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大”的文学野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网游市场格局已定,几年内难以出现大变化。”这是史玉柱7月10日的一番感言。史玉柱之所以有底气,以网络游戏大佬的口吻发言,是因为他花费了3.5亿元,从庞东升手中买到了社交网站51.com的25%股权。这让史玉柱不再仅仅只依靠游戏,而是有了新的互联网砝码。最早从网络游戏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陈天桥,自然不会无视史玉柱的动静,毕竟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在网络游戏界颇具冲击力,始终是盛大最需要防备的竞争对手。
于是将手头已有的资源储备整合,成为陈天桥最有效的对抗之道。实际上,在7月4日盛大文学网亮相之前,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陈天桥手中已经握有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和红袖添香网。更没有多少人知道陈天桥2004年10月以现金买下起点中文网时,到底支付了多少资金。对于起点中文网唯一的商业估价,只能参考2006年底的一则谣传,当时据说Google有意收购起点中文网,开出的价码高达3亿元。
更多的疑问集中在文学网站的商业模式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拿惯网络游戏高利润率的陈天桥,会在乎目前文学网站几千万元的毛利润,更无法理解盛大如何通过整合文学网站实现自己的社交化,以对抗史玉柱的51.com。尤其是曾经主导新浪博客的侯小强被推到了前台,成为盛大文学网的CEO,位置甚至高于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到底盛大文学网要干什么?本刊为此专访了侯小强。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新浪元老级的编辑,经历过盛大对新浪的突然收购,尤其是盛大董事长陈天桥亲自来挖你,你感觉如何?
侯小强:以前根本没接触过陈天桥本人,还是今年初,陈天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来开“两会”时,他突然找到了我,说见面认识认识。我原以为就是非常简单的社交性认识,没想到他上来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加盟盛大,很直接。我当时也没犹豫,肯定有兴趣。之所以陈天桥让我心动,并不是职位或者薪酬,而是机会,可以满足我对文学的梦想,至少可以帮助中国文学获得更多的尊严,让写作更有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几周前史玉柱注资3.5亿元收购了社交网站51.com的25%股权,现在让你来整合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和红袖添香网,这是否是盛大对文学社区化的包抄,重在对抗史玉柱从游戏产业向网络社区的战略转移?
侯小强:“盛大文学”是要立足于文学原创的,还不是那种简单的关系型交友社区。但我并不掩饰自己对社区化的认同,我在新浪做博客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Web2.0基础上引导用户进行社区化原创。现在盛大文学网每天有2.2亿的PV、2000万名注册用户,每天用户原创超过3000万字,30%的访问来自海外华人,这样的基础已经足够形成一个小“门户”了。
三联生活周刊:陈天桥在挖唐骏的时候,就将盛大长期目标定位为“新时代的迪斯尼”,挖你的时候呢?
侯小强:也是迪斯尼的思路。小说作为文学之母,能够承载的内涵非常大,譬如我们之前出版的《鬼吹灯》,已经不是简单的网络文学,也不是简单与传统出版社合作,而是综合性的,包括游戏和电影。文学永远是文化娱乐的基础,就如同迪斯尼当年画动画编故事一样。现在“盛大文学”已经出版了110万册简体书,每年还向海外出售近百份版权,企鹅出版社中国区总经理周海伦那天打电话说,“盛大文学”已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字集群了。其实现在盛大文学网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小说前半本免费,后半本收费阅读,收入上跟作者对半分成,千字两分钱,让好作者一年赚100万元并不困难。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陈天桥给了你1亿元资金,让你进行收购,那么你们最有兴趣收购的目标是谁?
侯小强:豆瓣网。盛大文学网的基础是高质量的写作者,豆瓣网众多的原创书评和影评,完全就是文学的补充,同时豆瓣网的社区氛围也很独特。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海岩、刘振云等众多作家给你捧场,而盛大文学网的大多数作品都来自于草根作者,包括畅销的《鬼吹灯》,你未来如何平衡其中的关系?
侯小强:很多人认为我做新浪博客的时候走了精英路线,实际上博客始终是草根化的,我不过借用了一些明星。盛大文学网的基础还是草根化的,大多数写作者都是普通人,我计划未来在挖掘网络文学之外,还会将传统作家也拉到这个网络平台上来,以版税的形式跟这些知名作家合作。未来我们会去发展书业经纪人,让他们在线上进行出版管理,现在盛大文学网靠着15个编辑推动着15万部作品,未来我要有1000个经纪人,每个人管1000本书。得让中国写作的人更有尊严,不仅是名誉上的,更是金钱上的。石康说《奋斗2》要靠写剧本赚1000万元,很多人笑他妄想,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一个二流演员拍片的报酬居然比知名作家写一年都多,这就不对。我就希望盛大文学网以后成为捍卫中国写作者的组织。看看美国编剧协会闹罢工的影响力,中国写作者也需要有人帮助他们维护权益。■
(文 / 尚进) 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