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

作者:王恺

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0( 陈飞 广州美院的教师。去年,陈飞还是坚定的靠股市来实施“财产保卫战”的人,并且想通过与股市相辅相成的楼市、购买油画等多种方式来实行财产增值。可是不到一年,他的股票已经完全被套牢。他预备等待心目中的4年一个轮回的牛市周期来解套。目前对股票采取了完全不动的政策。 陈飞已经把投资重点放在买卖银锭等古董上,在他看来,这种买卖获利迅速,远胜过股票市场。他所买卖的银锭大多为5两或者10两的明清古董,售价在几千元到上万元。 )

环绕着丽江花园小区的珠江仍然舒缓而浑黄地流过。一年前来到这小区,这里弥漫着兴奋、不安和恐慌的气氛,当时正是股市、楼市价格飞涨,而通货膨胀也在齐头并进的时候,人人生活在“保卫财富”的积极状态中。

如昔,一位IT公司的员工,就在那种情况下辞职“专心炒股”,相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财产添砖加瓦,一年过去了,情况大变。今日的她已经恢复了工作状态,也断然拒绝了重访的要求。

去年因为财产激荡而引起的那种人人皆可感知的兴奋气氛已经荡然无存,面对着复杂的经济环境,小区不少股票狂热者是“就地躺下”,尤其是许多新股民,采用“三不政策”——不说、不看、不想,去忙别的事情了。可是,财产的消减却是事实,光靠“躺下”是不起作用的。

几个股票群的老大们各有各的坚持,而当时几个“财产保卫者”也拿出了自己的新思路——还是巴顿·比格斯那句旧话在起作用,中产阶级的财富如在山腰,上不去的话,就会往下滚落。

小区的商街依然热闹,在这里租个店面开个有格调的小店养老,是不少居民的生活理想,因此,漂亮的“丽”字楼下面的时装店和书吧越来越多,可是,据说这种商店开得多,倒闭得也快。

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1( 老张 老张的女儿是他的宝贝,去年他给自己定下了在股市挣1000万元的目标,其中有200万元是固定的女儿将来的教育费用。之所以给女儿定下这么高的教育费用,是因为老张有很强的不安全感,他不愿意女儿像他一样——刚到广州时,不得不在城中村安身,“病死也没有人知道”。 去年的志得意满变成了今年的无可奈何,老张说去年挣的钱今年已经全部被套了,不过,为女儿赚200万元教育费用的理想并没有消灭,尽管今年股市和公司都有不顺的事情发生,可是老张还在为妻子和女儿而奋斗。 )

还是站在房屋中介店门口的店员最热情——他们没有书吧老板的玩票心情,最近几个月广州楼市不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饭碗。他们甚至会冲到店外,拉住稍一驻足的过客游说。这种紧张而活跃的行动,是小区目前唯一的兴奋经济活动。

可是,这种兴奋,只加重了人们对股市的沉闷心情。

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2( 周京亮 周京亮去年还是新股民,也是广告公司的总监,在这个财富飞快贬值的年代,他有着深深的不安感,觉得自己无法负担尚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的费用,所以一直不肯要孩子,尽管去年在股市挣钱不少,可他还是这么想。 今年他是必须这么想,去年从股市赚的钱今年已经全部亏掉,他勉强算是持平的股民。可是,他却在股市中越战越勇,现在成了技术派的坚决拥护者,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股票分析心得发表在小区的讨论版上。 )

“真金白银在手”:放弃股市的人

小区的茶餐厅里面,陈飞手中包装精美的银锭看上去有些异样,与周围嘈杂的市井生活不一致。

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3( 江山 江山的理想是,靠几百万元的股市资本运作挣得基本生活费用,在广州郊区过舒适而又悠闲的生活,可以边炒股边写自己喜欢的文史文章。去年见到他时,他还是小区一个股票群的领袖,并且被人们戏称为“股神”。可是今年江山的理想已难以实现,他去年赚的钱已经全部被套住,今年在股市上的不断亏损,使他的生活逐渐简单化,用他自己的比喻说,去年还可以吃鱼翅,今年就只能吃鱼了。他觉得,财富减少的唯一应付之策是,降低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生活得愉快。 )

