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前吃点色氨酸

作者:袁越

(文 / 袁越)

比赛前吃点色氨酸0

6月7日,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上输给了卡塔尔队,出线形势不容乐观。两队的第一回合交锋打成平手,赛后中国队抱怨那场比赛的裁判吹黑哨,憋了一肚子气。第二回合的比赛开始不久,裁判又吹给卡塔尔队一个点球,中国队的队员们认为这是误判,再次控制不住情绪,导致全队心态失衡、脾气急躁、犯规增多、动作变形,最后输掉了这场比赛。

即使那场比赛的裁判确实吹了黑哨,中国队也不应该急躁。急躁的结果往往对自己不利,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失去理智,犯下大错。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冲动呢?

答案很可能是一种化学小分子——5-羟色胺(Serotonin)。

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俗说,神经递质就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小分子。科学家们早就发现,5-羟色胺能够调节人的情绪,那些容易冲动、比较好斗的人的大脑内5-羟色胺水平往往比正常人低。但是,没人知道5-羟色胺是否真的是导致冲动的原因。

今年6月5日,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在其网络版上刊登了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莫莉·克罗克特(Molly Crockett)及其同事发表的一篇论文,第一次证明了5-羟色胺和冲动之间的关系。

克罗克特找来20名志愿者,让其中一半的人服下一种神秘的药丸,短暂降低他们大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然后她让志愿者们玩一种游戏,组织者给玩家发钱,然后让得到钱的人从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钱分给另一个玩家。后者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如果他觉得不公平,可以拒绝,但是这样的话两名玩家就都拿不到钱了。

想象一下,如果第一个玩家得到13英镑,分给第二个玩家6英镑,后者应该没什么不满意的,但是如果第一个玩家得到30英镑,仍然只分给第二个玩家6英镑,后者肯定会觉得不公平。问题在于,如果后者因愤怒而拒绝,那么虽然前者一分钱也没拿到,他本人也落得个两手空空,其结果比他接受分配方案(从而拿到6英镑)要差。

克罗克特把第一名玩家“拿出高于45%的钱给下家”的分配方案定义为“公平”;低于45%、高于30%的分配方案定义为“不公平”;如果第一个玩家只肯拿出20%的钱给下家,则被定义为“极度不公平”。研究结果表明,5-羟色胺能够影响试验者的选择,让他们更加倾向于拒绝不公平的方案。比如,对照组拒绝了大约65%的“极度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而5-羟色胺水平低的试验组,这个数字是80%以上。

克罗克特还对比了两组试验对象的情绪变化、对公平的判断力,以及他们对金钱奖赏的看重程度,结果说明两者没有区别。因此,克罗克特认为,两组试验对象之所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完全是因为5-羟色胺让人对“不公平”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抵触情绪。

“对‘公平’的喜好是人类共有的特征。”克罗克特说。以前的试验多次表明,即使冒着失去几个月工资的危险,试验对象仍然会选择公平,放弃金钱。

克罗克特的这项试验清楚地表明,缺乏5-羟色胺的人会对“不公平”更加无法忍受,因此就会做出在常人看来非常“冲动”的决定。好比中国足球队,明知冲动的结果对自己不利,但最后却仍然选择了冲动。

如果这个结论是对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遗憾的是,5-羟色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口服或者注射5-羟色胺不起作用。但是,科学家知道,5-羟色胺是用色氨酸为原料(科学术语叫做“前体”)合成出来的,色氨酸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因此,只要提高色氨酸的水平,就能间接提高5-羟色胺的含量。

事实上,克罗克特正是通过阻断色氨酸的办法,让受试者短暂缺乏5-羟色胺的。

色氨酸是人体必须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巧克力、大豆、鸡汤等食品中富含色氨酸,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食品在很多国家都被认为能够让人高兴的原因。

5-羟色胺是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前体。褪黑激素大家都知道,是一种调节睡眠的小分子。因此,服用色氨酸还能帮助睡眠。

色氨酸转变为5-羟色胺的过程需要两种酶的参与,其中最主要的酶叫“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研究表明,某些雌激素能够影响色氨酸羟化酶的水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女性在月经前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比赛色氨酸前吃点

下一篇: 政府V.S.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