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一位志愿者的反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抗震救灾中,就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亲眼所见,虽然绝大多数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都在无私地付出、辛勤地劳动,但就像有些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确实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瑕疵。
一天傍晚,卸完物资坐在台阶上休息,忽然一股刺鼻的气味让我们警觉起来,有物资起火了,但火源在哪儿还不清楚。我们所在位置是储存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仓库,一层大厅堆满了被褥、衣服等易燃物,门外草坪上堆放着大量安全帽和行军床。很快发现了火光,是仓库门口右侧草坪上的安全帽堆在了景观照明灯上,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炙烤周围物品导致起火。当时场面有些混乱,志愿者、军人、工作人员从四周拢过来,可是大家手中竟没有任何救火工具,更不用问此前是否制定了防火预案。幸亏发现及时,物资很快被移开,几乎没有造成损失。负责照明控制的员工与现场救灾物资管理人员随即就谁该为此事负责大吵一架,从他们无奈的表情判断,这只是简单的斗嘴,但这些细节暴露出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别看这里的物资充足、丰富,实际上发放到前方灾民和救灾人员手中的分量只能用克来计算。责任的重大不言而喻。我想,在公共事件中,社会道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短期内,它的效能优于一些理性制度的约束。然而,对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救灾工作,需要的不仅是短期高效的行动,也必须是按部就班、条理清晰、管理严谨的稳步展开。(文 / 张男) 志愿者
上一篇:
谁让学生变成这样?
下一篇:
我的房子抗几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