那些带点氧化层(行话称之为“包浆”)的银锭被他放在红木盒子中,然后卖给他的客户,据说利润比股市获利要高很多,最关键的是,“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很放心”——而且,这不是句比喻之词,重达5两或者10两的银锭是实在的“真金白银”,拿在他自己的手中,“特别有满足感”。32岁的陈飞笑起来还是很天真。

去年初,在美院工作的陈飞受了同事和小区朋友们的影响,初入股市,“那些朋友从来都是清高得口不言钱的,可是去年天天说股票”。陈飞将自己的积蓄投了下去,因为自己不是学经济的,对股票也没什么钻研,“我买的很多是报纸推荐的股票,有些是像中石油这样的蓝筹股”。还不到2007年底,陈飞买的股票就已经全部被套。

广州丽江花园小区居民资本生活后续调查4( 皇甫江 皇甫江是小区的另类,他曾经是小区的风头人物,开武馆,开酒吧,也开设有自己收藏的兵器小店“拔刀斋”,平时喜欢饮酒、写风头文章,为了养狗等事情和小区的众人闹得很不愉快。这位跨国公司的中国执行董事是个坚决的股市反对者,因为他自己曾经在股市上输光过。 可是这几天,他在股市上投入了10万元,在他看来,现在的股市是赚钱的好机会,他的投入,为的是给小区的股民们看看,他也是能在股市这只老虎的嘴边拔毛的。不过,他还是把股市当成一只老虎,“不能接近,只能偶尔趁其不备从中获利”。 )

陈飞的父亲是著名画家,虽然不管陈飞的投资生活,可是看他全部被套的股票还是忍不住说了话,“你还不如玩收藏呢,至少不像你的股票血本无归”。他有许多学生在收藏圈里混,知道一些门道。陈飞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藏家圈,可是和父亲一样,也对收藏小有心得:“白玉、翡翠目前已经到了顶点,不能进去;瓷器是阔人的游戏,10多万元也难以买到珍品。”于是,他把自己的基金于2007年10月份全部赎回,“当时基金还没有亏本”。

父亲在古董圈里混的学生帮陈飞找明清的银锭,那些5两或者10两重的银锭沉重华丽,陈飞付给他们一些赚头后,自己再加价30%卖给他的客户,“有些客户是平时装修时认识的,有些就是我在小区论坛上发贴子后自己找来的”。2008年春节期间,“我在论坛上卖出去100两纹银”。据说很多人买去是为了送礼,“好看又稀少”。

因为小时候一直和父亲玩收藏,所以他对真假文物有一定判断力,玩起银锭很得心应手,“像网络上卖的那些,我一看照片就知道真伪”。而他搜罗银锭的渠道比较独特,有很多外面看不见的云南牌坊银锭等,“卖得很好,资金流动非常快”。银锭收藏市场远不如别的收藏市场那么发达,也给了他很好的机会——“资金不会积压,上次买的50两的一个银锭,4小时之内就卖掉了。”对于他,银锭收藏纯粹是赚钱的生意,“而且是远比股市赚钱的生意”。不过陈飞有这样的习惯,他做什么,就觉得什么很好,去年他谈起股票来和今天谈起银锭来,口气同样的欣喜自信。

陈飞的股票一动不动,他甚至连行情都不再关心,前些日的“十连跌”对于他也不过是个遥远的消息。他说他研究过,一般股票市场是4年一个轮回,所以他可以等到4年后再去关心他的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意去做比较好”。去年的股市投入,至今让他后悔。

