估自己第一次的奥运TOP赞助经历?从赞助北京奥运会上联想收获和付出了什么?为此我们专访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本届奥运会全球TOP级赞助商,您认为联想赞助奥运是否值得?曾经很多人质疑巨额赞助是冒险,现在奥运会已经开幕了,联想内部评估如何?

杨元庆:距离联想正式成为2008年奥运主赞助商都过去4年了,我还记得当时有人说赞助奥运是豪赌,但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非下不可的赌注,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中国企业的百年机遇。决策是否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赞助商是在2004年的3月,距离收购IBM PC业务还有半年多,当时我们就希望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并且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在家门口召开奥运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看来赞助奥运带动了联想品牌的国际化,这场赌注下对了。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全球TOP赞助商中唯一的中国公司,你们付出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

杨元庆:最大的付出无疑是赞助费,还有在奥运推广过程中的投入。之所以联想后来又成为奥运火炬接力活动的3家赞助商之一,主要在于联想设计的火炬中标了,尤其是我们构思的祥云图案,几乎贯穿整个北京奥运的各个角落。如果这也算付出的话,那联想在赞助费和电脑硬件系统之外,还付出了不少的智力支持。

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4年前联想还仅仅是一家30亿美元都不到的中国公司,现在已经成长为160多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几个星期前联想首次入选《财富》杂志最新的“世界500强”,也在证明联想赞助奥运会的正确性。在并购IBM之前,海外没有多少人知道联想是谁,在我们赞助奥运会后,当我们把奥运五环印在名片上的时候,获得了双重的注目,这无疑对联想品牌的提升是空前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奥运赛程中间,联想还将承担什么任务?

杨元庆:整个赛事的电脑硬件设备,都来自联想的产品,我们自然是需要全力保障这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我们在新闻中心、运动员村一共建了7家联想网吧,同时还在奥运村内设立了2家多品牌的维修服务中心,不仅仅只修理联想品牌的电脑,运动员和记者的电脑坏了,都可以拿到我们的修理中心。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能够进入“世界500强”,您有什么感想?

杨元庆:回顾过去联想20多年的奋斗,就如同中国体育界对于奥运会的追求一样。联想两代领导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有一种纯粹的精神指引,而在理想之外,联想有最具中国本性的执行力,能够扎扎实实在核心业务上努力。进入500强只是一种荣誉,就跟拿金牌一样,我们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联想已经决定不再赞助下届奥运会,如何延续联想对于体育竞技赞助的热情?

杨元庆:我们跟奥组委的赞助协议是到今年底。尽管我们决定不再赞助下届奥运会,可联想对于体育的热情不会降温,我们将根据全球不同地区的不同体育偏好,来选择赞助对象,譬如欧洲我们就很乐于赞助F1赛车,还有可能在欧洲赞助足球比赛,而针对北美地区,我们则会更多地考察NBA和棒球。■(文 / 尚进) 杨元庆联想电脑topTOP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