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克里姆:泳池中的王者

作者:李菁

迈克尔·克里姆:泳池中的王者0( 迈克尔·克里姆 )

荣耀之夜

迈克尔·克里姆将采访约在远离墨尔本市区的一家咖啡馆里。时逢周末,咖啡馆里人头攒动,但还是一眼就发现了迈克尔·克里姆,他安静地坐在一张桌子旁,独自喝着咖啡,仍旧是招牌式的光头,略有些羞涩的笑容。

在很多澳大利亚人的心目中,迈克尔·克里姆的“英雄”形象是与他们在悉尼奥运会的辉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届奥运会上,本土作战的澳大利亚获得了16金25银17铜,在金牌榜上最终力压体育传统强国——德国队,名列第4。其中游泳项目共获得5金9银4铜,克里姆便为其中的2块金牌立下“赫赫战功”。

2000年9月16日,悉尼奥运会游泳大战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天晚上的重头戏便是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自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这块金牌一直为美国人所独揽。

此时,容纳1.7万多人的悉尼国际水上中心已座无虚席,代表澳大利亚队出征的第一棒是身高1.91米的迈克尔·克里姆。“大家都等着看会发生什么,连霍华德总理也来到了现场,那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克里姆满面微笑地回忆7年前的那场激战。

迈克尔·克里姆:泳池中的王者1( 迈克尔·克里姆与妻子林达 )

发令枪响,迈克尔·克里姆顺利地出发,触壁、转身、往回游,当他完成自己的100米时,已确立了对美国队员的领先,计时器的时间显示为48.18秒。这一天的荣耀无疑属于澳大利亚队,克里姆还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的第一棒中就游出了48.18秒的成绩,将俄罗斯游泳王子波波夫的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抛在了身后。

“我们和美国队员之间非常熟悉,而且我们是一种非常友好的竞争关系。外界可能不会相信,我们两队在比赛之前会互相开玩笑、做游戏,关系真的很好。美国队,特别是盖瑞·霍尔(Gary Hall),非常喜欢同我们开玩笑。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战,看我们能否应对那种压力,也想击垮我们的信心。不过这都是一种很好的体育精神,他们是非常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

( 迈克尔·克里姆(左三)与队友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4×100米接力金牌 )

美国队奋起直追,第三棒结束时,他们又夺回领先优势。澳大利亚的最后一棒是伊恩·索普,这位17岁的大脚青年一小时前夺走400米自由泳赢得金牌,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受追捧的耀眼明星。而美国队的最后一棒是盖瑞·霍尔,他也是奥运史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是80年来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年龄最大的一位选手。悉尼奥运会的一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但他并没有放弃体育生涯,反而在这届奥运会上夺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据说盖瑞·霍尔还会出现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届时,他将成为连续4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超过同为游泳运动员、参加过3届奥运会的父亲老盖瑞·霍尔。

“参加个人项目与接力项目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接力是展现一个团体的最高水平,在我眼中,它的分量比个人更重。”克里姆说。

“鱼雷”索普紧紧追赶着霍尔,在50米转身时,只落后霍尔0.6秒;而在最后几米处,身高1.95米的索普压住霍尔率先触壁,并将澳大利亚游泳队纪录固定在3分13秒67,将美国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创下的纪录提高了1秒多。

澳大利亚队力压实力强劲的美国游泳队,从而成为万众瞩目的“水上之王”。美国媒体报道说,迈克尔·克里姆完美的第一棒,便是美国遭遇麻烦的开始。克里姆帮助澳大利亚队又回到了游坛的顶峰。

“也许美国人太骄傲了,他们之前从未被击败过,所以发生这一幕,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不过,比赛结束后,第一个上来向我们祝贺的,恰恰也是美国队。我想也正是这种良好的竞争关系,才会激励着我们最好的状态。”克里姆的语气间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9月16日之夜,也是迈克尔·克里姆记忆中最荣耀的一天。“晚上当我们走进奥运村餐厅时——那个餐厅有足球场那么大,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给我们鼓掌……哇,那种感觉真棒!”