其实在去年的小区新股民中,陈飞绝对是运气好的一类,他虽然股票被套,但是他和父亲的投资很分散,股市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家在小区买的商铺现在已经还贷完毕,只是收取纯租金;买的一些油画还在升值的状态中;而他自己的装修生意也源源不断。可是,陈飞还是总感觉自己缺钱,所以毫不犹豫地从股市跳进了银锭买卖,“不缺小钱,可是大钱是始终缺乏的”。

小区的居民最近热衷于传播一个帖子,是分析去年股民的赚钱与否的,据说92%的股民是亏损的,4%是不赚钱不赔钱的,只有3%是赚钱的。陈飞当然是那92%。他觉得,自己买卖银锭一定要幅度加大,赚到的钱才能弥补自己的损失。过几天他要去福建,参加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办的收藏鉴赏会,顺便把他带去的银锭推销掉,“好在不难销售,现在很多客户都喜欢这些,买一个放在保险箱里,朋友来的时候拿出来玩,他们觉得有面子”。

更多的小区股民不像陈飞那样勇于创新去找财路,最普遍的反映是对股票漠然置之,去年喧嚣一时的若干股票群现在都已沉寂,按照去年的小区“股神”江山的说法,“好在小区的居民多数是用闲置的钱去投资,而不是用生活必须的钱来炒股票,所以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可是要说没有什么影响,那是纯粹的假话,“去年可以吃鱼翅的,今年也就只能吃鱼了”。江山嘲笑自己,小区居民的收入正在消减,欲望也随之钝化,“今年小区的楼市生意差了好多,买新车的也少了好多”。和他一个股票群的周京亮说,本来赚钱后想买的是奥迪,先是少了4个轮子,后来连车帮也没了,现在连奥拓也买不到了。

最受影响的是一些辞职后专心炒股的人,目前的股票市场显然不再能满足他们辞职时的宏大愿望,也不可能在目前花整天的时间炒股,于是索性重回职场,如昔就是一例。

积极等待和消极等待

江山和周京亮所在的“股色股香”股票群去年在小区论坛上曾经很出风头,是因为群里的人每人拿出1万元,用做共同资金,由江山去操盘炒股,然后分红,“以增加凝聚力”。

在我到来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0日,这笔资金全部清仓,除去年每人分红拿到了7000元之外,现在账户里每人平均还有5000多元资金,加上分红,比起当时投入的万元略有盈余,这点比大多数的股市资金的命运要好。至于这笔钱还入市否,以及如何入市,大家争议纷纷,江山的“股神”名号早已经成了玩笑,大家也不再认可他的操盘方式。

江山于今年年初已经将资金中的半数撤出股市,半仓入市,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大幅度亏损。他也看了小区转贴的那个百分之几划分股民的帖子,觉得他自己属于3%略微赚钱的,可是这些钱,已经不能实现他去年那么信心十足的说法,“靠股市赚的钱就可以养家”。江山在去年是所谓的小区的“忽悠”,鼓励大家放弃繁重的朝九晚五的工作,靠一两百万元资金做资本运作,在家里悠闲度假般地生活。

这种说法,有他自己的成功示范,因此在去年很流行。他放弃了自己作为物业顾问的高薪生活,而改在家里炒股,外加在小区论坛上谈文论史,满足了自己悠闲度日的愿望,可是,今年这种生活显然难以为继。不过,江山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放弃股票,他还是工作般看盘,约他见面要到15点以后。

虽然股市走向越来越暗淡,可是他还是利用一些小的波动在调整自己的股票,所以每天都很忙,“为了把成本继续往下拉”。在江山看来,今年的股市,和他经过的1997年的金融危机、前些年的股票熊市场一样,“都是正常的”。他也不期待在熊市能赚钱,“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少受损失”。

年初半仓的时候,他也没有大加宣扬,“谁问我,我才和谁说”。原来去年小区极端活跃的股票群已经把他的“股神”称号给抹去了,去年,人人都是股神,谁都自有主张。所以,他也不再在论坛里发表自己对股票的见解,“反正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他的想法,是等待,股市总有好的一天。

