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米苏风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提拉米苏风格”0( 一层走廊以顶部光带做指引,连接东侧客厅和西侧餐厅。咖啡色的“盒子”贯穿4层楼,为整栋房子的设计主题 )

刘孜的家是一座独栋三层别墅,外带一层地下室,面积约300平方米。房子和庭园被大半个人高的绿色植物环绕,推开木制篱笆小门走进去,穿过20平方米左右的前院,一进屋,首先是挑空到二楼的玄关。左手边一堵嵌有巨大热带鱼缸的白色厚墙分隔了西边的开放式厨房、餐厅和东边的客厅,客厅的东墙是一整面落地窗,通向前院的正方形木制平台。

踏着人造石的白色楼梯而上,二楼有一个小小的起居室,卧室则是为父母准备的,和一层同样的位置上有洗手间。三楼的主卧把原本三间的结构全部打通,卧室和以浴缸为主体的“干区”卫生间采用半隔断的敞开式,“湿区”由一个整体淋浴房构成,东边的落地窗外有一个约10平方米的小天台。考虑到进门先换衣服的习惯,20平方米的衣帽间被安置在地下室东侧,西边是书房和保姆房,养了多年的雪橇犬和泰迪熊也把狗窝安在了这层。从书房的落地门推门而出,是一个40平方米左右的后园,包含当时开发商附送的地热温泉池。刘孜最近的计划是在厨房的西墙上再开一道门,这样就可从一层的厨房直接步入后园。

2005年拿到毛坯房后,刘孜最初请了朋友松原弘典,他也是新三里屯的设计师之一,“但他实在是太忙了,最后又逼着我亲自上阵”。松原出身于伊东丰雄事务所,曾参与仙台媒体的设计,10多年前来中国发展。跟着张永和也工作过一段,是松原给出的“盒子”设计主题。“在国外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是分不开的,他考虑的不仅是内部装修和结构装修,而是在结构上怎么让它更合理,更人性化。”刘孜说。

在走廊的承重墙上,开发商留下了电箱的控制面板,并且每层同一位置都有一个,规定不许改变或挪走。为了掩盖这难看的必要设施,于是先有了房子正中间的“盒子”。用什么材质呢?刘孜最后选择了深咖啡色的贴木皮,包裹住四层的承重墙,电箱部分做成一扇薄薄的门,这也是家里最大的盒子。

玄关处的厚墙也以同样的概念做成白色盒子,迎门那面的热带鱼缸看上去像是镶嵌在墙体里,打开薄门,鱼缸下端的水泵供氧系统被掩盖起来,同时减少噪声,最底层的格子里堆放着经常使用的小杂物。转到墙的背面看上去是一组白色立柜,拉开左边的一对其实是冰箱,刘孜聪明地选择了两个三星的嵌入式,每个只要3000多元,设计成对开门。右边一组在腰部嵌入微波炉、液晶电视,为了买到和微波炉尺寸相同的液晶电视,追求细节完美的她跑了无数次电器城。

“提拉米苏风格”1( 餐厅里窗的位置计划改造成一道门,直通后院 )

因为骨子里对极简现代风格的热爱,使得家居功能像是“长”在房屋结构里。比如客厅里的DVD等设备,被收纳在液晶电视下方一道高出地面25厘米的白色长条平台中;三楼洗手台的镜子也是条状镶嵌在半隔断的墙体中;包括刘孜的化妆台,都是力求用最简洁线条实现功能的嵌入式设计。

房子整体色调以白色为主,灰、黑点缀。“如果用食物来形容,我的家就像一道提拉米苏,让人有回味的空间。”在简洁和冰冷之间把玩分寸。比如客厅,一套白色的B&B三人方形沙发,两把经典的Flexf Orm黑色扶手椅和小边桌。一黑一白两张圆形Moroso矮几,在白色墙壁的大背景下,如不开灯,显得清爽有余、温暖不足,加上一块灰紫色羊毛地毯,就好多了。她还喜欢根据心情和季节做局部改动,在家具摆放密度上也讲究中国画的留白,否则再大的空间也会有拥挤感。

“提拉米苏风格”2( 主卧室也是极简风格的,不开灯会让人感觉“偏素”,曾有朋友调侃:“这屋子简直是和尚住的” )

一楼的地面为了达到无缝效果采用了自流平,这是一种液态物质,倒入地面,会根据地面的高低不平顺势流动,自动找平,干燥后光滑、平整、无缝。地面亮度也可自选,最亮能产生倒影,刘孜选择了相对亚光的。因为高度防潮、防菌的特点,一般自流平多出现在公共空间或对空间要求高的精密行业,很少用于家庭装饰。当然它的造价也相当昂贵,客厅不到30平方米的面积就花了8万元。

