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的处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江苏状元花落苏北盐城,这位小才女语、数、外成绩450分,因必修、选修科目获“6A”奖励10分,计460分;选修科目测试等级物理为A+,化学为A。但这位学子身为状元,却连填报北京大学的资格都没有。这至少说明两点:江苏新的高考模式修订了两年多,至今仍是漏洞明显;或者,以这种模式产生的所谓状元的“成色”有问题。
江苏2008年高考采用“3+2门选修学科学业水平测试+4门必修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全新模式。其中,“3”为语、数、外,2门选修学科为物理、历史中的一门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的任一门。这5门考试在全国统考时进行,语、数、外成绩计入总分(这当中还分原始分与附加分)并以此排名、划定分数线;2门选修科目则按全省排名比例折换成A+、A、B+、B、C、D 6个等级,只有2门选修学科均获得B及以上等级的方有填报一、二类本科志愿的资格。4门必修学科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除去2门选修科目余下的4门。这4门科目在高二下学期组织测试,按考分划分为A、B、C、D 4个等级,只有各门均获C及以上等级的才具有参加高考的资格。如果4门必修学科与2门选修学科均获A及以上等级(即所谓的“6A”),可获得10分的奖励分,计入高考总分。
在高三任教且负责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我欲简明扼要地说清楚这种考试模式已经感到十分吃力,而南京《现代快报》一篇题为《原始分奖励分照顾分特征分附加分投档分……家长考生看了直喊晕》的长篇新闻调查则说出了考生和家长的困惑。其实,面临困境更觉得棘手的还是我们的高校,因为面对这一“分数+等级”的高考模式,他们实在难以制订出稳妥完善的江苏考生录取方案。
这位状元化学仅得了A,北大招生发言人在“亮分”第二天发表的“如无双A+,分数再高也不录取”的声明也算是对这一怪现象的一个回应。既然江苏考试院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北大也就乘这一东风,非“全面发展”者不录了。(文 / 王淦生) 升学考试大学高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