3天后,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又是克里姆第一棒、索普最后一棒,再次将美国人击败。克里姆的悉尼奥运会收获颇丰——除此两块金牌之外,克里姆还赢得100米蝶泳亚军、4×100米混合泳接力亚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在接力比赛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也许我就是为这样的比赛‘设计’的吧。”

“王者”之路

1977年8月,迈克尔·克里姆出生在波兰,幼年时便跟随父母迁徙世界各地,2岁到5岁是在印度过的。在印度炎热的气候下,游泳成了一个孩子最自然不过的选择,“实在是太热了”,他笑着说。此后,全家又曾经在加拿大和德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直到1989年移民到澳大利亚。

迈克尔说,他的父亲热爱运动,是一位优秀的网球选手,这一运动天赋被迈克尔和妹妹安娜完全继承下来,安娜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职业网球选手,是如今在澳大利亚管理网球的一名官员。而克里姆则发现自己更擅长游泳。

“我是在11岁时开始接受游泳训练,不过那时候我很胖,所以童年时有一个外号叫‘小胖子’,到现在那些比我大的队友仍这么叫我。”迈克尔·克里姆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大约到了13岁左右,我意识到我比同伴游得都好,我游得更努力了,我父母也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从不逼迫我,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1991年,仅仅14岁的克里姆得到一笔奖学金,进入澳大利亚运动学院学习。这一年,俄罗斯传奇教练图雷斯基在澳大利亚方面的盛情邀请下来到堪培拉,在澳大利亚运动学院主管游泳项目。不久,图雷斯基慧眼相中了克里姆。

图雷斯基在澳大利亚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曾因在美国航班上和别人动手吵架而险些被FBI起诉,被“澳泳协”停止教练资格。不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克里姆3次打破蝶泳世界纪录,也多少让外界把注意力从这位教练的爆脾气上转移开来。

“跟随图雷斯基训练,是我运动生涯的转折点,我猜想他从我身上看到了别人身上没有的东西。但是我也险些失去了机会——有一次在训练中,我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把脚弄伤了,不停地流血,不得不接受治疗,我想这下完了,但我的教练还要求我继续回队。从此我再也没犯过那样愚蠢的错误。现在想起来,我真要感谢他。”

当年跟随图雷斯基一道而来的还有对他“矢志不渝”的学生波波夫。波波夫早年是仰泳运动员,自从图雷斯基在1990年末说服他把重点从仰泳转到自由泳以后,他从来没有在国际重大短距离比赛中输过。在过去的7年里,他一共赢得15个欧洲冠军、4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2次世锦赛冠军。

“为什么海豚能够每小时游50英里?要做到这一点它得具有一台小型喷气发动机的推进力,可是它并没有。海豚不会产生阻力,因此,我的方法是不去产生太大的阻力。”图雷斯基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对鱼游泳进行观察的方法作为他的非传统的训练方式。1992年奥运会上,当波波夫在50米自由泳比赛中击败比昂迪赢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时,与比昂迪游完全程用了36下划次相比,他用了33下划次。

克里姆跟随图雷斯基从1993年一直到2001年,克里姆与波波夫算是正宗的师兄弟,但波波夫虽然在澳大利亚训练,仍保持俄罗斯国籍,所以在国际大赛中他们仍“各为其主”。2001年3月,一名窃贼闯进教练图雷斯基家中,偷走了波波夫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1枚金牌和克里姆在英联邦的1枚金牌,几天后,警方在图雷斯基家的附近水坝中发现一个被丢弃的保险箱,2枚金牌完好无损地保存其中。克里姆对这桩离奇的失窃案啼笑皆非:“我也不知道窃贼为什么偷,又为什么还。那块金牌是我送给图雷斯基教练的纪念品,没有他也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1994年,正在威斯理学院上学的克里姆被选进澳大利亚游泳队,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成为他代表澳大利亚国家队的开始。“那一年,我开始成为职业运动员,到我退役时为止,整整13年。”

1995年,18岁的克里姆成为“澳大利亚最佳新人”,次年,排名世界第1的克里姆承载着夺金厚望,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200米自由泳比赛,最终却铩羽而归。虽然他在第一轮过后排名第1,但最终未进入决赛。这或许是每个年轻选手为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当然对自己的表现有点失望,毕竟奥运会是全球性盛会,每4年才有一次。我只有19岁,没有经验,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环境。但是我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应对,第二年我参加了150场比赛,就是要确信不再犯那样的错误。”

经过这样历练的克里姆,1997年开始了他的疯狂“绽放”之年。先是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上夺得两项冠军,又在澳大利亚短距离锦标赛上赢得4项冠军,泛太平锦标赛上获两项冠军。

