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师来了

作者:李晶晶

孩子,老师来了0( 5月18日,汶川水墨镇,受灾居民在废墟上搭起帐篷 )

5月12日下午,我正在学校的8楼开电话会议,突然,房子剧烈晃动,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我当时喊另外一个老师跟着我,到每个教室喊学生躲进卫生间,那会儿脑子里就两个念头,一是让所有孩子安安全全地疏散,另外就是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说真的,那会儿没有人敢说自己不怕死。

第二天,当我们得知地震的严重性后,学校召开紧急会议,看能如何帮助灾区。我们是学校,能提供的最好帮助,自然是去照顾那些受灾的孩子。但当时,我们并不清楚灾区是什么状况,所以决定由我和另外一个校区的总监先带一批物资去灾区,了解有多少幸存的孩子,他们现在的情况,年龄阶段大概如何、需要什么课本教材后,返回成都有针对性地准备物资,再带领其他老师一起过去。

5月15日,我们从成都出发,前往受灾情况仅次于北川的青川县。当时进入青川的道路极其难走,沿路两边的山体不断有泥石流和塌方,我们行驶速度非常缓慢。直到5月16日凌晨2点多,才到达青川。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赶往木鱼镇的途中,遇到两位从宁夏赶来当志愿者的老师。他们得知四川灾区道路被毁,车辆无法进入后,是骑着摩托车跑了1000多公里赶来的。从宁夏走的时候,一人买了一袋10块钱的馒头充当干粮,就这么到了四川。我听完,情不自禁走上去就抱住了这两位老师。

我们的车上就4个字“老师来了”。进灾区后,无数孩子从帐篷里跑出来,手里举着牌子,对我们挥手。纸板上的字是孩子们用毛笔一笔一画写下的:“你们是英雄,你们辛苦了。”我们一车的大男人当场就哭了。

真的,所有你看到的,都是你不可想象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有两个孩子紧紧地抱在一起,年纪大的抱着年纪小的,因为青川不断有余震发生。所谓的大孩子也才六七岁,年纪小的那个不过三四岁。地震后,他们再没见到过自己的父母,那一刻让他们被迫长大。还有一些孩子就坐在凳子上或地上发呆,一直到天黑,才会回帐篷里去睡觉;还有一些孩子就躲在帐篷里,就那么缩成一团,你根本看不到一张属于孩子该有的面容。

这些孩子分两种,第一种是孤儿,第二种就是家人还在,不过他们都失去了家,失去了校园。我们当时是去一个一个帐篷把孩子们喊出来,实际上他们那时根本没有做游戏的心情,还是我作为男老师,先蹦蹦跳跳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他们才跟着来。

我按这些孩子的年龄分成3个小组:小班,指一年级到五年级的;中班,初中阶段的;大班,高中阶段的。我先带着年龄较小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相对来说心情容易放开些。我和同事拉着这些孩子的手围成圈,抬起腿迈着跳步、踩着节奏,一会儿学蛙跳,一会儿捉小鸡,他们开始还很拘谨,但你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慢慢地,他们那张张紧绷的小脸开始逐渐放松。我当时还问他们,对支援的解放军叔叔应当怎么表示?十几个孩子一下齐整地做出了行军礼的姿势,一位没有上学的小姑娘举反了手,其他的孩子开始笑了。

这时,那些年纪大些的孩子,也开始把注意力投向我们这边。对于这些孩子,我给他们讲团队合作,人类的情感。我让大家都列队,横队、纵队都站好后,就发口令:“最后那个同学,请把你的左手搭在前一位同学的左肩膀上面,把你右手搭在前一位同学的右肩膀上面。然后捏一捏,捶一捶,说一声,辛苦了。”依次轮流往前做。然后组织他们唱“感恩的心”,让大家学会彼此感恩。我们还在游戏中灌输一些常识,比如抗震的知识,防触电的知识,灾后卫生预防的知识。

这一天我给他们布置了家庭作业。在灾区有个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每个孩子的脖子上都戴着用绳子穿着的蒜瓣,这是四川的一个传统习俗,有消灾避邪之说。我让他们回家,找绳子穿好蒜瓣给自己的妈妈戴上,同时说声“妈妈辛苦了”,然后再给妈妈手腕上也戴上一串。他们完成得特别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我坐在帐篷外面休息,过来两个孩子,其中一个一跑过来就把我的眼睛蒙住,另一个把穿好蒜瓣的绳子系在我的脖子上,然后一人亲了我一下就跑了……

这天下午,我以开班会的形式,把大孩子和小孩子们都聚集到一起,鼓舞他们要有勇气度过这个灾难。孩子的家长和志愿者100多人都参加了。我和一个孩子,一起朗诵了那首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全场的人都哭了。我告诉孩子们,请大家一定记住,5月12日是你们另外一个生日——灾后重生。

孩子们中,有些是要参加会考和高考的。我希望他们能恢复考前的信心,给他们找来课本、书,还有笔,给他们布置作业。没有桌子,没有椅子,他们就爬在山坡斜着的那个水泥道上做作业。

本来我是准备先在那待3天,然后返回学校汇报情况的。孩子们拉着我的手不放,我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拉着我的包不让我走。拗不过他们,后来我和同事决定多留几天。那几天除了睡觉的时间外,其余时间孩子都和我们待在一起。

真的,孩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老师。我跟他们说:青川,它为什么会叫青川?它的意思是青青的山川,虽然我们已经不能再看到那些美丽的山川,但看到你们,我知道,这里依旧还会是最美的。

5月21日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已经睡了,孩子们守在帐篷外也不叫我。第二天早上等我睡醒走出帐篷时,才发现他们一直都在我的帐篷外,整整一夜。22日要走的那天中午,我们吃到了进灾区后的唯一一餐米饭,那些米是灾民们从废墟里一点一点刨出来的,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

回到成都后,孩子们给我打来电话,我接到电话就问他们,今天做游戏了吗?孩子说,魏老师你都不在,没有人陪我们做游戏。听到这话,我心都酸了。我告诉他们,我会把青川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所有孩子都可以来找我。从此以后,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后记:今天是5月25日,下午16时20分左右,青川再次发生6.4级地震。震后,魏文明接到木鱼镇灾区点孩子们打来的电话。他将在筹备完孩子们所需的物资后再次重返木鱼镇,而他自己的老家江油,现在面临着来自唐家山堰塞湖的危险,至今还未回去看过。他说,轻灾区支援重灾区,这已经成为所有四川人心里默默约好的信条。■

(文 / 李晶晶) 孩子青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