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的六个关键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六叔”的六个关键词0( 20世纪50年代,李翰祥加入邵氏开始了导演生涯 )

6亿港元

从1987年邵氏停止制片后,邵氏出品的那些银幕经典就几乎难与世人见面了。1999年邵逸夫观念转变,把片库中760多套电影的版权以6亿港元卖给了马来西亚的Usaha Tegas Sdn Bhd财团,该财团为此在香港成立了天映娱乐公司,并花巨资数码修复了电影的底片;除通过DVD的方式陆续推出市场外,还通过收费的天映频道播出,满足邵氏影迷的需要。

慈善

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香港邵氏基金会,以资助医院、教育机构,设立奖学金及师资培训为主。其实邵氏家族的慈善传统由来已久,邵逸夫在新加坡创业期间,时值中日战争爆发,著名文人郁达夫组织了抗日救亡话剧义演等活动,使用的剧院就是邵逸夫无偿提供的。从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中国内地的社会公益事业。邵氏基金会基于低调做慈善的原则,拒绝透露准确数据,不过据初步估计,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已达31亿元,捐助项目超过45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以至中国内地的高等学府内频频出现“逸夫楼”的字样。2002年,邵逸夫成立了每项奖金达100万美元的“邵逸夫奖”,用以表彰在生命科学、天文学及数学方面的杰出科学家。

养生

“六叔”的六个关键词1( 林黛于1958年出演李翰祥的黄梅调电影《貂蝉》 )

邵逸夫的长寿一直是港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就极其注重养生之道,每年光野生人参就要吃掉3两。一位已故香港艺人曾向媒体披露,一次和“六叔”一起如厕,整个洗手间都充满浓重的参味。后来邵逸夫放弃人参进补,以气功护身,闲暇之时,他还在无线高层中略微教授几招。现在他每天5点左右起床,在楼下散步1小时,然后回家开始练气功。

朴素

邵氏及TVB均为香港上市公司,单从邵逸夫持有股权计算,他名下的财产已超过100亿港元,且不包括他的海外资产和早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投资。虽然名下坐拥逾百亿资产,他的生活却相当朴素,多年来一直住在清水湾公寓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对于生冷和油炸食物还有所禁忌,现在却完全放开肚子。平日他的三餐都由佣人打理,一般为普通家常菜或上海菜。

情感

邵逸夫早年在新加坡创业,遇到原配黄美珍,一见倾心。婚后黄美珍生下两男两女,大儿子维铭和次子维钟常年在新加坡经营地产事业。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逝世,直到10年之后,邵逸夫才和多年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结婚。方逸华1969年加入邵氏之后,从采购做起,在邵氏内部实行改革、精简开支,两人在事业上配合得恰到好处。婚后,方逸华依然居住在离清水湾大厦5分钟车程的别墅中,平时大家只在公司里见面,只有周日,方逸华才会到邵逸夫住处共进午餐。2000年方逸华开始担任无线董事局副主席一职,邵逸夫逐渐退居幕后。

荣誉

1974年,邵逸夫获得英国女皇颁发CBE勋衔,3年之后为表彰他对影视业的贡献,以及他在香港的慈善捐赠,再度册封他为爵士。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他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此后,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以表彰他对该市的福利贡献。1999年,邵逸夫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去年台湾金马奖的“终身荣誉大奖”和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世纪影坛大奖”,都对他在电影界的巨大贡献做出了肯定。■(文 / 陈小艺) 六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