在布里斯班的世界锦标赛资格赛上,克里姆打破了自己的第一项世界纪录:他把100米蝶泳纪录从52.27秒缩短到52.15秒,也击败了长期垄断这一领域的双金牌得主、著名俄罗斯运动员潘克拉托夫。当时还有个小插曲:出发时有一名选手抢先跳水,所以裁判裁定出发无效,重新比赛,“好玩的是,我们当时都游完了第一个50米转身往回游了,大家只好停下来,爬上去,重新站上去开始比赛”。此时的克里姆显然已经更成熟了,他并没有受到这次意外的影响,这次比赛,他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在那种环境下能打破纪录,对我来说真是个极大的意外。”

而这一切,仅仅是1998年克里姆在世锦赛完美表现的序曲。在这次世锦赛上,克里姆一口气赢了7枚奖牌,其中4枚是金牌;而在吉隆坡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上,他再一次狂卷4枚金牌。他的优异表现,使得国际泳联将“1998年最佳男子运动员”的桂冠给了他,而拥趸则干脆称他为“王者克里姆”。

急流勇退

自2001年以来,克里姆便一直受伤病困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克里姆试图再现王者风采,但他未能在个人项目中有所斩获,只代表澳大利亚队参加4×200接力比赛,并赢得一枚银牌。正当人们还寄希望于克里姆成为连续参加4届奥运会的传奇人物时,他却意外地宣布了退役。

“坦率地说,我的身体状况正在下降。我在训练中受了伤,它们不光在身体上,也在心理上对我有很大影响。所以我决定在水平稍高的时候就退出游坛,我并不知道我的身体还能否为奥运会而进行的那种高强度训练准备。我希望在我职业生涯的末期能有一个好的状态,至少也不让自己失望。另外,我生活的重心已经改变了,我必须承担相同的承诺。这就是原因。”克里姆告诉记者。

之前媒体对迈克尔与澳大利亚游泳队的关系也是揣测颇多。2007年4月,墨尔本游泳世锦赛期间,克里姆违背澳大利亚游泳队的规定,因去俱乐部没有参加队里庆功晚宴而被开除。接受采访时,迈克尔很坦然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我违背了合同,所以我被除名了。我和教练进行了谈话,然后我决定退役。这个不愉快我很快就忘了,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游泳是个高强度的运动,我已经到了必须停下来休息的时刻了,我想这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都有那个他们必须退役的‘点’。”

迈克尔·克里姆堪称一位伟大的运动员,然后他的光芒多多少少被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巨星伊恩·索普所遮蔽。索普之后,澳大利亚游坛又涌起另一位领军人物——格兰特·哈克特。同为游坛的佼佼者,外界对3人之间既为队友也为竞争对手的关系颇感兴趣。谈及此,迈克尔·克里姆也很坦诚:“我和伊恩、格兰特·哈克特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我永远不会同伊恩·索普竞争,他是最伟大的奥运会选手。自打他15岁时,我就开始和他成为室友。我们3个人一直是并肩战斗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想起那种回忆,还是特别美好。”

迈克尔·克里姆曾被评价为“最具市场价值的运动员”,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各种媒体上,那招牌式的光头以及羞涩的微笑,使他拥有了大批拥趸。在被问及是否“故意”设计了自己的光头形象,克里姆忍不住边笑边否认:“完全不是,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看看自己剃光头什么样子,没想到大家反应特别强烈,后来我干脆就保留了这个形象。”

如今,迈克尔·克里姆的名字仍时常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报纸上,不过从“体育版”转到了“娱乐版”:他与舞蹈演员一同参加电视舞蹈大赛、与其他明星一起参加慈善活动、筹办游泳学校等,“我现在学着享受生活,业余时间我骑自行车、航海,凡是我当运动员时没机会做的事情,我现在都要找机会尝试”。因为他的姓“Klim”倒过来拼写是“Milk”(牛奶),颇具生意头脑的他又在开发着“Milk”为商标的护肤品。

迈克尔·克里姆的漂亮妻子林达是来自巴厘岛的一位著名模特,林达的父亲是巴厘岛登巴萨的王子,所以林达常被媒体称为“巴厘公主”。如今,克里姆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已经2岁,而现在一个新的小生命又在孕育中。“对我来说,家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她们在一起。我常常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游泳运动员——对于我取得的一切,我心怀感激,我也并不奢望太多。”对知足常乐的迈克尔·克里姆来说,新的生活或许才刚刚开始。■

(感谢John Clancy先生在澳大利亚采访期间提供的大力帮助) 游泳教练迈克尔游泳迈克尔·克里姆克里姆游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