自流平的烦恼是稍稍不注意就容易有小划痕,这容易让来做客的人紧张,刘孜并不后悔这个选择,笑说划痕不过是时光雕刻的痕迹。

“提拉米苏风格”3( 客厅完全遵照“提拉米苏风格”,Moroso一黑一白两个咖啡桌相映成趣,深紫色地毯使白色自流平的地板不致于显得那么冰冷 )

由于丈夫杨泓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对于灯光要求高,加上刘孜有轻微的神经衰弱,整栋房子多采用间接照明的暖色系灯具,减轻了白色墙壁的冷感。因为对灯光的要求,还闹过笑话。二楼会客厅用了个白色正方体香熏炉状的小吊灯,其中一面开窗,灯光由此而出,原定放在天花板一角,灯光折射在墙壁上,达到温馨朦胧的效果,等到验收时却发现工人把灯挪到了正中,还振振有词:“刘小姐我告诉你,这个肯定是要放中央的。”

刘孜的家绝对是设计爱好者的乐园,各种奇思妙想的产品,美观之外还饶富趣味。书房里Hannspree的淡黄色小绵羊电视机童趣十足,同时又可充当电脑显示器,床头的Oregon电话兼具闹钟、广播、天气预报的功能,浴室干区里的卡通幻灯片能为泡在浴缸里的人增添一份奇幻感觉。湿区的淋浴房则根据开关次数的不同,顶部的LED小灯泡可变幻颜色,不同心情不同选择。这个创意来自科马一套随温度自动变化灯光的淋浴房,由于38万的价格过于离谱,刘孜把创意跟老公一说,老公再跟水电师傅交代一番,就改良成现在的样子。

“提拉米苏风格”4( 影视演员刘孜 )

尽管各种设施多是名品设计,但刘孜拿到的折扣通常让人惊呼不可能,她的秘诀就是囤货。“你看,这个意大利的Albatros按摩浴缸,四折买的;坐便器是德国高级时装品牌Joop,五折拿下!”一般说来高端家居店基本不打折,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尾货甩卖或店面装修。遇到喜欢的店或产品,刘孜总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打折时店员会以短信通知她。■

半疯加理想主义装修狂

“提拉米苏风格”5( 前院的正方形木制平台很适合清晨练习瑜伽 )

自从实现15天独自装修140平方米房子的“壮举”后,刘孜被朋友们奉为“装修狂人”。

2000年的夏天,为了装修方便,刘孜干脆搬到新居对面的酒店住下。“每天穿着吊带、人字拖,疯狂老鼠一样在所有的建材城里穿梭,特别不顾形象地跟人砍价,而且发条上得很足,晚上都不怎么睡觉。”小到餐具,大到电器橱柜,都以最便宜的价格拿下,她购物靠直觉,只买一眼看中的东西。

“提拉米苏风格”6( 小区门口刘孜与朴树合开的Pompers宠物美容店也延续了“提拉米苏风格” )

那套精装修的房子,厨房被全部改造,卫生间改造局部,除了电线设计、地面和墙面不改以外,每一根钉子都是她自己买来的。装完后,刘孜去外地拍戏的三个月正好晾晒、挥发气体,回到北京看着全新的家,“拍戏时的疲惫一扫而空。看似辛苦的装修过程其实是一个关爱自我的仪式,家是送给自己的最妙的礼物”。

第一次装修给了刘孜圆梦一样的感觉,而关于家的梦想可追溯到小时候。对数学极为头疼的她,草稿本上都是未来房子的涂鸦:屋顶上的瓦片是七彩的,沙发是圆圆的,窗帘是妈妈纱裙的质地,院子里种了很多向日葵,屋前还有条弯弯曲曲的小径,自己则脚蹬高跟鞋,身着蓬蓬裙,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提拉米苏风格”7( Oregon的电话集MP3播放器、收音机、闹钟于一身 )

上小学之前,全家住在一栋由病房改造的老楼里,灰色的墙,老式木楼梯,灯光昏黄,空气里全是消毒水的味道。家里一张床、几件简单家具,都是爸爸自己打的。上小学后搬进一套两居室,卧室还兼着客厅和饭厅的功能。“住在饭厅里很好,我半夜睡觉会禁不住香味,爬起来抓一把油炸花生米塞进嘴里,能嚼巴嚼巴又睡了。同时饭桌也是我做作业的地方。”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不拍戏的时候,从起床开始,大部分时间就泡在饭厅里,吃点东西喝喝茶,趴在餐桌上看书上网,有时还指点一下保姆的厨艺。

尽管朋友装修时都希望从刘孜那里得到些建议,但她还是很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帮到别人,毕竟审美是件非常主观的事。家是一种表达,也是一张名片,所以她轻易不敢在自己地盘之外发挥特长。父母当然是例外,前不久他们在老家贵阳买了新房,从装修到买家具都是刘孜远程遥控,经常跟工人师傅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文 / 陈小艺) 装修家居提拉米苏风格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