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借段誉之口说,“山茶花……另有个名字叫做曼陀罗花”。多事者自然知道这是个误会。尽管文献表明,宋代确有曼陀罗花“遍生”于段誉的老家广西,但与山茶花却完全是两回事。山茶花是常绿灌木,冬春季开花,花多红色外放形。曼陀罗花却属草本,夏秋季开花,花呈白色漏斗形,二者区别极大,区分也易。最关键的是,曼陀罗花按《辞海》的说法是“全株有剧毒”,绝没有段誉说的那么优雅烂漫。幸亏段誉是把山茶当做曼陀罗花,要是倒过来把曼陀罗花当成了山茶,只怕早就小命不保,从此与艳遇无缘。

尽管金庸对曼陀罗花有误会,但曼陀罗花的迷幻本质和绿林气息,却正与神秘的江湖武林这个成人童话世界近相呼应。手头可查的关于曼陀罗花最早的中文资料,似是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说它“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趍”。后世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显然,曼陀罗花被江湖人士用做迷幻药,这是宋代就有的明确认识。

《宋史》和司马光的《涑水记闻》都曾提到,庆历年间广西“蛮酋”不服宋朝,杜杞以当地主要领导的身份开始了剿匪行动,“以金帛官爵……诱宜州蛮数十人,饮以曼陀罗酒,醉而杀之”,平定了当地局势,也顺手开创了毒草毒花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运用的新局面。

同样身处宋代的梁山好汉们,在《水浒传》里曾滥用一种蒙汗药:朱贵的黑店里使过,孙二娘给刺配途中的宋江吃过,吴用又给押运生辰纲的杨志下过。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所谓蒙汗药就是以曼陀罗花制成,但参照二者的相似效用和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相同时期,又参照杜杞的经历和同时代周去非的记载,使我不能不怀疑:蒙汗药之成为北宋时期反政府武装在其地下窝点的必备良品,极有可能是梁山好汉继杜杞以后为曼陀罗花开创的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有意思的是,新武侠“四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笔下,都曾提及曼陀罗花,或者入药,或者作为观赏植物。但关于曼陀罗花的毒草本质,相比之下恐怕只有梁羽生更清楚一些。他在《牧野流星》中明确写道:“曼陀罗花开得虽然好看,但可惜不但有刺,而且是有毒的!”如果我是中药学老师,对于上述金、梁、古、温四个药学系学生,显然只有梁同学的作业可以给一个优秀。■(文 / 刘俏到) 曼陀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