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奥运时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可口可乐的奥运时刻0

三联生活周刊:从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开始,可口可乐一直在稳步推进奥运营销,包括今天揭晓的弧形瓶设计大赛,下一阶段的奥运营销会是什么主题?

鲁大卫:确实,7年前北京“申奥”成功时,可口可乐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纪念罐,那是我们奥运营销的第一个精彩时刻。之后我们陆续推出了奥运组合标志,姚明、刘翔等运动员代言人,全国提名火炬手等一系列活动,今天揭晓的弧形瓶设计大赛是可口可乐的第6个精彩时刻。我可以告诉你,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精彩时刻,不过现在还不能透露内容。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TOP赞助商,可口可乐在奥运会期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您是否已经在着手为冬奥会做准备?

鲁大卫:我们在北京的团队有2000多人,奥运会期间最大的任务是全力保障可口可乐的供应,据我估计,开幕式当天现场平均每人喝掉了3瓶可口可乐。当然我们也会全力演绎北京奥组委的“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比如推出限量的铝合金瓶装可乐,以及回收塑料瓶制作的衣服和帽子。现在可口可乐负责冬奥会的加拿大团队和下一届奥运会的伦敦团队已经成立,伦敦团队中我的继任者现在也在北京,他会把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延续下去。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市场以及全球市场,可口可乐如何评估赞助奥运的效果?

鲁大卫: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现在还在评估赞助雅典奥运会的效果,对北京奥运会的评估我估计会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启动。参加北京奥运会的200多个国家中,可口可乐在绝大部分国家都开展了业务,而中国是可口可乐的第4大市场。中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可口可乐不久前投资8000万美元在上海建设新的中国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这足以体现我们对中国的重视。

三联生活周刊:您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北京奥运会对您本人来说,是否也有一些特殊意义?

鲁大卫:我在少年时代就来过中国,后来又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北京奥运会对我来说不仅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含义。奥运会对中国是关键性的一章,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让全世界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的窗口,可口可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全世界传达中国的信息。■(文 / 黄燕) 奥运营销奥运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