现在无法再从股市里套取所需的家用,“好在看着股市不好,我已经事先抽出一笔钱做现在的家用”。有车有房的生活不至于受影响,受影响的是一些奢侈的欲望,他打了个比喻:“鱼翅可能就不是想吃就能吃了。”

其实何止是鱼翅,日常的生活也开始简单化。小区周围的餐馆,去年来的时候路边都摆满了桌子,可是现在,清清冷冷的人少了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确实因为股市缩水而受影响。不过江山他们股票群每月的分红和吃喝目前确实是停了。

周京亮,广告公司总监,去年见到他的时候也是初次进入股市,投入不少,当时他很为股市兴奋,可是也隐含着对未来的若干隐忧。他觉得目前生活成本太高,所以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的话,是不会要孩子的。

今年的股市情况这样,他当然还是不会要孩子。

2007年10月,周京亮辞职,专心炒股,“倒真不是看好股票市场,而是在广告界干了10多年,压力太大,所以需要休息”。这个理由是真实的,目前股市低迷,可是他并没有去重新工作,而是继续在家里休息。而且,他还成为股市的坚定“技术派”,甚至花时间每天写些他的研究观点,在自己的股票群发表。

周京亮还是初学,可是对股市技术的痴迷已经很深,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应用一定的公式和模型,不仅可以预测股市的升降,甚至可以预测天灾,“我发现一个地理学家和他的几名学生,已经准确地把近几年的灾难都预测出来了”。寻找这个地理学家的事迹花了他几个月时间,目的也就是给自己在股市的应用技术理论打气。

去年10月辞职后他专心炒股,虽然是新股民,但是在目前的行情里也不赚不赔——“我已经很满意了。”他说自己每天把各种研究心得发在论坛里,是为了鼓舞大家,也是为了不让股票论坛太冷清,“我甚至预测了连跌之后的反弹日,可惜自己没敢买太多”。

因为沉迷,所以尽管在连日下跌的状况下还在股市里操作,“也是为了手感”。周京亮觉得,如果像小区很多人那样不操作、不看盘,整个感觉就会迟钝,“我也想像江山说的那样,把股市当成一种生命的过程,活到老、做到老,而不是一个套利工具”。

股市背后,永远是无数的生活故事。周京亮的车子不买新的了,房子也暂时不更换了,“五一”度假也从欧洲改成了泰国,可是最大的影响是,“把父母的钱也忽悠到股市了,结果父亲今年生病了,我说话的时候,底气就没以前那么足”。声音突然暗淡了下来。

事实上,这也是他积极在股市里每日操盘的原因。同在一个群的老茧却不像周京亮和江山那么积极看盘,老茧说自己“早就见骨了”,意思是自己的股票好早就已经赔到了当初的投入,现在被深度套牢,所以,干脆“就地趴倒”,什么都不做地消极等待。老茧也是去年的新股民,去年的精神头比谁都足,可是今年,他在目前的状态下采取了消极等待法,觉得与其随时踏空,不如去忙别的事情——运动,忙一些以往的生意。情绪反而比一天到晚泡在股市里强很多,时常发出爽朗的笑声。

消极等待,是因为今年做股票吃了亏,“有天急着清盘,一天就损失了10万元”。结果就骂骂咧咧地和股票群里的人见面,可是,谁说他是难以承受股灾的新股民,他就和谁急。“怎么到这个时候还有人冒充股神?全是冒牌货。”他说,“熊市里才见功力,谁敢把自己的股市交割单拿出来亮相?”

