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健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济南 韩丽娜

“五一”回到农村老家看望表亲,没想到一进村就看到了一个面积约20亩的运动场,里面有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械、跑道等设施,周边用防护网围了起来。到了近前发现有一块牌子,上写“开放时间7:30?11:00、14:00?17:00”,旁边自然是“铁将军”把门。

村里竟然有这么大一个操场,我很感兴趣,赶紧问亲戚是谁建的。亲戚叹了口气,说是政府要求建的,体彩公益金投了2万元,村里投了50多万元,建好之后怕器械被偷,只好把门锁了,可是开门的时间都是大家干活的时间,青壮年都进城打工去了,没有人去锻炼,最多就是老人、孩子和小狗过去玩玩,很多时间都成了摆设了。

回来的路上,我留了心,沿途发现很多村都配备了健身器械,但是没看到有人在使用。回到家里查到了相关资料,原来2006年国家开始利用体彩公益金试点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希望将全民健身体系覆盖到广大农村,建设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篮球场,配备室外标准篮球架一副、室外乒乓球台2个,体彩公益金投资一般为5000到2万元。但是农村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体育基础差异大,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农村花大价钱建成“样本面子”工程,未免得不偿失。建设农民健身工程应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 健身农民

上一篇: 江苏的高考模式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