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 (48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3.8亿岁的鱼宝宝
在西澳大利亚著名的化石出土地Gogo,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饶有趣味的盾皮鱼化石。在这条生活在距今3.8亿年前的现代鲨鱼远祖体内,研究者找到了它的3个鱼宝宝的化石痕迹。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发现的最古老的胚胎化石,同时,它将动物体内受精和活产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亿年。Gogo地区的独特地质特征是这块化石得以完美保存的决定性因素。在泥盆纪晚期,这里曾是一片珊瑚礁群中的环礁,海水缺氧,动物死亡后的遗体还没腐烂就被迅速掩埋,因此很多细节都可以留存下来。3条鱼宝宝的发现也让考古学家开始重新检查之前当地出土的其他化石,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泥盆纪宝宝。
坏消息——
再见,英伦葡萄酒
虽然英国并不是以出产葡萄酒闻名的国家,但是在泰晤士河谷、汉普郡和塞文河谷等地,还是散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庄。不过,伦敦帝国学院教授里查德·塞利在日前出版的新书中预言,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英格兰南部的气温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宜葡萄生长,到2080年,在高温的作用下,目前英国的葡萄酒庄可能将无一幸免。到时候,这些地方的气温和湿度条件将只适合种植目前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生长的热带甜葡萄,而不是通常用来酿造葡萄酒的几种温带葡萄。
蝗虫的宿命
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蝗虫一直是农业社会的大敌。在蝗灾最严重的时候,全球1/10人口的生计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一篇论文揭开了蝗灾背后的秘密:大批迁徙的蝗虫之所以会肆无忌惮地破坏庄稼,其实只不过是为了避免被自己的同类吃掉。研究显示,幼年的蝗虫其实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很少与同伴一同活动。如果一切正常,它们会在成年后也保持孤独。但是,如果种群密度过大,争夺食物的竞争变得激烈,蝗虫便会经历从颜色到神经系统功能的全面变化,倾向于集体出动。当迁移群体的数目超过一个临界点,它们就会最终变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毁灭大军。
好消息——
完美全麦面包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全麦面包更有营养,但还是从心里热爱白面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麦面包的口感不够绵软。完美的面包主要取决于面粉、水、盐和酵母这几种配料简单而又极其巧妙的相互作用,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锁在面团内部,烘焙时才能保留水分和弹性。全麦面粉中的麦麸会刺穿气泡,从而破坏面包的口感。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营养与美味兼得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一群化学家们正致力于这项研究。他们用特殊的方法让麦麸不那么容易破坏气泡,这样,即使是全麦面包,也可以像白面包一样柔韧绵软。
嘿,爱拉污油
在显微镜下看去,它们只是一团乱糟糟形如意大利面的细丝,不过,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研究小组日前研发出的这种新型纳米丝,却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只爱油,不亲水。这种纳米丝的直径只有20纳米,由它制成的薄膜可以吸附自重20倍以上的油污,但却百分之百不会吸水。在加热或以有机溶剂清洗后,它们又可以被反复利用。这一特性非常适合用于消除水体中的油污染。此外,因为它对不同溶剂的吸收程度也有区别,研究人员希望经过进一步改造,还可以用它来分离以往难以分开的混合溶剂。 好消息 坏消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