在去年,老茧有很好的清仓机会,也确实清了仓,“可是耐不住诱惑,又进去了”。导致现在一动不动。所以老茧也对小区里的任何消息派、技术派都处于怀疑状态,“没有一个消息是真实的”。他感叹,唯一真实的是欲望和人性,而自己也为自己的欲望付出了代价,“那就是节制欲望”。本来赚的钱,买部好车绰绰有余,现在,连车也省了。

“赚的钱往往不是自己的,亏损的才是自己的。”老茧的话,是小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小区股票群的没落

2007年做采访的时候,当时的股票市场不仅使小区的情绪普遍高涨,也使小区的炒股人群分化。小区隐藏着若干有竞争之心的股票群,各个群有不同的消息源,也有自己群特有的对股票判断的得意之情。

可是,今年这些曾经喧闹的股票群都安静了下来。江山他们的股票群是如此,老张他们的股票群也是如此。去年,老张群里曾经有位核心人物,一位曾经有过证券行业经验的从业者,他每次都拿出貌似准确的消息,也确实,大家从这些消息中得益不少。

一个女孩子,因为按照这些消息炒股赚了钱,还专门买了块名表,感谢这位核心人员。而在老张他们的描述中,这位核心人员之所以总是发表各种消息,不是为了要感激,更多是要面子,是要在众多朋友中间展示自己的股市研盘能力和消息来源准确。

可是,今年5月之后,这位核心人员基本很少出现在论坛上了,一出现大家就嘲笑他,说他害大家损失了多少多少。老张笑话他说:“我们这种跟风的就算了,那个抵押了房产跟你走的怎么办?”原来那个买名表的女孩子因为过于相信这位核心人员,把自己的房产抵押在某个股票上,现在一筹莫展。而这位核心人员也尴尬不已。

股票群里很安静,再没有对某个股票的判断,按照老张和朋友刀哥的话说,大家最多也就发发关于嘲讽股市的笑话。有时候,核心人员还上来,给大家鼓鼓勇气,可是,这种行为被刀哥称为“打强心针”——鼓励他们撑下去,而不能起实质作用。

群里的荣誉,已经从这位核心人员身上转移到另一个女孩子身上,她是今年3月份股票刚受损失的时候就坚决清仓,资金损失最少,也因此成了成功典型。“现在,股票群里的榜样是不炒股票。”

每个人都必须要支撑下去。老张去年给自己的理财目标定下的是1000万元,今年却突然很认真地讨论起来,300万元是否可以过退休生活?

老张的股票早已经被套住,可是他一点不怪给他消息的人,“是我自己贪婪,出来了又进去,只能责怪自己的欲望”。因为经历了1997年的经济危机,所以无论是老张还是江山,都有种相对淡定的心态。老张说,那时候是损失了10多万元,可是,心情比现在还糟糕,因为那是准备结婚买房子的钱,全部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而这回所损失的只是生活支出外的资金,如果能多赚点,就多享受点,否则少花点,体现在具体的事务上,“周六本来要陪太太去中山买衣服,算算账,股市里没钱,油价反而升了,两人一算账,待家里了”。

老张一边取笑自己是股市里的灾民,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在自己跟前玩耍的女儿。去年股市发达的时候,他准备给女儿挣出200万元教育基金,包括出国留学的费用——这是死任务。可是今年公司业务和股市一样不顺利,这200万元却一定不能少,老张的笑容中有骄傲也有无奈。与此同时,小区论坛关于股票的核心帖子也变了内容,去年最红的帖子是,“股市挣了300万元,可以养老了”,引起了争论一片,很多人认真地算了笔账,结论是,300万元根本不够。而今年大家却又重新算起账来,最通常的结论是,要是安安静静地生活,一二百万元就够了,甚至都还多。

财富缩减后,欲望也严重钝化了,去年不少列为生活必须品的东西,纷纷从大家的讨论帖中删除了。

谁能保卫财产?

