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谁让学生变成这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又到期末,要考试了。自行复习这两周,是我这个教师最“难过”的时间。
停课之后,手机电话突然多了起来,多是不认识的号码,我也没一一回复,后来突然多了很多短信,我才明白,原来这些不认识的号码,都是我教过的学生打给我的。短信的内容大同小异,举一例:“老师,我是某某。情况比较特殊,学生确实非常需要您的帮助。学生现在还没有工作,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准备了一张500元的购物卡,希望有机会单独交给您。另外,您看能不能给我一份与考试密切相关的资料?学生拜托您了。”
像这样明目张胆、明码标价地索要,还真是头一次看到。震怒之余,真想把他们举报给院里、举报给学校,将这样的学生开除。不过转念一想,既然他们敢发这样的短信,就说明他们不怕我举报;既然这么多学生都敢这样,就说明这绝不是个别现象。以前只是在考试后,会断续接到一些学生的电话或短信,什么“老师我发烧了,没有考好,您能不能手下留情?”什么“老师我要申请出国留学,您能不能给我打90分以上?”甚至有学生提了西瓜在我家楼下堵着。如今还没考试就开始了“攻关”,他们越来越谙熟这个物质社会的规则,知道什么才能让他们切实获得好处。是谁让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呢?若无消费的“市场”,这种“交易”又怎会在学生中间流行走俏?(文 / 小西) 升学考试大学学生
上一篇:
输入资本输入风险(485)
下一篇:
一位志愿者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