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限塑”观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限塑令”实施40天后,又公布“补充规定”,明确将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建材店等零售服务场所纳入“限塑令”适用范围。
“限塑令”实施后,笔者到家附近的商场买东西,刚进门就发现一个告示:“本店禁止自带购物袋。”买了东西到收银台,赫然看见更大的告示,“本店执行政府规定:小袋0.1元,中袋0.3元,大袋0.5元”,付款时我顺便问了一下布做的环保购物袋价格,收银员答“每个6元”。心里一盘算,算啦,还是买塑料袋吧,反正家里也需要垃圾袋。后来,一家电脑公司做活动,送了一个布做的环保购物袋,我拿着去商场买菜,结果被保安拦住,让我看“本店禁止自带购物袋”的告示,只好把袋子放在服务台,还是不得不另买塑料袋。于是我发现了“限塑令”便宜了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补充规定”出台,可依然仅限于“零售”领域,没有涉及产品生产环节。笔者去一书摊看书,发现不少杂志和书籍还是套了一层塑料薄膜;到超市买菜,发现依然是用塑料袋包装的,有些蔬菜还用小的塑料盒装着,几乎所买商品的包装中,大都有塑料袋,而很多时候并非必不可少。笔者还做了两个观察:一是到商场看看使用塑料袋的是不是如宣传的那样,减少了2/3,结果在武汉3家超市都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掏钱买了塑料袋,自带袋子的很少;另一个观察地点是垃圾箱,同样的,笔者发现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并没有比过去明显减少,这也说明“限塑令”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
我以为,或者大幅提高塑料袋的价格,或者像英国、法国和美国的一些州一样,立法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文 / 郭文婧) 限塑观察塑料袋
上一篇:
权力与市场的制度隔离(488)
下一篇:
南京记忆不能只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