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SL:有一种传奇来自破坏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 1969年,圣·洛朗身穿“狩猎外套”出席首家成衣店开幕
)
看到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去世的消息,忽然觉得,这个场景好像已经发生过一次。2002年1月的某日,我蜷坐在巴黎拉法耶大道附近一个小房间里,看电视里直播他的告别发布会。至今记得那天的奇怪感觉,明明灯光繁茂、巨星扎堆,坐在屏幕前的观众的我却只觉出悲凉,仿佛看见英雄末路。1999年他的“左岸”系列被卖给Gucci,随后设计师也换成了他并不喜欢的汤姆·福特。那3年时间,他时尚之王的架子撑得辛苦,终于决定别过。记得告别发布会到末尾的时候,一身黑衣的他被一群黑衣女人拥到台前。站他身边的,是几个雍容的中年贵妇,不认得其他面孔,只记得有一侧是那个法国人爱了几十年的老牌影星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印象中她穿了一套YSL黑色“烟装”,眼睛红红,伤感是真切实在的。还有谁像圣·洛朗这样待她呢?30多年供她在时尚缪斯的高位,从青春到暮年。告别会上,德纳芙唱了一首很好听的老歌,《我最好的爱情故事就是你》。都说圣·洛朗不爱女人,这首歌也许无关爱情,唱的只是心境,唱给一个人和即将随他消逝的时代。
伊夫·圣·洛朗的时代,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辉煌于“烟装”。序曲则在1957年,时装大师迪奥突然离世,做他助手两年的圣·洛朗被推向Dior设计首席。1958年,21岁的他独立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时装系列——“梯形”(Trapeze),发布会结束后,场下反应极其强烈,有人大喜,有人大恸,因为“Trapeze”窄肩、宽裙摆式的梯形宽松让迪奥举世闻名的“New Look”风格彻底不见了。1947年“New Look”系列推出时,整个时装界都被Dior的华丽迷倒。3年后威尼斯诞生一场著名的化装舞会,画家达利的夫人加拉·达利穿上迪奥亲自设计的晚装出席,当舞会被希区柯克拍进电影《捉贼记》,“New Look”细腰系列开始被全球的女性狂热追逐,法国女装的奢华特性被他用精简而高雅的设计放大到极致。但圣·洛朗在大师离去的第一场发布会上就毫不留情地“背叛”了恩师,他的前卫突破,给时尚界带去了年轻气象和新的争论。他在Dior主持设计期间发表了6大作品系列,但鳄鱼皮夹克、黑色大外套等设计在Dior老客户看来实在太出格。1960年他被替换,应征入伍,在军中因为受到精神虐待而发病,住进巴黎南部一家精神病院。比圣·洛朗大5岁的年轻贵族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拯救了他。1961年,贝尔热出钱帮圣·洛朗成立工作室,独立个人品牌YSL诞生,两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就这样一直做伴到最后。
过后来看,他在1958年的那次时装发布实际上参与组成了法国暗潮涌动的50年代。这是个叛逆色彩浓厚的年代。这种界定并非来自某个抽象的思潮,而是由一系列偶然的事件推动。比如1954年萨冈处女作《你好忧愁》的初版,比如1956年碧姬·巴铎在《上帝创造女人》中的性感演出,再比如1958年开始成气候的电影新浪潮,总之是一批拥有“自由灵魂”的女性形象出现了。1957年特吕弗执导短片《淘气鬼》,在女星拉芳身上发现了角色所需要的“自由的灵魂”,没想到她真的从此成了银幕上法国女性的“自由之风气”。拉芳后来又为特吕弗出演了争议影片《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她在片中表现出来的致命诱惑比碧姬·芭铎的性感更为复杂,暗藏两性之间的较量。随后在新浪潮电影中被观众喜欢的,是让·莫罗那样气质的女星,用特吕弗的话形容,就是“兼具男子气概和强烈女性魅力”,有一种破坏的力量。