皇甫江明显地平和了许多。去年见到他的时候,这位跨国公司的执行董事威风十足,展示着他收藏的刀剑,一身唐装,十足风味。

去年股市高潮期,他严禁自己公司的员工炒股,说那是赌博一样的玩意,他们会死得很惨,“可是他们还是偷偷摸摸炒股”。他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过某证券机构的总经理,当年正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剧烈起伏期,“结果死得很惨”。他发誓再也不碰股票,而把很大精力放在收藏上,古董刀剑只是其中一例,西方的古董袖扣、首饰,全是些玩家们很少碰的东西,他却能拿出无数套。而他在若干时尚杂志上开设的专栏也神乎其神,全是搀杂着他自己的社会观察的奢侈品游戏。

今年,他换下了那身装束,说“不装了”。简单的T恤衫反而更本色,可是一张口,还是很有煽动力,甚至比去年那些昂扬的话更有力。原来,就在十连跌的最后一天,他花10万元买了股票,打破了自己不涉足股票市场的诺言。

之所以拿出这些钱来买股票,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为了给员工,包括小区里叫嚣的股票群一点颜色看看。“股市是只老虎,我能不知道?可是,我就是要在虎口拔根毛给大家看看,表示我也能干这行。这并不是说我就能斗过老虎,从此就要打虎为生了。”他坚定地声称自己并没有改变自己初衷的意思,而只是拿10万元出来做游戏,“我看准股市已经到底了,10万元很快会变成20万元”。他还鼓动员工们都拿钱出来买股票,可是,谁都不听他的。

“我甚至和他们说,输了算我的。”可是员工们还是不动手。在皇甫江眼中,股市和他去澳门赌博的所见所闻一样,总有输赢,而最终的失败者全是股民。他说自己很看不惯小区论坛上那些喧闹,“尤其是去年,股市好的时候,各个都以为自己多么牛,其实是虚妄”。

他觉得,自己过去那些丰富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也因此,自己目前埋头写的书才更是真实的人生。“那些表面上叫嚣着要靠股市买车买房,觉得自己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股神,早就该受到这样的教训。”

而那10万元,就是他自己拿出来,给股神们看的教训。

他不通过股票赚钱已经很久了,因为玩惯了奢侈品,所以有时候“靠那赚点小钱花花”。在国外,买到切割良好的钻石带回国内来,“带在身上,连关税都不用交”。而国内这样的好货色,大家都抢着要,随手就能赚上几十万元。在皇甫江看来,贪婪、欲望和股票市场的沉浮相辅相成,成为他们这个小区的一个大主题,他自己最希望地是超脱——可是,又哪里能超脱?

小区也有坚决不买股票的人,张怡芳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上世纪90年代的股市弄潮儿,也是今天的彻底沉默者。去年,她就冷言旁观了小区在股市冲击下的种种变化,今年,她仍然是过去的态度:股市里的沉浮太正常了,任何以为自己可以拯救自己的想法,都不太符合实际。

“任何技术派都有缺陷,都只是在一定波段起作用。”在牛市的时候,用现在的一些模型去分析,往往已经到了波顶,可是还会再涨,这时候技术派就犯了过早抛出的毛病。而熊市的时候,早已经见底了的股市,在技术派看来,有时候还可以再投资,结果还是被套住。“满大街都是技术派的书籍,如果真的有用,那么所有的学以致用者都可以发财了,可是结果显然不是这样。”

再比如在收藏行业投资,“短暂时间内,在一个不饱和的收藏行业,例如银锭,确实可以赚钱,可是一旦资金大量流入,那么流通就越来越慢。白玉行业就是这样,唯一可以保证自己不受影响的就是及时收手”。在她看来,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财产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受损失,唯一的办法是少受损失。“乐观主义者往往受损失多,是因为他们相信股市,或者一些获利大的市场,所以现在被套深重,可是一旦机会来了,他们赚钱也多;悲观主义者保守,他们受的损失小,因为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收手了,可是,这种人在牛市上挣钱也少,因为他们随时会放弃。”

江山觉得自己正成为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尤其是今年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更增加了他的这种观点,总觉得人是可以突然丢失一切,包括金钱、房产,“你看看地震就明白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某天会带少量剩下的钱,去某个偏远的小城,住上一年或者几年。

可是,在股市上,他还是被迫无可救药的乐观,“被套在里面的人,没有真正敢于悲观的”。■(文 / 王恺) 广州股票陈飞股市股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