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我的悲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叔叔、婶婶都是55岁上下的人,在城里做着一份整日与扫帚、板车为伍还招人歧视的马路清扫工作。1996年,他们说在乡下种庄稼活不下去,就找到我这个仗着一支笔从乡下“混”入城里的亲侄子,央求我无论如何在城里给他们找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事做。在文友的相助下,他们来到城里干起这份清扫马路的临时工作。
在随后的12年里,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叔叔、婶婶便拖着扫把拉着板车来到街头,双臂划动扫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直忙到十七八点钟才下班。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数九寒冬,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劳作,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就是中国人传统的春节,他们也是挥汗如雨地在街头忙活着。这样的环卫临时工,在我们这座城市大约有600多名,全都来自乡下,大都为40到60岁的中老年人,甚至还有几位70多岁的老人。叔婶“参加工作”的1996年,月薪是180元;4年后,涨到230元;2003年,能领到400元。没有加班费,没有劳保福利,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而我们这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到580元了。
新“劳动法”出台后,我欣喜若狂,心想终于有人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了。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在街头偶遇叔婶,问及他们的工资,二位老人说,一分钱也没涨。我愕然,“劳动法”在这里就没有效力了?物价飞涨之下,叔婶的生活可想而知。我只想问:这悲哀谁能来化解?(文 / 李红义) 社会保险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