身处时尚界的圣·洛朗,前瞻性地迎合了这种观念审美。或者说,天性所赋,他加入了对那个时代女性观念的重新建构。圣·洛朗的叛逆性始终被他天生害羞的外表遮盖。恩师迪奥在“New Look”中宣扬的女性解放主义只是建立在裙装上,他却在几年后大胆表达出自己颠覆性的破坏欲望:为什么女人不能够身着裤装在正式场合出现?他的灵感来自1个多世纪前法国最受争议的女作家乔治·桑。19世纪30年代,乔治·桑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从外省到巴黎,开始她蔑视传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抽雪茄、饮烈酒不算什么,她在巴黎文化界最个人化的标志就是长裤,在女人只能着裙装的时代,她以长裤这种男性打扮出现于各个沙龙,成了鲠在传统人士嗓子里的一道刺,拔不出、咽不下。而100多年后,经圣·洛朗之手,她对长裤的癖好居然成全了女人的一个新时代。长裤成为中性时尚的代表,圣·洛朗用肉色裙装、塔士多长裤和透视装来表明他对摒弃胸罩、解放身体的支持。
1966年,圣·洛朗设计了那套在时尚史上堪称永恒的“烟装”:黑色短上衣,长裤,领口系着丝绒蝴蝶结的白色蕾丝衬衫。“烟装”英文称“Smoking”,原意是男人穿的一种无尾礼服。从前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会脱下燕尾服,换上这种没有衣尾、刺绣和徽章的轻便服装,坐在吸烟室里,边抽烟,边谈论文学、艺术和政治话题。吸烟室在那个时代女性是不能进入的,“烟装”因此成为男权的象征。1966年圣·洛朗推出“烟装”的时候,法国妇女刚刚得到一个权利,即不必得到丈夫同意就能直接在银行开立账户。在寻求平等的女性运动背景下,“烟装”的意义超越了时尚本身,也决定了它的无法超越,传奇来自于圣·洛朗对时尚秩序的彻底破坏。圣·洛朗第一次为凯瑟琳·德纳芙设计剧装,就是1967年在超现实主义导演布努埃尔的影片《白昼美人》里面。该片最经典的手绘版海报上,德纳芙穿一件黑色露背礼服,那就是圣·洛朗的设计。从这次合作开始,德纳芙成了YSL品牌最完美的诠释,圣·洛朗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圣·洛朗几乎每年都推出不同款式的“烟装”,裙装加裤装50多套,而每一套“烟装”的第一个试穿人一定是德纳芙。他甚至说自己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为了德纳芙。她也品出了“烟装”最本真的气质,“既阳刚又柔美”这样俗套的描述还不是最完美的表达,倒是德纳芙一句家常话,说出了它的味道。她说,穿上“烟装”,就觉得自己是个不一样的女人。
( 优雅的德纳芙将圣·洛朗女装的风格完美演绎 )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圣·洛朗仍然持续不断地产生经典,其中包括他向现代艺术家致敬的毕加索系列和蒙德里安(Mondrian)系列,那些T台模特身上的色块令人难忘。圣·洛朗将他的破坏性几乎保持到了生命尽头。1996年,他突然对外宣布不再沿袭时尚界的公开发布方式,而是召集几个熟悉的记者和朋友,在极私密的气氛下展示了自己的最新设计。这一年,他也是第一个在网上做发布会的设计大师。2002年1月,他在告别发布会上浓缩了自己的一生:“我今天宣布离开我深爱的时装界。对今天的女性还穿着西裤套装、‘小晚礼服’(Tuxedos)、‘水手外套’(Peacoat)和‘风衣’(Trench coat),我倍感自豪。我觉得自己从各个方面创造了现代女性的衣柜。”2006年10月6日,为20世纪女性创造衣柜的人倒在自己的奔驰车旁边,此后一直被病体纠缠。2008年6月1日晚23点10分,和酒精、毒品、性一起折腾了大半辈子的圣·洛朗离世,他的同性伙伴皮埃尔·贝尔热仍然是他最后的发言人,包括死讯。■
( “烟装”的诞生超越了时尚 ) YSL圣罗兰时装迪奥伊夫·圣·洛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